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不死的人
作者:袁越
接下来的问题是:一个睡着了的人是有知觉的吗?他能否对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纳入自己的意识?换一个通俗的说法:我们能不能一边睡觉一边学习?
科学家们对这个问题进行过一系列深入的研究,得出了肯定的结论。比如2014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让睡眠中的受试者闻烟味,再立刻让他们闻另外一种很难闻的味道,就可以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这两种味道联系在一起,从而在醒来之后的几天时间里减少抽烟的次数。
不过,这类案例大都属于潜意识的范畴,和清醒时的状态有着很大的区别。比如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一个睡着了的人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肌肉的,因此也就无法对外部刺激进行有意识的反应。
来自巴黎脑研究所(Paris Brain Institute)的几位科学家设计了一项实验,对上述观点提出了挑战。他们猜测,处于睡眠中的人也许无法控制四肢的肌肉,却有可能控制脸部的小肌肉群,这就为研究者打开了一扇通往意识中枢的大门。
具体来说,这几位科学家设计了一个词语反应实验,受试者被要求对不同的词语做出不同的表情,比如听到一个常用的词语就微笑,听到一个生造的词语就皱眉。然后,研究者找来了27名患有嗜睡病(narcolepsy)的人和22名正常志愿者,分别对他们进行了这项测试,发现他们均可以在睡眠阶段对不同的词语做出正确的反应。
这个实验结果对于嗜睡病患者来说并不令人惊讶,这些人甚至在白天也很容易进入“快速眼动”(REM)的睡眠状态,此时他们会做一种“清醒梦”(lucid dream),即一方面确实是在做梦,另一方面又能自主控制梦中的情节走向,说明此时他们的大脑非常活跃,对外部词语做出正确的反应也就不奇怪了。
这项实验最令人惊讶的地方就在于那22名正常人也能够时不常地对词语做出正确的反应,而且此项能力几乎贯穿于整个睡眠的不同阶段之中。这个结果说明人类是睡不死的,每个看似睡着了的人都有可能听得见别人说的话,并能做出一定程度的反应。
研究者将实验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2023年10月12日出版的《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作者指出,睡眠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过程,无论是睡眠阶段还是清醒阶段都是不稳定的,相互之间可以随时切换,好似一个镶嵌体。我们每个人在睡觉的时候大脑都会不定期地开启一个和外界联通的小窗口,处于这个窗口期的人不但可以听懂周围人说的话,还能对这些话做出一定程度的反应,说明这些话进入了我们的主观意识,虽然我们自己可能察觉不到。
通过对受试者脑电波的分析,研究人员甚至找到了和窗口开启相对应的脑电波信号,从而可以通过这些信号预测受试者何时能够听见实验者在说话。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研究大脑如何控制窗口开启,他们相信梦游和睡眠麻痹症(俗称鬼压床)这类睡眠障碍很可能都和大脑控制的失调有关。 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