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卡车行中国

作者:黄子懿
跟着卡车行中国02019年8月,我们曾做过一期“跟着卡车行中国”的封面专题。我们的记者跟着卡车走访了山西煤、寿光菜、青藏建材、京沪冷链和快递线路。时隔四年,我们再次派出记者跟着卡车行走,刚好跨越了新冠疫情下艰难的三年。

根据2021年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2020年全行业有1728万卡车司机,完成了全社会74%的货运量。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成为中国高速发展的道路运输的参与者。为了匹配社会对效率的极致追求,司机们不断在经济起伏之中寻求着调试。在卡车那看似冰冷彪悍的外壳下,驾驶舱里又有着独特的喜怒哀乐。

记者魏倩在临沂的物流中心看到,这里从11月1日就保持紧张运转。城市入睡的时间,恰是司机启程的钟点。在快递量高涨的同时,国内快递物流还在以每年缩短1.5小时的时效进化着,路上运输成为全程效率提升的最大环节。如今哪怕是发货云贵川,他们也能和空运拼一拼速度。

而这些,都要仰仗着一位位司机的愈发严苛的自我管理。他们一路每隔4小时就要停进服务区休息,在20分钟的间歇里精确计算时间,规划接下来的点位。这在记者吴丽玮跟随的医药冷链物流最为明显。这个行业对全程的速度、温度和时间都有精细要求,代表着中国公路货运的最高标准。疫情期间,正是他们用高度的专业和自律,让每一支疫苗都能有可追溯全程的“身份证”。

记者驳静去了山东到新疆的长途戈壁之旅。这条线路两端都是农业大省,农机和农产品交换频繁。不过在3400公里的长距离中,一切细微变化都会被放大数倍。司机们要倍加谨慎,担心雨雪、大风和封路,甚至是突然出现在高速上的骆驼群。

我跟着两位司机从云南边境去了一趟老挝。“一带一路”倡议催生了中国对当地的投资热潮,产生大量物流需求。司机们把国内的建材、工程设备源源不断地送往老挝,也拉回当地的香蕉和泰国的榴莲。只是走出国界后,他们面对的是全然不同的地形与路况,危险系数倍增,旅途充满未知。这四条路线,我们的摄影记者也记录下来了司机们的日常生活。

尽管道路艰险,但中国卡车司机们似乎从不停歇。正是在这些滚滚车轮上,他们才跑出了一家人的依托,也支撑着快速运转的中国。跟着卡车行中国1 卡车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