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军事快闪”应对“新常态”?
作者:宋晓军当地时间8月17日,美《防务新闻》记者德马雷斯特(Colin Demarest)发表了一篇题为《参议员们把目光投向欧洲以外推动五角大楼在印太地区的JADC2愿景》的报道。第二天当我把报道的截图发在微博上,一位媒体朋友看到后就问我:这次是美参议院要与中国比“军事快闪”?对此我回答说:也许参院要支持用“军事快闪”对付解放军刚刚进入的“新常态”了。
要解释我的这个回答,先说明一下,我曾在2021年第30期《三联生活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美防长要用AI与中国比“军事快闪”》的专栏文章。当时我在文中解释了JADC2(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是美国防部推出的一种新联合作战概念,即借助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帮助美军进行快速决策、将战区内敌方目标快速锁定并合理分配给最适合开火的武器平台,以达到一种“军事快闪”的效果来威慑和打击对手。之前国防部和各军种负责人一直在推动JADC2,而国会的“热情”却相对冷淡。但现在参院军事委员会竟然要在参院版本的“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力主在印太战区的夏威夷建立多军种联合的JADC2总部,这是不是因为解放军刚刚在台岛周边海域展示了“新常态”呢?
事实上,8月4日解放军在台岛周边海空域组织了为期一周的诸军兵种部队系列联合军事行动后,美军方专家不仅得出了解放军将进入“新常态”的判断,而且瞄准了其中的解放军联合作战的进展。比如美传统基金会中国军事问题专家成斌(Dean Cheng)在8月19日接受美联社采访时引用了“巨大飞跃”(quantum leap)来比喻解放军在联合作战方面的进步;再比如美国防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研究研员伍诺思(Joel Wuthnow)在8月16日一篇题为《在台湾海峡对抗中国的“新常态”》的分析文章中称,解放军的联合演训成为联合指挥官和参谋人员的“战斗实验室”(battle lab),他们必须保持各军种军事活动的同步,而这在任何封锁或两栖登陆作战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曾经让美军引以为傲的联合作战“技能”,眼下在解放军开启“新常态”中也有所展露了。而这在客观上可能迫使美国会认可了之前国防部力推的JADC2新联合作战概念。
说到这儿,必须强调的是,在2020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作战纲要(试行)》开始施行后,美两届政府的国防部就加快了JADC2相关指导政策的出台。这背后的简单逻辑是:随着近10年来解放军在武器平台、电子信息技术以及联合作战水平上与美军的差距逐渐缩小,美军就设想借助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来提高决策速度和准确性,进而使各军种在联合作战中的同步和优化上对解放军取得新的优势,并以此来弥补美军在中国周边“距离远、数量少”的劣势。与此同时,美军方还加快了JADC2在盟友中的推广。如美军主导的在8月19日结束的“大胆探索2022”演习中,就召集了19个国家的1000多名军人,就JADC2的互操作性进行了研讨和实弹演习观摩。从这个视角上看,近期美参院军事委员会在其“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推动国防部在印太战区内的夏威夷成立JADC2总部,无疑是有用“军事快闪”应对解放军“新常态”的意图。
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目前美国力推的“军事快闪”采用了什么先进技术和新算法,最终决定作战能力高低的关键因素还是“人”。而“紧跟战争形态演变趋势、提高备战打仗人才供给能力和水平”,恰恰就是解放军以“新常态”为起点争取在2027年兑现“建军百年目标”的工作重点之一。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