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怡:中国百年影史见证人

作者:吴淑斌

秦怡:中国百年影史见证人0秦怡的百岁人生,正是当代中国电影百年发展的见证。从16岁开始做实习演员,到98岁出演最后一部电影,80多年里,她一共参演了40余部电影和10部电视剧。从她的作品中,人们能看到一部当代中国电影的简史:抗日战争时,秦怡演《铁道游击队》里队长的妻子,带领妇女们配合铁道游击队的行动;新中国成立之初,她参演《马兰花开》,讲述了家庭妇女马兰参加祖国建设,成为一名优秀的女推土机手的故事;上世纪70年末,她在下乡知青主题的电影《征途》里演东北农村大嫂;80年代,她演《海外赤子》里的归国华侨……到了2017年,人们又在充满特技效果的古装电影《妖猫传》里,看到95岁秦怡的身影。

其实,秦怡最早的想法是成为一名战地护士,却“阴差阳错”地成了演员。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后,战火很快蔓延至上海。“日本飞机一来,我就跑到阳台上又跳又骂,书也念不下去了。我想做战地护士,因为我在学校学了红十字如何包扎伤口、抬担架……什么都学了。”秦怡在采访中回忆。那时候,15岁的秦怡还是个在校学生,她和女同学约好,要背着家里人到前线去。但秦怡没能等到人——女同学的出逃计划被家长发现。第二天清晨,秦怡到了码头,船的汽笛声已经响起来了,她一下跳上了船檐,独自离开了上海。

辗转到了重庆后,秦怡的演艺生涯从此开始。她在重庆一家剧院门口偶遇了当时有名的导演史东山和应云卫。他们看到秦怡容貌姣好、气质优雅,便邀请她演话剧。“哎哟,我不会演的。”秦怡虽然在学校时也参演过话剧,但毕竟不是专业出身,“可是我想,当时自己身上的16块钱就要花完了,为了生活也得进去。人还在,我就还可以发展,就还可以去做事。”

结果,秦怡正是从这里一炮而红。她一生参加了30多部话剧,其中有16部就是抗战时期在重庆、成都演出的,“在重庆的时候,一年6部话剧,演足280天,我都是主要角色。只要日本人不轰炸的时候,就演”。随后,秦怡受邀加入中国共产党南方局组建的中华剧艺社。她凭借话剧《大地回春》打出名声,又参演了《天国春秋》《钦差大臣》《战斗的女性》等多部话剧。上个世纪40年代,秦怡已经成为当时中国最火的演员之一,和张瑞芳、舒绣文、白杨并称为“四大名旦”。

演戏时,秦怡的世界里只有“戏”。她的丈夫金焰曾开玩笑称她作“电影疯子”。1951年,秦怡饰演《两家春》中的一位来自北方农村的童养媳坠儿。但她长得太漂亮了,实在不像村妇模样,有人怀疑她“能不能演好”。秦怡没有辩说,收拾了行李就跟剧组去了胶东农村。她特地选了在一间堆满牛粪的破屋,在里面生活了大半个月,体验农妇生活。演《铁道游击队》时,导演让秦怡把手榴弹扔到另一名角色的脚后跟上。“他一直在前面跑、在动,这怎么扔啊,太难了。怎么办呢?后来我就很自然地一天到晚盯着他的脚后跟,盯了好几天。等到拍戏的时候,真的扔到他的脚后跟上,而且一次就成功了。”秦怡回忆。

秦怡:中国百年影史见证人1即使有的角色只是跑龙套,秦怡也很投入。她甚至写了一本名叫《跑龙套》的书,介绍自己的跑龙套的心得。“龙套当得不好,也会影响主角的戏或者还会影响节奏……我想,如果每个作品里,群众演员都很认真地把自己作为‘重要一部分’的话,那么这个作品的整体质量肯定是能提高的。”她在书里写道。在接受采访时,秦怡常常提到自己的“跑龙套初体验”。那时候,她第一次演话剧《中国万岁》,角色是一个想参加抗战的女青年。整部剧里,她只有一句台词:“我也要去”,以及一个背对着观众的握拳动作。但秦怡排练得特别用功。她每天捧着剧本翻看,走路、吃饭甚至回宿舍睡觉时,都在想着角色。

1959年5月,秦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一直在问自己,都说共产党员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我是吗?我觉得自己能坦然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才决定加入党组织。”入党后,秦怡参演了电影《青春之歌》,在里面扮演大义凛然的女共产党员林红。那一次,秦怡几乎投入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她感到自己“整个身心都融入戏中”,和林红完全成了一个人。观众亦是如此,那段时间,无论她走到哪里,总有人叫她林红。“观众这样热情,不是说我的演技有多好,只因我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激励人们在最困难的时候勇敢前进。我塑造了林红,林红却始终在教育我、鞭策我。”秦怡回忆。

这种对文艺工作的感触,是秦怡在一次与周恩来的接触后,慢慢悟出来的。19岁时,秦怡在朋友家偶遇了一位中年男子,对方问她所从事的工作,秦怡回答:“在做实习演员,有时也唱唱歌,没有什么大的意思,混混而已。”得知秦怡唱的是抗战歌曲,男子提高了音量,“千千万万的民众在你们歌声的鼓舞下走上前线,这工作多么重要啊!”秦怡点点头,回家后琢磨了许多,什么人会这样说话?她跑去问朋友,才知道是周恩来同志。

“人活着要有所追求,多做一些有益于大家和社会的事情。”这成了秦怡日后经常提起的一句话。“作为演员,终身追求的理想,应该是把自己从文艺中得到的一切感人的精神力量,再通过自己的表演给予别人。”

(参考资料:《跑龙套》,学林出版社,秦怡著;《秦怡传》,人民日报出版社,唐明生著;《秦怡:一世优雅,百年孤独》,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