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这“世界”有情有感

作者:施进

我对这“世界”有情有感0打工人选择一份工作,理由千千万,要么行业前景好,要么赚钱多,要么是纯粹喜欢。我的工作一直在媒体行业,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对这个行业的喜欢。记得有位思想家说:“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本来就是有情有感的认知,认知因其觉感而充沛,而具有意义。”媒体就是我认识世界的入口,而工作在媒体,就像直接进了快速入口。

2017年,我加入《三联生活周刊》,那时三联刚成立自己的经营部门。这几年各行各业变化飞速,经常有人问我:“你还在三联吗?”是的,我还在,并且希望未来5年我也在。

而且,我也庆幸自己对这份工作的热情一直还在。世界变化真快

有次和朋友一起吃饭,她提到10年前在报刊亭买《三联生活周刊》,吐槽说那时候杂志上的广告实在太多了,很影响阅读感受。确实,如果翻开10年前的杂志,硬广可能占三分之一。硬广的辉煌时代早已不在,如今打开杂志,只能看到零星几个。但这两天,我和同事们却在一遍遍地改一个视频方案。实际上,这几年商业广告在媒体并没有萧条,而是品牌内容的表达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了。

品牌营销更看重与读者互动共情,有的更接地气,有的要温暖触动,有的则更拼创意。这就是现在的“内容时代”吧,一切品牌都想走进更多人心里。“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不管用什么形式,三联一直在关注人们的新生活、社会的新潮流,并和品牌市场共同成长。真实地记录、讲述那些走过的路,和品牌一起准确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最基本的要求。

入职三联到现在经过了5年,听起来并不太长,但在为了写这篇稿子而回忆这段时光时,却发现我们生活的世界,它的变化速度出乎意料地快。

5年前,还是微信产业链爆发式增长的时代,那时候经常为如何做好一篇商业稿而焦虑。印象较深的是那年操作了好几个商业大专题,去了很多地方,也接触了很多品牌。那时候的想法很单纯,觉得做商业,只要写好一篇稿子就行了。

那时候摩拜还在,ofo还有,我们还可以骑小黄小橘到处去踩点。我们还在为新零售时代而努力。我们做了一些滴滴代驾的项目,看到了海海人生,有人过着“白天是钢琴老师,晚上是代驾司机的双面人生”,有人生活在“凌晨1点,零下35度的温暖世界”,还有人讲述“普通家庭的教育,来自烟火气”的故事。

每年的各种节日,都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所以我现在很少会忘记哪天该过什么节——因为基本上提前两个月甚至更早,就开始策划节日方案,和品牌客户沟通合作。“618”“双11”在我眼里也是非常重要的节日,因为这是各大品牌集中大促的时候,也是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的传播高峰期。在和品牌合作的过程中、在和不同消费者以及经营者的访谈中,我感受到了消费对于个体的意义,看到消费趋势背后每一个具体的人,他们的生活和个性。“你的生活你做主,你的消费又同时塑造了你”,人们用消费构建着理想的自我和生活,消费世界也在不断给他们灵感。我们在理解品牌、理解消费者的时候,其实更多地,是在理解这个多变的世界。在时代的浪潮里保持热情

广告销售作为开拓市场的先锋队伍,始终站在市场的前端,市场的爆发点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追逐着这个多变的世界。

这几年也有很多人说,媒体做商业内容,就和公关公司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两个行业在靠拢,但媒体的第一属性,还是要求我们做商业内容时要有取舍,要能为品牌主和媒体同时赋能,同时,我们也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和进步,去适应市场的变化。大家都明白,不是读者不爱看商业内容,而是不愿意看不好的内容。广告内容也需要对更多的读者和消费者负责,真实、记录发生过的一切,长期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这5年,从刚开始单纯的商业稿件,到慢慢地我们接触了越来越多的营销全案,不仅仅是文字的表达,还有平面视觉、视频、活动项目。我们也迎来了更多的优秀大脑的加入。

5年的时间,我们的办公室已从只能坐10人的小房间,转战了两回,现在经营团队的人数已经到了60多人。从部门人数的扩大也能看出来,商业市场的盘子更大了,我们不会也不可能远离商业。但带着做好内容的初心,我们有信心适应市场的变化与需求,通过不断创新,让媒体的内容价值成就商业品牌,也形成更大的能量场。所以,我们逐渐尝试从被动地接受品牌主的投放,到主动为品牌策划传播策略和生产内容,这些都是非常有挑战的尝试。最近两年,我们又扩展了短视频业务,做了很多视频项目,比如与五粮液合作的迪拜世博会主题视频《生生长流》、与奥迪合作的人物态度系列视频《生命不可逆,我们依然奋勇向前》、与西瓜视频合作的人物纪实微纪录片《我在家乡挺好的》等等。

虽然这份工作有时候很累,但也会让快乐加倍。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不同的人,看到很多闪光的人生。比如做天猫精酿啤酒项目的时候,听了很多有趣的创业者的故事,感受到他们对热爱的执着,对未来的信心。

而回看去年和五粮液以及刘擎老师合作的视频,我仍深受启发,视频的主题是讲我们该如何面对这变化的时代,其中提到: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更多元的世界,唯有学会和不确定相处,和不稳定共存,才是最可行的未来。接纳、理解、独立、合作,去创造美好的一切。美美与共,和而不同。以中国传统的和美理念,在充满不同的时代,凝聚共识。怀抱信心与勇气,追求世界大美与自我价值,由和而至美。

正是在这两年,新冠疫情暴发,经济环境、大众情绪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我们不仅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还“逆流而上”挑战了新领域,也感受到了新的时代趋势。比如,年轻人虽然追求自我,但是已不那么张扬,“丧”文化似乎又卷土重来,所以我们和品牌一起,更想给大众传递一种更积极的价值观,一起做个快乐的人。

时代在变化,潮水的方向在哪里,浪潮又将涌向何方,或许没有人能完全准确得知。但是好商业需要被看见,好观点需要被听见,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保持热情,不断把内容做好。一如既往地,做好每一件事,每一个项目,不分大小。 施进三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