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期间,你的房贷会断供吗?
作者:谢九处在封锁状态的民众,由于无法正常工作和营业,现金流受到了明显影响,财务迅速进入不良状况。房贷是很多人每个月最大的刚性开支,很多积蓄不充裕的人都是手停口停的状态,一旦失去工作,马上就面临现金流断裂的风险,连基本生存都成问题,巨额房贷更是难以承受。如果疫情持续时间继续加长,很多人可能不得不被迫断供,面临失去住房的可能性。越来越现实的房贷压力,已经成为疫情期间不容忽视的次生风险。
最近,监管层及时作出了回应,央行有关人士近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部分居民收入受到短期影响,存在推迟偿还月供、重新安排还款计划的需求,银行从贷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对于此类特殊情形,需要有针对性的安排。”主要国有银行也表示,对于对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住房贷款客户,可以延后还款时间。
相关机构的回应,暂时缓解了房奴们的焦虑和压力,至少在短期之内,不用过于担心断供和失去住房的风险。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房贷压力和断供风险就此消失。短期之内,在监管机构的协调之下,银行和个人可以共渡难关,但是如果疫情的时间超出预期,无论是银行还是个人,承受的压力都将越来越大,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如果房贷在较长时间里无法得到正常偿还,坏账风险将会显著上升,资产质量会迅速恶化。银行虽然现在暂时同意房贷可以暂缓偿还,但关键在于,银行的容忍期限到底会有多长?
最近上市银行开始陆续公布去年的年报,从住房贷款的不良率来看,国有大行基本稳定,但是大部分中小银行的不良率明显上升,比如有上市银行就在年报中表示:“个人贷款的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上升,主要是由于疫情对经济冲击影响尚未完全消除,个人还款能力有所下降,违约率增加导致。”这也是大部分中小银行的现状。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国内对疫情的控制还是相当稳定的,即便如此,很多中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经开始上升,在今年疫情快速反弹的背景下,银行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所以,对很多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而言,短期之内或许会因为监管压力而同意暂缓还贷,但是如果推迟还款的人数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估计部分银行也很难坚持。
最近几年,我国法拍房的数量快速增长,尤其今年更是爆发式增长。阿里法拍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大概有160多万套房在平台拍卖,比上一年大幅增长了三成;进入2022年以来,法拍房的数量更是翻番,今年4月份,阿里法拍房的数量达到了320多万套。虽然导致法拍房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今年4个月的时间就增加了一倍,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当前房贷市场的断供压力。
从个人角度来看,虽然短期之内可以缓还房贷,但这种暂缓期限也就只有几个月,如果个人的财务状态不能快速恢复正常,早晚还是会面临房贷断供的风险。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收入水平和经济形势高度相关,如果经济不及预期,普通人就会面临收入减少甚至失业的风险。今年的中国经济原本就面临较大的增长压力,《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的增速目标定为5.5%,和去年8.1%的目标相比大幅降低,即便如此,《政府工作报告》还是表示这个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随着近期疫情升级,以及国际局势的动荡等因素,今年的经济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李克强总理近期表示:“当前国际国内环境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经济运行面临更大不确定性和挑战。”
现在来看,全年5.5%的增长目标,面临更大的压力。疫情对于经济的冲击已经开始有所显露。过去一年多时间,在全球疫情肆虐之际,中国因为疫情控制得较好,进出口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大的亮点,但是3月份的数据显示,进出口开始出现变化迹象,当月的出口增速放缓,进口更是出现了负增长。如果将来疫情扩散,封锁和停工停产继续升级,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还会更加明显。而经济增速放缓,最终将直接体现在个人的收入水平上。
几个月前,国外疫情处于高峰时期,很多国家其实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封锁,民众收入也因此减少,影响了房贷的还款能力。对于这种情况,银行大多给予几个月的还款宽限期,在度过宽限期之后,如果个人还是没有还款能力,银行会和个人协商,或者继续延迟还款,或者先偿还一小部分。当前国内银行的做法,和国际上很多国家基本接轨。
除此之外,很多国家还会给予民众一定程度的现金补贴,补偿民众因为封锁带来的收入损失,有些中低收入民众领取的补贴甚至比平时的工资还高,以至于国外有些人干脆在疫情期间“躺平”,即使不出去工作,也完全不用担心收入断流的问题。
随着中国的疫情再度升级,对于大多数普通个体而言,保持一个健康良好的财务状态,也是对抗疫情的坚强后盾,而这种财务状态的获得,需要宏观经济尽量保持正常运转。当封锁和停工停产实在不可避免时,就需要有关方面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或出台相关保障措施,帮助普通民众渡过难关。如果越来越多的民众因为财务恶化而不得不中断房供,一场大规模的断供潮,对个人、银行以及整个国家的经济都将带来多输的局面。 经济银行疫情房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