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学院的掼蛋局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杰西“炸弹,同花,三带二”,如果你听到这些奇怪的术语,那么一场牌局正在进行中。
掼蛋,中国人自己的德州扑克。一般不带彩头,避免伤和气或者暴露人品,留下话柄。捉对厮杀的赛制,讲究团队配合,扶持队友,拖死对家,谋略和演技,缺一不可。一手好牌能持续分泌多巴胺,令人沉迷上瘾,喜获方外之交,是它流行开来的原因。
这两年,“掼蛋游戏”在官场、职场甚至互联网上越发火热,不断打破各种壁垒。一个平淡无奇的周末下午,丈夫在微信上甩过来一个酒店定位,让我去围观他所在的商学院校友会组织的掼蛋友谊赛,如遇三缺一还能上场。商学院属于中年人特有的新型社交圈。同学来自各个行业,轻松打通上下游资源。庞大的校友会,拉投资,找桃花,于公于私皆有无限可能。我虽身为内向“I人”,但是国人爱打扑克的DNA动了,于是欣然前往。
场地设在学校附近一家五星级酒店的高级中餐厅,由专业的活动策划公司全程组织。四人餐位摇身一变成为四人牌桌,赛后的庆功宴也将在这里举行,人均消费不菲。大赛业已开局,组织者拿着话筒来回穿梭,介绍规则,记录积分。放眼望去,四五十岁的中年男性居多,发型潦草,不修边幅,再加上烟酒宴席过多而导致的中年发福,众人五官逐渐模糊趋同。
几位中年人一边抓着牌,一边闲聊寒暄,聊经济聊生活,唯独不聊老婆孩子,独自在家带娃的配偶通常是社交场合上消失的她,也有创业者为了家庭资产安全,最近已把妻子从结婚证上划去。而赌上几张粉色纸片的牌局就安静专注许多,毕竟无意间说出的话语和流露的眼神都是可供捕捉揣摩的信息。局面焦灼之际,就像卡拉瓦乔的名画《玩纸牌的人》,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戏。
牌局过半。有人入戏太深,连抓三把烂牌还要进贡的情况下,顿感索然无味,半真半假地摔牌离场。有人好为人师爱说教,不时出言臧否队友的牌技,硬要对方按自己要求的路子来出牌,话说多了,队友哪肯买账,面色逐渐不太好看起来。牌运时高时低,牌风倒是不怎么变。虽已是不惑中年人,在同学关系的烘托之下,也难得地露出几分本真,收获一份日常身份之外的放飞时间。 掼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