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缇耶的时装,维纳斯的身体

作者:李孟苏

高缇耶的时装,维纳斯的身体0法国时装设计师让-保罗·高缇耶有个绰号叫“小坏蛋”。法国时尚记者伊丽莎白·高斯兰撰写的传记《让-保罗·高缇耶传:一个朋克的多愁善感》中,说他像个“心里住着小丑的中学生,特别喜欢看到有人在地上摔跟斗……他就是要捅点娄子,犯犯错,搞搞乱,尝试不完美”。

高缇耶搞出过不少乱子。他举办的一场新装秀,来宾们看到一张椅子上的标签写着“英女王陛下伊丽莎白二世”,坐着的却是一位神似女王的替身。某个圣诞节前夕,他给几个重要的时装编辑每人送去一只活火鸡作为圣诞礼物,引得一些没有幽默感的编辑大为光火,觉得自己被当成了火鸡,认为火鸡是高缇耶“厌女”的暗示。

前不久他又捅了娄子,这回可给自己惹上了官司。今年春天,他的个人品牌Jean Paul Gaultier推出了一个名为“博物馆”(La Musée)的胶囊系列。之所以冠以博物馆之名,是因为服装上的印花图案全部来自文艺复兴时期三位大师的绘画作品,分别是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鲁本斯的《三女神》,以及米开朗琪罗的《创造亚当》。

位于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不乐意了。《维纳斯的诞生》是乌菲兹美术馆的永久收藏,美术馆认为高缇耶未经授权用于商业用途,侵权了。今年4月,美术馆向高缇耶公司发了告知函,要求他们将相关的背心、T恤、连衣裙和打底裤等服装下架,要么与美术馆联系,达成商业协议。高缇耶未加理会。这惹恼了乌菲兹,他们起诉了高缇耶。

高缇耶今年70岁,至今仍是时尚界最富有朋克精神的设计师,他的朋克精神体现在他要“抹掉男女两种性别身体的界限”。高缇耶的2022秋冬新装,其中一个系列的男装和女装,图案均采用他标志性的错视画设计,上衣有胸腔的轮廓和肌肉,半裙和裤子上是骨盆,穿上身后,人似乎站在X光机后,肉身一览无余,男女都一样。

关于“身体”,高缇耶刚出道便发现了身体语言的能量,那时他因为没钱,就在自己身上打广告。他把头发漂染成近乎白色,剪成平头,借鉴法斯宾德的电影《雾港水手》里的海魂衫设计出蓝白条纹水手服,再配上苏格兰格子裙,凭个人形象完成了自我和品牌的推销。

高缇耶的时装,维纳斯的身体1高缇耶的时装,维纳斯的身体2男人为什么不能揭露自己的弱点?女人为什么不能展示自己的力量?他一辈子喜欢问自己“为什么不反其道而行之”,就像他一辈子穿蓝白条水手衫。“为什么不”是他对因循守旧的条件反射。在他看来,服装的终极目标是解决身体问题,他建立起一种单一性别理论,推出了著名的“男人-附属品”系列,让男模特心满意足穿上裙子和裙裤,露出毛乎乎的小腿走上T台;同时他也支持女性的权利,绝不鼓励“漂亮女士式”的贵妇客厅风格或粉红梳妆台路线。他以强调“女性不再是玩物”这一原则为出发点,改变女装的形式,为此设计出一系列圆锥形文胸,让女人们把文胸穿在毛衣外面。他把历史上被视为“压迫女性的工具”变成了女性“解放”和“性权力”的象征,所以麦当娜两次环球巡演都穿着高缇耶的锥子文胸当演出服。他又怎么可能是女编辑揣测的“厌女症患者”?

“博物馆”系列,高缇耶又玩了一次身体戏法:用错视画表现身体的结构,再用服装加以解构。只不过这次是天神的身体。他肢解诸神的身体,让他们的身体碎片出现在网眼背心、连衣裙、吊带上衣、弹力紧身裤、围巾上,又敷上荧光色调,古典杰作陡然变街头涂鸦,衣服散发出浓郁的夜店和街头风,一众神仙也肉欲满身。看那条弹力裤,屁股上是《维纳斯的诞生》中鼓着腮帮子吹风的西风神,高缇耶爱搞破坏、逗世界玩,由此可见一斑。但在美术馆看来,这是挑衅。

把绘画作品挪用于时装设计,是设计师惯用的表达个性的强悍方式。21世纪的服装,在廓形和造型上几乎不再给设计师突破的可能,唯有面料尚存发挥空间。不同的艺术家各有其笔触技法和着色处理的特点,体现在面料上,造成丰富的肌理,甚至有雕塑的效果。菲比·斐洛任思琳(Céline)设计师时推出的一个涂鸦系列,借用美国波普艺术家罗伊·利希滕斯坦创作于1965年的系列绘画“笔触”(Brushstroke),印花仿佛是一个粗心的画家,画笔猛地甩出一笔笔高纯度的颜色,潦潦草草把粗线条刷在了服装上,要么是浓重粗犷的涂鸦色块,要么俏皮活泼好像一抹法式小胡须,改变了服装原本的硬朗,显得随意、放松,洋溢出活力与新鲜。

另一方面,设计师通常会选择绘画作品中节奏感强劲的局部作为面料上的图案,这种图案具有宣言性,设计师顺势将其作为穿衣者或设计师的个性宣言。缪西亚·普拉达的2014年春夏系列用了5个国家的6位年轻街头艺术家的人像壁画,她把画面中的头像截取出来,放大比例,用在服装和包袋上,手法堪称激进。普拉达一向在时装中注入她的社会改革情怀,将时装视为女性解放的工具,她毫不讳言,穿上“大脸”服装出街,“人们一定会注视你,也就会倾听你的诉求”。

高缇耶的“博物馆”系列里用了《创造亚当》,位于西斯廷教堂天顶上的一幅壁画。壁画有一个显著特点,空间感融入到了画面中,壁画可以改变整体空间的比例和感受,一旦在服装上呈现壁画风格的图案,服装的比例也被改变,身体随之呈现不同的形态,正对高缇耶的品位。

《维纳斯的诞生》,早在高缇耶1995年的春夏系列中人们就见过这幅画。2002年,高缇耶在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做个展,对《泰晤士报》记者说,女人从水里出来的样子,湿漉漉的,最性感。站在贝壳中的维纳斯在西风神的吹拂下,身体向岸边倾斜,不自然地拉长,这是奇怪的姿势,现实生活中不会有人这般站立,但她却是“女性美”的象征。第一部007电影《诺博士》中,邦女郎初次亮相是从大海里走出来,这一画面脱胎于《维纳斯的诞生》。维纳斯的身体语言让时装品牌、设计师们尤为钟爱这幅画,甚至连快时尚电商Fashion Nova和高街品牌Zara,都把维纳斯印在胸衣上。

《维纳斯的诞生》创作于15世纪80年代,设计师将它作为素材用在服装上,并不违反著作权。高缇耶激怒乌菲兹,也和他是否侵犯了著作权无关。乌菲兹美术馆的负责人艾克·施密特(Eike Schmidt)表示,通常说的版权往往在著作人去世后70年到期,但在意大利,《维纳斯的诞生》这类艺术大师的作品属于公共领域,是意大利的公共文化财产。意大利《文化遗产法典》(Codicedei Beni Culturali)对使用和滥用公共文化财产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如果用于商业目的,需要支付许可费,并获得销售许可。

乌菲兹美术馆采用了特殊的软件,监控其馆藏的艺术品是否被用来在网上销售产品,社交媒体上眼尖的粉丝也经常向美术馆提供线索和信息。高缇耶的Instagram、品牌官网、电商网站上都有“博物馆”系列服装的图片,很容易就被监测到了。乌菲兹美术馆认为,高缇耶“未经授权”将波提切利的画作为设计元素用在时装上,违反了《文化遗产法典》的相关规定。被起诉后,高缇耶官网上撤下了《维纳斯的诞生》服装,但仍可以通过几个电商网站购买。

公共文化财产是意大利旅游业的重要支柱,文化艺术遗产贡献了巨大的GDP,因而意大利对文化艺术的保护力度非常强。全世界仅有意大利和埃及两个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高缇耶“博物馆”系列涉及的另外两幅绘画《三女神》《制造亚当》,分别属于西班牙普拉多美术馆、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只有乌菲兹起诉了他,他应该感到庆幸。

乌菲兹美术馆作为意大利文化财富的监管人之一,不是第一次向非法使用者提起诉讼。2021年,色情网站Pornhub推出一个APP“经典裸体”(Classic Nudes),由裸体表演者重现卢浮宫、英国国家美术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普拉多美术馆等著名博物馆展出的性感画作。这个APP的口号是:“色情可能不被认为是艺术,但有些艺术绝对可以被认为是色情。”形象大使则是色情明星伊洛娜·斯塔勒(Ilona Staller),她在宣传视频里扮成了维纳斯。乌菲兹收藏的《维纳斯的诞生》《乌尔比诺的维纳斯》当然地成为斯塔勒的背景。乌菲兹起诉Pornhub未经许可把馆藏作品复制到色情视频中,Pornhub删除了宣传视频。

人们普遍认为文化遗产应该免费,可以相对自由地使用,而意大利以立法的方式保护文化艺术遗产,并进行创收,着实令人惊讶。管辖甚至已经触及普通参观者的拍摄行为。去年,一位有两万粉丝的意大利博主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她自己在乌菲兹美术馆里拍的照片。乌菲兹告知她,必须付费后才能使用照片。博主辩解,她为美术馆做了免费宣传;乌菲兹反驳,她在利用这些照片赚钱。

艾克·施密特说,在2000年之前,他曾支持人们完全自由地使用博物馆中的画作图像,但随着技术的急速发展,艺术品图片俯拾皆是,而且是海量的,而收藏、保护、展示艺术品的成本却是博物馆在承担。

一个例子是个人定制电商平台Redbubble和Zazzle,用户向平台付费,就可以用平台提供的《维纳斯的诞生》图片定制自己专有的T恤衫、马克杯、帆布袋,平台并不会与乌菲兹分成。如何分清牟利者和参观者,是博物馆应该划清的界线。固然博物馆传统上是展示人类成就、文化和科学的非营利性机构,应该对每个人开放,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需要或者应该享受博物馆的益处,就好比不是每个人都喜欢高缇耶的服装。

(参考资料:《让-保罗·高缇耶传:一个朋克的多愁善感》,伊丽莎白·高斯兰著,潘娥、廖雨辰译,重庆大学出版社) 高缇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