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年龄段不宜做的事情
作者:薛巍
所谓的定时,还是要靠科学来解决。据统计,心脏病发作在低温时和清晨更常见。在春天,少睡1小时,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会增加25%。
对于什么时间适合做什么事情,大都是传统观念做了规定的。比如人们普遍认为,“老年人和红头发的人不应该穿红色的衣服”。老年人确实更喜欢深色,而绿色、蓝色和蓝红色对女性有吸引力,通常用于化妆品和护肤品的包装。其实,在19世纪以前,男人和女人都穿彩色的衣服。到了19世纪,英国花花公子博·布鲁梅尔创造了一种单调的、中性色的男性形象,色彩鲜艳的男装通常只出现在那些从事艺术或不需要给人留下稳定印象的年轻人身上。有时青少年会故意选择乏味的中性色来建立自己的地盘,打破上一代的观念。
去年,《泰晤士报》做了一个专题,让不同年龄的记者谈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不应该做的事情。51岁的安娜·墨菲说,到了她这个年龄,不要忘记使用牙线,不要以为自己不会再看《黑道家族》,不要节食,不要洗衣服看标签(几乎任何衣服都可以用洗衣机的手洗模式洗,只要之后熨衣服不会特别复杂),不要以为有些衣服自己瘦下来还能穿,不要穿20年前的鞋,不要以为读非虚构作品比读小说能学到更多东西(科蒂斯·希登费尔德会教给你比100次约会更多的浪漫,克莱尔·吉根将教给你更多关于日常的奥秘),不要还没试过就排斥一些事物(银色的鞋子、泡菜、红色唇膏)。
本·马谢尔说,40岁以后不要做的事情包括:跟父母联系只发短信、还想练出六块腹肌、错过扩大你的投资组合的机会(钱包里全是各种超市的积分卡),还有学拳击、回母校、在社交媒体上跟人斗气、做播客等。
时尚编辑高恩·艾格林顿说,35岁之后,不要自己剪刘海儿(狗啃式刘海儿在22岁时很可爱,在35岁时是发疯),不要使用从真人秀节目中听来的流行语,不要跟音乐家、诗人、企业家约会,不要买平板包装的家具(棕色古典家具更便宜、更时髦、更环保),不要喊别人上学时的绰号,不要在洗手间把眼线笔或者唇膏借给陌生人,不要买便宜的刀子、内衣或西装,不要问别人是哪个学校毕业的,不要跟前任男友恢复联系,不要给同事发表情符号、主动给别人提供意见。
杰西·史蒂芬说,65岁以后不要做的事情包括:排队、在街头自言自语、看《泰坦尼克号》(人生苦短,你已经知道结尾了,它沉没了)、穿比基尼(你会像一个穿着过于随便的树干)、注射肉毒杆菌(你会看上去像一个没有填馅料的酥饼壳子)、再一次努力读拉什迪的书……
总之,就是年纪大了之后,不要高估自己的精力和魅力,不要为难自己,尽可能地奖赏一下自己。这些道理越早知道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