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泽克:论元宇宙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斯拉沃热·齐泽克

中文翻译·季广茂

齐泽克:论元宇宙0在西方,很多左翼分子陶醉于批判“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neoliberal capitalism),以至于忽视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即从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向怪异的后资本主义的过渡。某些分析人士把这种后资本主义称为“企业新封建主义”( corporate neo-feudalism)。由于“普遍智慧”(社会知识和社会合作)在创造财富时发挥关键作用,各种形式的财富与创造这些财富时直接付出的劳动时间越来越不成比例。其结果与马克思的预期不同,没有导致资本主义的自我消解,而是把通过剥削劳动所获取的利润逐渐转化为租金(rent)。这样的租金被私有化的“普遍智慧”和其他公地(commons)据为己有。

且以比尔·盖茨为例。他是怎样成为世界首富之一的?他的财富与微软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无关(甚至可以说,微软给它的智力工人提供了较为丰厚的薪水)。也就是说,盖茨的财富并不是他成功地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生产出优质软件的结果,也不是他成功地剥削他所雇佣的智力工人的结果。那为什么有数以百万计的人还在购买微软产品?因为微软把自身变成了近乎普遍的标准并强加于人,因而(几乎)垄断了该领域,直接成了“普遍智慧”的化身。杰夫·贝佐斯的亚马逊、苹果、脸书等公司的情形与此类似。在所有这些情形下,公地——平台(我们进行社会交往和互动的空间)——被私有化,这使我们这些平台的使用者成为农奴,向公地的所有者——我们的封建领主——支付租金。我们最近获知,“联合国粮食短缺组织的负责人说,埃隆·马斯克拿出2%的财富即可解决世界饥饿问题”。(原文注释:据CNN报道,联合国粮食短缺组织负责人表示,埃隆·马斯克拿出2%的财富即可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企业新封建主义的形象呼之欲出。

齐泽克:论元宇宙1至于脸书,“报料人弗朗西斯·豪根(Frances Haugen)告诉英国国会议员,马克·扎克伯格因在脸书所处的不可动摇的顶层地位,‘单方面控制了30多亿人’。她认为,现在迫切需要通过外部监管来约束这家科技公司的经营,减少它对社会已经造成的伤害”。(原文注释:据英国《卫报》,脸书告密者弗朗西斯·豪根呼吁对该公司进行紧急外部监管。)现代性(modernity)取得的巨大成就——公共空间——正在消亡。弗朗西斯·豪根的报料没过几天,扎克伯格就宣布,他要把公司的名称由 “脸书”改为“元宇宙”,并在一次演讲中概述了他对“元宇宙”的看法。这是一个如假包换的新封建宣言:

扎克伯格希望元宇宙最终能涵盖我们现实世界的其他部分——把此处的实空间位(bits of real space)与彼处的实空间位连接起来,同时完全囊括我们心目中的真实世界。在脸书为我们勾勒的虚拟和增强的未来中,重要的不是扎克伯格的仿真将被提升到现实的层面,而是我们的行为和互动将变得如此标准化和机械化,以至于扎克伯格的仿真将变得无关紧要。我们的替身可以做出标志性的动作——竖起大拇指,而不是发出人类的面部表情。我们可以在数字文档上合作,而不需要共享空气和空间。我们学着不再重视我们与他人共处的体验,学着观看他人的投影布满房间,就像观看增强现实版的口袋妖怪般的人物。

元宇宙将充当这样的虚拟空间:它超越我们破碎不堪和害人不浅的现实,我们在那里通过我们的替身,流畅地与增强现实(即用数字符号覆盖的现实)中的元素互动。因此,元宇宙将不亚于终于得以实现的元物理(译者注释:meta-physics,传统上译为 “形而上学”或“玄学”):它是一个把现实囊括在自身之内的元物理空间,允许现实以碎片的形式进入,但前提条件是,现实必须被操纵我们感知、干预我们行为的数字准则所覆盖。这里的陷阱在于,我们将得到私有化的公地,那里有私有化的封建领主,监督和规范我们之间的互动。

但是,如何使这些公地社会化?在著名的《何谓启蒙?》一文中,康德反对理性的公用和私用之分: “私”不是与公共联结相对立的个人空间,而是用来识别个人特定身份的公共性—制度性的秩序;“公”则是个人在运用理性时,理性具有的跨民族的普遍性。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康德的启蒙口号不是“不要服从,要自由思考”,不是“不要服从,要思考,要反抗”,而是“自由地思考,公开地表达你的想法,最后服从”。这道理同样适用于对疫苗持怀疑态度的人:公开辩论,说出你的疑虑,但一旦公共机关强制执行,就要俯首听命。如果没有这样务实的共识,我们就会像许多西方国家那样,慢慢堕入由部落派系组成的社会。倘若缺乏理性公用的空间,国家就会面临危险,成为理性私用的另一个实例。

显而易见,多党民主制越来越无力应对全球变暖之类的巨大挑战。我们这时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西方自由主义意义上的多党民主制之外维护理性公用的空间?

(本文由齐泽克授权《三联生活周刊》独家发表) 齐泽克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