

糯叽叽的粽子还好吗?
作者:邢海洋端午年年过,粽子却是越来越奇葩。随着“00后”入市,辣条馅、花胶馅粽子销量大涨,手工粽子店前排起了长队。但作为碳水小炸弹,糯叽叽的糯米食品,还是向着点心“小而精”的定位回归。
那还是疫情前,从2014年到2019年,中国粽子行业的市场规模从42.26亿元攀升至96.68亿元,2019年端午节前一周,消费者共购买了1.23亿颗粽子,较前一年同比增幅超过250%,那段时间可谓是粽子的黄金时代。又一个5年过去了,中国数据研究中心最新调研显示,2024年粽子市场总量增幅将达到8%,市场规模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3亿元。显然这一个5年的增速远不及上一个5年。
有“粽子大王”之称的五芳斋于2022年上市,上市即达巅峰。随后曾有振荡,2023年端午节之后股价就开始一蹶不振,大多数时间行走在34.32元/股的发行价之下。如果说“粽子大王”在公布它上市后第一份财务年报,显示业绩下滑一成多时,投资者还因为2022年疫情扰乱了消费节奏,对市场的起落抱有幻想,那么2023年端午节似乎是检验粽子市场的分水岭,临近端午节很多品牌的粽子礼盒还没卖出去,市场上就出现各种打折促销,腰斩、膝盖斩的粽子礼盒,使投资者意识到粽子的消费大变天。一方面,品牌粽子无力回天;另一方面,粽叶、糯米的销售量直线上升。原来很多消费者回归传统手工包粽子,难怪粽子礼盒不好卖了。
龙舟年年赛,粽子还是要吃的。相对于去年,今年的市场就安静多了,食品商家按部就班地推出新品种,蛋黄、香肠、奶黄软心、黑松露干贝、火腿黑猪五花肉、板栗豆沙等五花八门的馅料齐上阵。五芳斋2023年的营收同比增长7.04%,净利润同比增长19.74%,也在应和着后疫情时代粽子消费市场的恢复和重启。但粽子的黄金时代却再难重现了。
中国人吃粽子始于忧国忧民的屈原之投汨罗江,现代粽子的几大品牌却是来自与之相隔千里的嘉兴。除了五芳斋,人们耳熟能详的真真老老和诺老大也来自嘉兴,其背后原因是江南的水土和饮食文化。
糯米这种吃起来“糯叽叽”,支链淀粉含量几乎百分百的稻米品种,唯中国所独有,是我们祖先在不断地选育培植中得到的独有美食。不同于普通的粳米,糯米种植要求比较高,起初中原也有种植,随着北方天气逐渐干旱,糯米种植就集中到长江以南地区。糯米种植不易,产量没有普通稻米高,南宋以后渐渐用来制作精致的点心,而非主食。甜糯的糯米所富含的支链淀粉,其实是更容易消化的,吃了糯米点心血糖很快就升高了,这在食物匮乏的古代,更成为食物中最宝贵、最值得追求的品质。
南方人将“食不厌精”发挥得淋漓尽致,当全国人民的生活都上了档次,南方的点心也就在全国蓬勃扩展起来。至于五芳斋的声名鹊起,便和它看准了当年高速公路的建设潮,在高速服务站点迅速铺开有关。五芳斋粽子正是通过高速公路的触角成为国民美食的。如今,五芳斋一年卖出4亿颗粽子,每颗粽子的毛利都能达四成以上,这在食品界是一段难以复制的传奇。
糯米富含支链淀粉,这种给古人以饱腹感的美好品质,在现代社会却可能成为粽子市场的包袱。一颗小粽子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约等于两碗米饭,几乎占人体每天所需碳水总量的一半。
今人早已摆脱了食物不足,除了口感,还看重食物的健康成分。黏糯的粽子,抛在水中长久不散开,吸引了鱼来觅食,遂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传统。可两千年后,当食物丰盈了,人们摆脱了饥饿,碳水摄入过度也是负担。于是糯叽叽的粽子,不断推陈出新、花样百出,向着浅尝少食的点心靠拢。 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