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精选 | 一本杂志和他走过的路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往期精选 | 一本杂志和他走过的路0>">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我们在总结周刊1000期的内容时,李伟与李菁提出了内容界定的四个关键词:真相、知识、成长、生活。嗯,认真想一想,果然。只是,代表“真相”的调查,尤其是社会性调查报道——这本杂志真正周刊化运行后建设起来的基础能力,越来越不容易施展。虽此,对魏则西事件、聂树斌案件、杭州保姆纵火案、江歌案……我们没有缺席;在进行事件调查的同时,我们也在探索从社会新闻出发,提供新知与新观念的可能。

往期精选 | 一本杂志和他走过的路1>">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如何从20世纪走向21世纪。这概念当然有点自大,但它确实容易鼓起自己的意气,从效果确定论,也从一开始就把《三联生活周刊》摆到了一个大视野中。当时确定我们要讨论的方向是——重新讨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本杂志与他倡导的生活”,应该是在这种关系反思中所确立的生活。

往期精选 | 一本杂志和他走过的路2>">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记得2005年我们转型时,曾有新闻周刊的同行认为,我们这样做,正好给他们让出了市场空间。但事实是,传统新闻周刊的市场的确在萎缩,而我们恰因为这一次调整,争取到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真正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刊物面貌是需要不断调整变化的,这不仅因为读者会有不断更新的需求,争取新读者也需要不断更新。而且,对于编辑部而言,也需要通过调整来刺激新的创造力。无论是谁,一旦被惰性俘获,他就会停止对追求的希冀。

15年,三个阶段,600期。一个人一生中,有多少个15年呢?

往期精选 | 一本杂志和他走过的路3>">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1995年1月14日,离农历春节还有半个月,北京城里过年的气氛已经越来越浓。反反复复酝酿了两年的《三联生活周刊》终于正式出版了创刊号,封面是一扇大红色的城门,城门并未洞开,讨论的是一个让人欢喜让人忧的话题——户口。 三联生活周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