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来信(1202)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今年7月,老郑的新房交房了,因为着急入住,新房装修随之展开。选定装修公司后,老郑找物业办理了装修许可证。按照物业要求,应该缴纳垃圾清运费。老郑的房子170多平,按面积收费,物业收了800多块钱。老郑还和物业签了一个简单的垃圾清运协议,主要是关于收费标准及清运时间,老郑没多想,爽快地签了字。
装修师傅看房后,建议老郑将新房刷的白墙刮掉。师傅说,如果没有铲墙皮,那么在做完乳胶漆后很容易开裂。刮掉白墙后,他们会对墙面做基层处理和修补,随后再涂刷界面处理剂、刷泥子、打磨墙面、刷底漆和面漆,这样一套流程下来,墙面多少年后也不会有裂纹。老郑第一次装修房子,总想尽善尽美,同意了师傅的建议。结果刮完墙皮要清运垃圾时,物业那边有意见了。
物业经理指着老郑家的十几袋墙皮说,铲墙皮产生的垃圾都是建筑垃圾,不属于装修垃圾,这不在我们的清运范围内,如果这些也清运,那我们就赔本了。老郑拿出签的垃圾清运协议说,协议里可没说墙皮不给清运啊。退一步讲,就算铲掉的墙皮算建筑垃圾,难道这些建筑垃圾不也是装修垃圾的一部分吗?
物业经理说,可能刚来的工作人员没和你说清楚,装修前我们都会告知业主,铲掉的墙皮是不在我们的清运范围内的。你可以看看当初办理的装修许可证,许可证上说得很清楚:改造地暖砸地面、砸墙产生的垃圾需业主自己运出小区,不在装修垃圾之列。你铲墙皮,这就是砸墙了。
老郑恼怒地说:“铲墙皮都算砸墙,这有点说不过去吧。”随后,老郑冷静了一会儿,说:“协议白纸黑字签了,你们不履行协议,属于违约,按道理,是要承担违约责任的。”
物业经理说:“那也没办法,我们不能赔钱给你运垃圾吧。现在我有两种解决方案,一是我们把垃圾清运费退给你,所有垃圾都由你们自己运;或者,这十几袋墙皮我们先处理了,后续的垃圾我们可就不管了。”
老郑想到自己后续可能还要改地暖,到时候产生的垃圾还得自己处理,索性就别跟物业啰唆了,于是对物业经理说,那你们还是把清理费退给我吧,我自己找人清理垃圾。本以为这件事到此为止,没想到物业经理说,你们自己清理垃圾可得注意,如果清运过程中有遗漏的垃圾破坏了小区环境,那我们是要罚款的。
老郑忍无可忍了,他向当地物业办投诉了这家物业公司。物业办约谈了物业经理,谈话内容主要是:垃圾清运协议既然签了,就要按照协议内容执行,否则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还有,物业公司没有罚款权限。
(读者 蒋霖)高价鲜羊奶
暑假期间,小区儿童游乐场里到处都是满脸汗珠的孩子在嬉戏打闹。游玩的孩子们不得不直面一个现实的问题:口渴。有家长陪伴的孩子会到家长那里抱起水壶狂喝解渴,带了水的孩子找到自己的水瓶喝水,然而在这里玩的很多孩子并没有带水。此时,孩子们一边沉醉于游玩的快乐,一边又口渴难耐。
就在这时,连续多日出现了一位送鲜羊奶的人。他带了很多一次性小杯子,给孩子们免费品尝羊奶。孩子们喝了之后,送奶人便问羊奶好不好喝,孩子们点头表示肯定。有的孩子会拉着家长过来再买一些拿回家喝。
于是,很多家长便过去了解情况。送奶人告诉大家,他是给小区里订购了鲜羊奶的人家送奶的时候,顺便路过游乐场让孩子们免费品尝一下的,如果孩子们喜欢的话可以订购。订购的价格是1100元100瓶,每瓶200毫升,100瓶起订,现场一次性交清费用,随后便可送鲜羊奶上门。有的家长看孩子喜欢就索性订了,还有的家长算账后发现,这价格比平时买的牛奶要贵不少,暂时保持观望。
有一天,我被孩子们催得实在招架不住了,就去订购。在一切谈好准备付钱的一瞬间,我突然想到鲜羊奶的货源问题。送奶人含糊其辞地表示,鲜羊奶产自不远处,自己每天早上都去取货,是正规渠道,质量和品质大可放心,而且鲜羊奶比牛奶对孩子更好。根据以往订购鲜奶的经验,对方都会说是某奶厂或某品牌的送奶工,有正规的服装或标识等,此人却没有任何可以让人充分相信的因素。随后,我便多了个心眼,先没有付钱,而是在手机上搜索了一下,发现附近并没有鲜羊奶厂。至此,任凭孩子们哭闹着要订购,我还是果断放弃了。
某天,我看到网上有一条微博,博主说自己200瓶起订订购的鲜羊奶,竟然是网上保质期为7天的盒装鲜羊奶的翻版,一瓶200毫升不到5元,而自己订购的羊奶明显高于这个价格,显然是被坑了。
庆幸自己没有下单的我去网上搜索后发现,相关骗局还真不少。很多消费者没有追问羊奶的来源渠道和具体细节,加之孩子品尝后大多给予好评,便没往心里去。而且现实生活中订购鲜奶送货上门的模式也很常见,有些别有用心者正是利用了这种信任钻空子。
(读者 李利利)农村中介
多年在城市生活有感,越大的城市,中介公司越多,例如楼下商铺中总有几家房产中介,婚恋市场上也少不了婚恋中介的身影。
从大城市回到三、四线小城市,我发现中介公司少了许多,生意也一般,但令我惊讶的是,我们村的郭老头,做了一辈子农村中介,生意还越来越红火了。
上嘴皮碰下嘴皮的生意,郭老头从年轻时就开始做。当时在牛行跑,专门帮着促成买卖牛的生意,后来家家户户喂牛的少了,中介范围开始扩大,帮助乡里乡亲卖粮食;再后来,农村土地集中出租给承包商,农忙时承包商需要找工人干活,郭老头就做起了劳务中介……
作为几十年的老中介人,前段时间郭老头无偿做了一件大事,每每谈起来他都自豪不已。
原来是村大队根据上级要求,需要用一块农田开发成办公场所和村民活动中心。选址在村西边的两块零散的土地,规划是路北边盖办公楼,路西边搞成村民活动中心。意图非常好,但是这些土地涉及十多家村民,沟通过程十分不畅。
村大队工作人员是市里调过来的一个年轻人,本以为说明情况,再加上有补偿金,应该很好办。可是村民大部分常年在外打工,有的电话打不通,有的打通了没说两句被认为是骗子,就挂电话了。
年轻人一筹莫展,其他行政村的老同志给他出了个主意,这个事情啊,你可以去找村南头的郭老头试试。郭老头在村里人缘好,哪家哪户他都能说上几句话,你要是把郭老头动员成功,这事情基本上就成了。
郭老头一辈子在农村跟乡里乡亲打交道,这是第一次和官方打交道,他非常重视,将事情的缘由弄明白,各种细节问清楚,跟年轻人说过几天回你消息。
郭老头三天打了不少通电话,细细地跟村民分析这个规划的好处:其一,征用的都是各家的零碎地块,动不了咱们庄稼人的根本,而且还有补偿金;其二,建好村民活动中心后,家家户户的老年人和小孩子也有健身的地方了;其三,周边村的人都来活动中心,咱们村就有了人气了,以后你们回村想做点小生意都简单许多……经过再三沟通,终于将事情谈定下来,年轻人佩服不已。自此,郭老头这个中介人,也成了村大队的编外人,有什么难事,大家都喜欢找郭老头商量,办起事来效率高,村民满意度也高。
(读者 宁宁) 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