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背包的女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麦苗不是禾苗不背包的女人0我紧挨着墙壁,蹑手蹑脚地穿过走廊,“很好,前面就是玻璃门了”。我屏住呼吸,推开了一条门缝让自己滑出去;接着,小心翼翼地控制好关门的力道,只发出一点儿轻微的抖动声。

我心里狂喜,成功通过第一道关卡,只要坐上电梯,就能逃离会议室污浊的空气。当手指就要无限接近电梯按钮时,严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小麦,你去哪儿?”

顿时我全身僵住,缓缓地转过头,主管那头发稀疏的脑袋闯入眼帘,他举起一根胖手指:“你是不是又要早退?”下面的话我已经能倒背如流,“公司虽然对销售没有硬性坐班要求,但季度会议不能缺席”。

我只能努力挤出一个微笑:“没有,出去上个厕所。”我被迫返回会议室,继续忍受难闻的烟味,以及毫无意义的高谈阔论。

第二天早上,我意外得知同事强哥早就走了,便向他抱怨:“主管为什么只盯着我?”强哥扑哧一笑:“你嘛,目标巨大。”我比比自己的腰围,再看看强哥的“吨位”,搞不懂。

强哥摇摇头:“不是说你胖,而是你的小挎包太抢镜。”在他的提醒下,我才注意到自己离场时的固有动作:先环顾左右,再迅速收起记录本,夹着小包一溜烟地奔向门口。不自然的神态,加上背包的行为,强烈地传递出“我要开溜”的信号。

强哥有些得意:“还是男人好啊,无包一身轻。”我赌气似的当场宣布:“明天起我也不背包了。”

回到家,我把包里的东西统统倒出来,琐碎的物品铺满半张桌子,有手机、纸巾、化妆品、钥匙、公交卡、耳机和钱包。另外,还翻出若干张过期小票,几支写不出字的水笔和三张废弃的积分卡。我决定将化妆品留在公司,用手机支付一切费用,纸巾只留三张,刚好揣进衣服口袋。

“不背包”上班的第一天,我把手机和钥匙揣进裤兜,潇洒地向地铁站走去。大概是不用担心包从肩头滑落的缘故,走路时我挺直了腰杆,胳膊放松,脚步也格外轻盈。

当我抓着地铁车厢里的吊环时,突然一个激灵,下意识地低头看包,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今天没带那玩意”,接着不放心地摸摸裤兜,确认财产无恙。

不知从何时起,包包成为我工作和生活中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它的缺位就像身体少了个零件,一度令人不适。但随着时间推移,我逐渐喜欢上了“没有包”的自由自在。首先,我不用追逐时尚,为花里胡哨的包包造型和设计买单,节省了大笔开支;其次,无需纠结粉红色斜挎包是否与卡其色毛衣相配,大大缩短了出门准备时间。另一个隐性福利是,大家不仅无法锁定我具体的下班时间,甚至难以推测我何时来到办公室。

不背包以后,我对裤兜容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与男士服装相比,长裙很少有兜,而女裤的兜又浅又小。怎么办?我常用的办法是与熟识的裁缝阿姨商量,给我新买的裤子加缝个隐形口袋,或把原来的兜加深加大。另外,我还有条秘诀应对突发情况,那就是把塑料袋叠成方正的小块,塞进裤兜备用。

前两天,强哥愁眉苦脸地跟我说:“听说公司要加强考勤打卡了。”突然他话题一变:“那你岂不是又可以背包了?”言语间揶揄我根本目的是“摸鱼”。我又好气又好笑地说:“家里的包早就被我处理得差不多了,不是送人,就是卖了。”人一旦挣脱束缚,哪有自投罗网的道理。 包

上一篇: 声音(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