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凌家滩遗址重要玉器

作者:艾江涛
资讯 | 凌家滩遗址重要玉器0玉龟、玉版组合器

故宫博物院藏

玉龟腹甲和背甲长9.4厘米,高4.6厘米,宽7.5厘米,厚0.3~0.6厘米;玉版长11厘米,宽8.2厘米,厚0.2~0.4厘米。

这件组合器出土于87M4墓葬。据凌家滩考古队首任队长张敬国介绍,出土时,玉版夹在玉龟上下腹之中,符合“元龟衔符”之类的神话传说。玉版呈牙黄色(反面略内凹),中部刻一圆,圆内刻方形、八角形纹。据研究,小圆及八角形纹是太阳闪光的图案,为东夷人太阳崇拜的反映。小圆之外又刻一大圆,此圆及玉版的方形,象征天圆地方。此外,玉版两端短边各钻五个圆孔,上下两长边,一边对钻九个圆孔,另一边在两端各对钻两个圆孔。

玉龟呈灰白色,分为龟背甲和腹甲。背甲和腹甲对钻用以拴绳固定之用的圆孔。1989年考古材料发表后,学界对玉龟、玉版的研讨十分热烈,包括饶宗颐、李学勤在内的诸多专家提出河图洛书与八卦说、天文说、数理说、方位说、风水式盘说、日晷说等,成为凌家滩遗址此后十年的研究热点与主题。资讯 | 凌家滩遗址重要玉器1故宫博物院藏

外径11.9厘米,内径7.1厘米,宽1.9厘米,厚0.5厘米。玉灰白色,有黄色浸斑。器扁圆弧形。璜的两端各浮雕虎首,用阴线、钻孔、浮雕刻出眼、鼻、嘴、耳、脑门上的皱纹及向前奔跑的前爪。造型独特逼真,神似下山猛虎。表面温润光泽。凌家滩还出土带有暗槽的半截虎首璜形器,据俞伟超研究,是虎符最早的源头。资讯 | 凌家滩遗址重要玉器2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外径11.3厘米,内径2.4厘米,宽4.4厘米,厚0.2厘米。器半圆扁形,璜的正面略凸,反面平。沿外圆弧边刻一周凹边,上饰22个齿牙。两端中间各对钻一圆孔,表面润亮。齿纹璜与出廓璜是凌家滩遗址的典型玉器,影响所及,见于长江流域多处史前遗址。这种打破半圆形璜流线型的造型,也体现出凌家滩那个玉器变革时代的创新活力。资讯 | 凌家滩遗址重要玉器3安徽博物院藏

长8.4厘米,高3.5厘米,厚0.3厘米。玉灰白色,器宽扁形。鹰做展翅飞翔状。头和嘴琢磨而成,眼睛用一对钻的圆孔表示,两翅各雕一猪头表现展翅飞翔,腹部规整刻画一圆圈,内刻八角星纹,八角星纹内又刻一小圆。圆内偏上有对钻孔眼,尾部雕刻呈扇形齿纹。鹰两面雕刻相同,表面抛光润亮。一些学者认为,玉鹰是当时凌家滩人太阳崇拜、鸟崇拜、猪崇拜三位一体的综合体,造型很大程度上受到来自大汶口文化辗转向南部地区辐射的影响。资讯 | 凌家滩遗址重要玉器4安徽省含山县博物馆藏

长径4.4厘米,短径3.9厘米,厚0.2厘米。玉灰白色泛青,器扁椭圆形,首尾相连。龙吻部突出,头顶雕刻两角,阴线刻出嘴、鼻,阴刻圆点为眼,脸部阴刻线条表现褶皱和龙须,龙身脊背阴刻规整圆弧线,连着弧线阴刻17条斜线并两面对称,似龙身鳞片,靠近尾部对钻一圆孔。玉龙两面雕刻基本相同,通体抛光温润。据张敬国介绍,凌家滩出土的玉龙为史前时期最接近现代形象的龙。资讯 | 凌家滩遗址重要玉器5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器内腔中空,背面略弧,腹面较平,整体形制似龟。器一端为平口,另一端为斜口,通体厚度较均匀。器腔内放置一枚玉签,背面平口一端两边及中间各有一个对钻圆孔。2007年出土于07M23大墓,同类器共发现3件,悬挂在墓主腰部以下,可能为占卜工具或举行某种仪式中的道具。资讯 | 凌家滩遗址重要玉器6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长24.2厘米,刃宽13厘米,顶宽9厘米,厚0.7厘米。玉灰白泛绿斑纹。近顶有一对钻圆孔,钺面有数道略似弧形砣切磨痕。中部略厚,两边及弧刃部打磨较薄,刃部两端呈尖状上翘,整体呈“风”字,这种造型可能受到宁镇地区北阴阳营玉钺的影响。据凌家滩第二任考古队长吴卫红研究,凌家滩的玉斧钺墓占发掘墓葬总数的30%,石斧钺墓约占墓葬总数的64%。与良渚社会不同,凌家滩的玉钺和石钺与军权、王权无关,更多的是一种身份、财富与地位的象征。资讯 | 凌家滩遗址重要玉器7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外径16.5厘米,内径13.6厘米,宽0.9~1.5厘米,厚0.5厘米。玉灰白色。器半圆扁方形。由两件组成,璜中间分开,两端平齐,侧面各对钻一圆孔,并有暗槽相连。两端一琢猪龙首形,一琢凤头形。在猪龙首眼部和凤首眼部各对钻一孔。表面润亮。据考古学家俞伟超研究,此璜为当时部族的联姻信物。资讯 | 凌家滩遗址重要玉器8安徽博物院藏

凌家滩在1987年、1998年的发掘中,先后出土2组6个玉人。1987年出土的一组3个玉人为站立姿势,1998年出土的一组3个玉人为蹲踞姿势。此外,2016年考古队在清理万家坟时,还发现2件玉人残件,属于圆雕或半圆雕,立体性更强。

此图为1998年出土的3件玉人之一,高8.1厘米,肩宽2.3厘米,厚0.5厘米。玉灰白色,器长扁形。浮雕,长方脸,头戴圆冠,冠饰方格纹,冠上有一尖顶,顶上饰一小圆纽饰。冠后面至颈部饰横线垂帘。浓眉大眼,双眼皮,宽鼻头,两大耳下部各饰一孔眼,大嘴微闭,上唇留八字胡须。两臂弯曲,五指张开置于胸前,臂上各饰8个圆环。腰间饰有五斜纹的腰带。大腿和臀部宽大,腿显短,脚趾张开,背后饰高颈脖服饰和对钻的隧孔。玉人表面抛光。

(上述文字内容参考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凌家滩玉器》、张敬国主编《凌家滩文化研究》等书。图片由张敬国老师的助手徐红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