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手书大搜索
作者:薛巍在二手书网站上,有的书售价低到不可思议:686页的《美国心灵》2.6元,《名人演说一百篇》3元,《金克木散文精选》1.5元。但有些又很贵,像赵元任译《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上百元,《约翰逊传》200多元,法国作家尤瑟纳尔的《哈德良回忆录》要卖300多元。卖得贵大概是因为当初印量少、后来未曾再版,持有人又不舍得卖掉。许多人买了书之后,要么一直都没看,要么很快读完,大部分书可能都不值得重读,它们的归宿就应该是二手书店,然后很快变成三手书。
谷贱伤农,书贱伤什么呢?姑且说书贱伤文吧。英国二手书店老板肖恩·白塞尔在《书店日记》中说:“今天我卖掉了一本《世上最无意义的100件事》,才出版一年的精装书,原价14.99英镑。”店员定价2.5英镑,肖恩认为应该定高一点,对于这种比较新的二手书,售价应该是定价除以3(不应该太低)。古董书是书龄超过一百年的书,且书本身的意义和品质足以赋予其重要价值。罗素签名本在拍卖网上能卖103英镑。一家店卖别人签名送给沪上一位女电影明星的书,卖2000块。书的主人要是知道了这件事,有三个选择,一是否认这是自己的书,不知道那是怎么回事,说不定是假签名。但这样有一种危险,你能拿出真的吗?二是偷偷买回去,三是当作没这回事,送书的人应该不会知道。书流出去后,能卖掉的话就是便宜了影迷,卖不掉就活该贪心的店主赚不到钱。
我找到自己需要的书之后,不想因为一本书就麻烦店主发快递,所以一般都会再搜索半天,看看还有什么值得买的,有时就会遇到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书,像《教皇与银行家》《文艺复兴艺术鉴赏》《你的脸皮有多厚》《爱是光着脚的哲学》《西方审判史》《中餐世界历险记》《藏书的乐趣》……这像逛实体书店一样,有发现的乐趣,但是比较费眼。不同的是,全程跟店主没有接触和对话,也没有同行的人相互指点、咨询、显摆一下,好在每次都不会失望而归,总能在几家店看到一些有趣的书。网上二手书店的名字也是千奇百怪,各种书苑、书屋、书局、书社、书吧、书坊、书城、书馆、书摊、书铺,要么就是藏宝阁、通雅轩、博雅斋、翰墨书缘……
我买二手书不是为了收藏,纯粹是想看内容,对信息载体不太重视。《华盛顿邮报》书评人迈克尔·德达相反,他说:“我收藏所看重的是,小说得是初版,次要的作品——作家传记、散文集、学术评论——就收品相最好的。至于我的偏好,我喜欢正文字号比较大、纸张质量比较好的书。有护封最好,没有也行,因为我得承认,我是对陈旧的封面布和装饰精美的镶边有着根深蒂固的偏爱。”在网上买书的时候,品相只能看照片和店主的说明,八五品、九五品。书太旧的话,书页可能就发黄变脆了,太新的话你可以直接去买新书。所以买旧书也就是买此前几十年间出的书,上百年的那可能是古董的价钱,已经不是书了。 二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