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6岁的女儿跟我谈“结婚”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浅墨“妈妈,你觉得我长大后会和什么样的人结婚?”女儿捏着她的洋娃娃,仰头问道。我也没想到,每天例行的睡前聊天环节,会在女儿不到6岁就迎来这么严肃的话题。原本睡意昏沉的我瞬间清醒,开始思考如何推进这次颇有深度的情感启蒙探讨。
为了了解女儿对“婚姻”“爱情”的概念认知,我先试探着问道:“哇!你的提问超乎妈妈的想象。为什么你会问这个问题呀?”“因为最近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在讨论,谁应该和谁结婚。”
听到这个回答,我知道这应该就是小朋友之间的相亲相爱,无关“爱情”。尽管如此,这也说明女儿对这个属于成年人的话题已经有敏感性,我暗暗决定对女儿进行一次情感教育。
“原来是这样。小朋友会跟你讨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们一定相处得很好。妈妈觉得,你未来会和跟你一样棒的人结婚,你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有聊不完的话题,能够互相学习,一起进步。”我轻轻抚着女儿的头,尝试用她这个年龄听得懂的话去描述理想婚姻的样子。
“那妈妈,你为什么会跟爸爸结婚?”女儿几乎是不带停顿地问了第二个问题,速度之快、问题之犀利,突然让老母亲感到汗流浃背。
“嗯……妈妈觉得爸爸很优秀啊。他很有上进心,总是努力拼搏。他也很有责任感,对待工作和家庭都认真,对你和妈妈也很好。”其实这时我已经没有什么心思想怎么回答她更好理解了,因为我要努力从挑“猪队友”毛病的惯性思维中跳脱出来,好好想想如何在女儿面前树立爸爸的光辉形象。
“那你觉得爸爸有什么缺点吗?你不是总在训爸爸吗?”女儿穷追不舍,这回我彻底不困了。睡前聊天进行到这一步,我的灵魂仿佛受到了暴击,甚至觉得女儿当下就是深夜电台的情感主播,抽丝剥茧地要帮我理清我的婚姻与情感动机。
思考片刻,我缓缓开口:“妈妈觉得爸爸有时做事有些拖拉。比如我们周末要出门,经常是他最后一个准备好,总要妈妈催。”
女儿听罢,应该是得到了完整且满意的答复,终于不再发问。我赶紧趁着她还没被睡意淹没,找补式地输出了一波观点:“结婚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决定。妈妈觉得,你未来选择结婚的人,首先一定要品德好,心灵美;其次要能够让你变得更好,跟你一起进步。当然,长得又高又帅是最好的啦。”
女儿哈哈一笑,她这个年龄已经对“帅”有自己的标准了,她经常会跟我说,她觉得幼儿园的哪个小男孩是最帅气的。
这场本应该由我主导的对话,却被女儿无心但却精准的发问彻底改变了走向。“情感教育”变成“婚姻自省”,这个结果我始料未及,但也有些开心和激动。一方面,对于女儿拥有这样思考和提问的能力,我感到很欣慰,她的好奇心旺盛,并且有很好的洞察力和思辨力;另一方面,我很感恩能够从孩子身上获得启发。再开明的父母在孩子面前都会想树立权威、体现优越感,但当孩子长大,他们会在你毫无准备的某一刻,用他们自然而独特的形式振聋发聩地告诉你,其实孩子也可以是父母的老师。
与女儿的这次聊天,让我意识到跟伴侣之间应该有更多积极的情感表达,夸奖可以成为中年人婚姻中很好的润滑剂,也能成为孩子学习“亲密关系”的榜样。用积极反馈代替挑刺,也许中年人的婚姻小船能够少触礁,大家一起“勿忘初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