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冶冰

洗澡0人除了吃喝拉撒,好像洗澡也蛮重要的。记得四年前陪伴女儿参加了一个游学项目——徒步腾格里沙漠,晚上搭帐篷住在沙漠里,星星倒是真的明亮,但一身黄沙无法洗澡,身上硌得慌,怎么也睡不好。回想多年前自己的童年,家里还没用上自来水,要好久才洗一次澡,现在物质条件好了,变得矫情了。

我是“70后”,赶上第一批独生子女政策,父母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还真只生了我一个(那时政策其实还比较宽松)。打我记事起,家里是没有浴室的,母亲每天早上第一个任务就是去倒马桶。刷好马桶放在那个被叫做“卫生间”的空间里。卫生间并不卫生,马桶刷得再干净也难掩其中气味。小时候人生最大的理想之一就是拥有一间带浴室的房子。我在小镇长大,父母都在工厂上班,我们都是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厂里的大澡堂洗澡。

我对大澡堂有深深的恐惧感,对洗澡这件事情心理压力很大。每次洗澡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外婆、我妈、我姨,有时还有我的表姐,浩浩荡荡带着大包小包冲向大澡堂。准备工作做得再细致,有时难免落了肥皂,忘了毛巾。

澡堂开门有时间段,去晚了有时是洗不上的。所以大门一开,洗澡的人就得尽快往里冲,年幼的我夹在人群中有一种窒息感。进了大门也要抢,母亲催着快快快,脱衣服要快,不然的话只有几个淋浴龙头,你是轮不到洗的,只能到很多人一起洗的池子里泡澡。有很多次我们因为动作慢,只能选择大池子。头泡还好,水比较干净,如果是二泡三泡的话,我就很不情愿了,眼见池子的四周泛起白色的浮沫,池子中央也夹杂着肥皂水、擦澡搓下来的污垢混沌一片。

在大池子里泡澡搓背,周围人都会取笑我瘦得像排骨精:你妈妈是不是不给你吃饭呀?年少的我一脸阴郁,才不想回答这种无聊的问题呢。我家有个搓澡大将——我的阿姨。每次洗澡阿姨都要帮我上上下下搓洗,那时冬天每隔一周,有时甚至两周洗一次澡,那就必须洗得干干净净。阿姨很壮实,也很卖力,搓得我小身板嘎嘎作响,皮肤泛红,直到我嗷嗷大叫才罢休。

也有幸运的时候,遇到好心人愿意和你分享一个水龙头,我们就可以洗淋浴了。一个水龙头下起码要站上三四个人,大家轮流冲,没轮到的时候光着身子就显得特别尴尬,我的眼睛不知往哪里看。别人不管不顾,尽情冲洗,而我别别扭扭,抓着毛巾想洗好赶快溜走。有时遇着素质不高的洗澡人,加塞的,吵架的,屡见不鲜。当然也有平和的时候,遇着熟人大家相互搓背,共享洗发水和肥皂,聊着天,家长里短说一通,也算是增进工友间的情谊了。

时间过得快,去大澡堂洗澡很快就变成历史了,我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搬进了新家,有了真正的卫生间,带淋浴的那种,当时的我别提有多开心了。

新世纪到来,我有了自己的宝宝。市场上专供婴儿的洗澡盆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还有专门的机构让新生儿娃娃们戴上救生圈游泳。

又过了几年,婆婆年迈,得关节炎的她不太能走路,洗澡越发困难。老人家心心念念要让女儿帮她洗,但我的小姑子是个总经理,成天忙得不可开交,而且她自己也腰痛,无法完成母亲的心愿。后来我们买了个沐浴椅,洗澡的时候坐在上面,婆婆自己可以搓洗。后来的后来也就是现在,婆婆完全丧失自理能力了,成天愁眉苦脸,生活质量直线下降。我们请了护工阿姨,每天给婆婆洗澡。

当你老了,洗不动澡了,和这个世界的离别也就越来越近了。这样想来,还挺悲凉的。 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