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美好身材

作者:牛东平

何为美好身材0“一战”期间,美国社会曾流露出一种对公众身材的忧虑情绪。据当时康奈尔大学某位生理学教授估测,仅纽约市民就多长了1000万磅赘肉。这是相较于理想身材而做的计算,他认为如此可观的脂肪和卡路里本应配给前线士兵,言下之意是这太浪费了。这位教授还指出,真正爱国的行为是去努力减肥。当时美国刚步入现代社会,对赘肉的这项研究颇有超前的问题意识。身材非同小可,不分地域和时代,从来都是一个复杂而紧迫的社会问题。

赘肉其来有自,赘是一种冗余,围绕这种冗余,也产生了很多认知和谬误。在当代,赘肉通常在身材景观的美学语境里被谈起,在其中,赘肉是一种纠缠不清的恶。我有个师姐博士期间专门研究女性体重认知失调的问题,照她论文中的说法,体重认知失调由三个维度组成,一是评估失衡,二是尺寸失真,最后是行为失调,也就是说围绕身材还产生了不小的心理问题。

我所认识的异性朋友几乎没有一个不正在减肥或正筹划减肥。我们通常不说减重而呼之为减肥,环肥燕瘦,古人对肥的宽容已经被转化为一种现代污名,她们要与之相伴相杀。而此种行为几乎处在一种永不停息的反复拉锯中,因此与赘肉抗争很有西西弗的气概,她们推赘肉上山,又被赘肉滚了下来,她们充满激情而又历经磨难。相比较,男西西弗们倒是偏向于拥有一种“精致的冗余”,五花八门的凹凸肌群,当然这两种状态通常重叠在一起。总之,追求美好身材在当代是一种义不容辞的政治正确,一项前赴后继、共襄盛举的乌托邦事业,年轻男女们的血液里日夜骚动着一股批判性极强的“常规性身体不满”。

谈起何为美好身材,我倒是想起陈嘉映先生有本书叫作《何为良好生活》,美好身材有可能被认知失调和尺寸失真,但毫无疑问,这种身材一定生长自良好生活中。在我看来,任何脱离生活而一味追求身材,都是一种偏执,一种激进的身材享乐主义。在这种偏执中,身材孑然一身,仿佛超脱凡尘,独立于生活之外,它无挂无碍,人可以单刀直入地追求它,而不必去思考生活。生活居于“缺席而在场”的尴尬位置。此种情况,若套用一个犹太谚语就是:人类一减肥,生活就发笑。

我记得书里有这么一句话,“理性首先是一种态度,诞生于互相理解的努力之际”。所以我想,人和赘肉似乎需要先取得一种互相理解,因为肉的冗余不凭空产生,亦不随便消散,它是被刻写在生活上的事件,所以理性一些的做法是先去搞清楚生活出了哪些问题,以及何为良好生活,然后再去想身材的事儿。 身材健身减肥

上一篇: 写不出来怎么办
下一篇: 声音(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