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车VANLIFE
作者:卡生房车的使用场景很多,它可以用于通勤、露营、旅居。大部分人会将房车等同于一种“梦想”与“自由”的生活方式,原因是它的DNA里原本就流淌着一种四海为家的浪漫,这种生活方式的鼻祖也许可以追溯到14世纪吉卜赛人利用大篷车行走四方的游牧生活。
自从疫情以来,出行难催生了人们对户外、大自然的向往。野奢露营兴起之后,有人将房车作为了下一个亲近自然的替代品。在国内,原厂生产、售卖的成品房车还是市场中的主流,作为房车中的一个更小众的流派——VANLIFE,CAMPER VAN(野营车)与LIFESYLE(生活方式)的缩写——可以说是野奢露营与房车生活的结合。
这个群体也在践行房车旅行,不同的是,他们的房车并不是流水线产品,而是根据个人审美和趣味对货车、面包车等其他普通车型进行改造,并将它们升级为可以生活居住的房车。他们会给改造好的爱车取一个特殊的昵称,这代表着,人与车的关系从“座驾关系”变成了一种“伙伴关系”。
最早玩VANLIFE的群体,可以追溯到嬉皮士文化时期的美国。嬉皮士们会在自己的爱车上涂鸦、绘画,张扬个性与艺术,以表达一种强烈的反抗精神。VANLIFE在互联网上的回潮大概从2011年开始,一名叫福斯特·亨廷顿(Foster Huntington)的旅行摄影师在INS上发起了“VANLIFE”的话题标签,此后这种改造的风潮在社交媒体上走红。
这个群体虽然小众,但随着人们对房车的了解,也在中国年轻人中开始流行起来。有人会把普通车改造成咖啡车、冰淇淋车、啤酒车,一边享受自然生活,一边可以沿途赚钱。由于国内对于房车旅居底盘有要求,如果要将一辆普通的货车改成VANLIFE并不能通过年检,所以很多年轻人会选择用有旅居车证的房车进行二次改造,或者用一辆非营运的车辆改造,但限制较多,比如说,行驶证上的座位数不能改变的限制,使得VANLIFE玩家不一定能够改造出梦想车型。
也许,很多人还是不太明白VANLIFE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生活体验。可以简单地说,它表达了一种独特的旅途精神文明,更表达了年轻人对“与众不同”的审美追求。 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