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新消费之城崛起

作者:黄子懿

长沙:新消费之城崛起0在长沙逛街,五一广场商圈是一个必须要去的地方。它自古以来就是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城市之中心,以高耸入云的IFS国金中心为地标,汇聚着黄兴南路步行街、太平街、坡子街、文和友、贾谊故居、茶颜悦色等众多网红与文旅景点。不远处的湘江之畔,碧瓦飞檐的明代古城楼天心阁无声伫立——长沙,因在此能望见天上“长沙星”而得名,这里也被视作呈吉祥之兆的风水宝地。每逢大日,古人们即来此祈福消灾,人流如织。

数百年以来,这附近的人流似乎从未中断,并在近年来愈发汇聚。周末的傍晚,黄兴路步行街人头攒动,一到红灯亮起,IFS楼下的十字路口全被等待通行的黑压压人群占据,璀璨闪烁的广告牌照亮了他们年轻的面庞,绿灯一亮,这些年轻人如潮水般涌入那霓虹闪烁的街区之中,湖南话与普通话此起彼伏。他们踩过的十字路口斑马线呈十字交叉状,粉白相间,点缀着红色爱心的中央写上了“我爱CS”字样。七夕当天,这些红灯都统一变成了“♥”形。

这是长沙式的表达,浪漫、热情、亲切,深受年轻人喜爱。似乎是在一夜之间,长沙成了近年来一座崛起的网红城市,岳麓书院“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牌匾,橘子洲头意气风发的青年毛泽东像,成了节假日朋友圈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影像。从长沙走出的茶颜悦色、文和友、虎头局、三顿半等消费品牌在消费市场上异军突起,成为一支独树一帜的新“湘军”部队,争抢着年轻人的钱包与注意力。

有人从北上广深乘高铁而来,只为喝上一杯茶颜悦色的“幽兰拿铁”,售价16元/杯的饮品经异地代购加价,一度被炒到数百元一杯。2020年12月,当它们终于走出长沙,来到武汉,开业当天就排队达8小时。国庆节当天,长沙文和友的取号人数达3万人,多数年轻人并不奢望能在这里占据一张饭桌,留下打卡的照片就心满意足了。在文和友复古怀旧的上世纪80年代街区之中驻足,喝上一杯茶颜悦色的饮品并留影,似乎已取代了在成都IFS楼顶与熊猫雕像合影,成为一种更时髦的流行方式。

为什么是长沙?天图投资管理合伙人潘攀是消费领域的知名投资人,投资过奈雪的茶、周黑鸭、茶颜悦色、三顿半等品牌,也是长沙本地人。他认为,长沙是观察中国消费一个很有意思的模板,是中国城市的“最大公约数”。“北上广深是中国的一个模板,但长沙可能是另外一个更为广谱的模板。”潘攀对我说,长沙房价不高,在一、二线城市中控制得很好,居民可支配收入高,并且消费意愿很强。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长沙的崛起。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共有16个主要城市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万元大关,前15名均来自沿海发达地区,长沙是唯一的中西部城市,超过青岛、天津、福州。与此同时,长沙的物价、房价稳定,2020年CPI上涨1.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同年长沙市新建商品住宅均价9107元/平方米,在直辖市、省会城市(除拉萨外)中排名第26位,仅高于重庆、兰州、乌鲁木齐和银川,常年处于低水平。

长沙:新消费之城崛起1长沙文和友总经理孙平对此体会尤其深。在加入文和友之前,“85后”的他曾在广州从事餐饮行业13年,一直买不起房,“脑子里经常想的就是怎么凑首付、怎么还贷款”,2017年他回到长沙后,立马靠着在广州打拼的积蓄买下一套房,“房子的问题解决了,大家花起钱来就没有什么顾虑了”。

长沙人则善于花钱,他们懂得吃喝玩乐,享受生活,愿为优质产品买单。以辣味著称的湘菜开到了全国的每一座主要城市,湖南卫视则引领全国的文娱潮流,多年前就喊出“快乐中国”的口号,懂得如何让国人的每一根神经放松。长沙繁盛的KTV、歌舞厅与洗脚城至今为老一代长沙人所念叨,认为后者是绝对能与东北洗浴一战的休闲方式。一个生长在长沙的大学同学告诉我,周末傍晚我在IFS楼下十字路口看到的汹涌人流,“到了凌晨两三点还是那么多”。

加入文和友这些年来,孙平跑遍了全国的一、二线城市,发现长沙街巷中有一种其他地方少有的人气,五一商圈五颜六色的LED灯与广告牌,大街小巷里传来的叫卖声与香味,都让这里充满了烟火气。“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晚上10点之后,你无论在哪个城市都很难找到一条街上还有很多200桌的餐厅是满座的。我们找了好久,最后只在重庆看到过一家,但当时也只有那一家,但长沙这边一整条街都是。”

长沙:新消费之城崛起2旺盛的烟火气,离不开独特的风水土壤。五一商圈地处长沙市中心,毗邻湘江,2000多年前就是长沙市中心。如今围绕着IFS国金中心,商圈分布着黄兴南路步行街、太平老街、坡子街、解放西路酒吧一条街,这里地铁四通八达,1号线、2号线交汇,橘子洲、岳麓山都在三站之内可达。每逢节假日,妆容精致的年轻人就从地铁出口处涌出,宛若潮水;车流汇集,则把地图导航堵得发紫。2021年国庆长假,五一商圈累计来访人数645万人次,每天近百万人。

各类消费品牌在此汇聚角逐,像一个大型秀场。围绕着五一广场,几乎每隔几十米,你就能看见一家茶颜悦色的店面,即使是在疫情反复下也排着队,黑色经典、墨茉点心局、虎头局等新晋网红品牌,则跟着茶颜悦色一起抱团,遍地开花。步行街入口处,“炊烟小炒黄牛肉”说自己是上海排名第一的湘菜,“费大厨辣椒炒肉”不服,马上打出“全国小炒肉大王”的招牌,炊烟小炒黄牛肉则号称自己是走进联合国的湘菜。一位年轻人笑言:“在这里做生意不容易,你得把招牌打得特别亮,大家才能看到你。”

“即使是放在全国来看,这个商圈也是独一无二的。”在位于坡子街的悦方iDMALL中,“黑色经典”CEO卢路成指着这条街对我说。坡子街是一条有1200多年历史的老街。1938年,一场“文夕大火”几乎烧毁了长沙主要的历史文化建筑,坡子街作为湖湘文化的代表街区在此后被重建,进而被改造。站在街上,一边是时尚商场,一边是历史街区,人们在此能品尝湘菜首府火宫殿的味道,听见黄兴路步行街的人声喧哗,抬头还能看见IFS大楼在傍晚金光闪耀。

“五一商圈是一个文旅、商旅、本地生活甚至CBD的复合聚集地。你在全国可能都找不到如此集中的复合型商圈,坡子街、太平街、步行街、国金中心全都在这块儿,而且步行就能走完。从这个角度上讲,长沙在全国都是特殊的个案。”卢路成以成都为例,“春熙路、太古里就离宽窄巷子很远,没有这么聚合。”

聚合意味着流量。长沙人口在2021年突破1000万大关,作为一个人口千万级的省会城市,长沙的商圈形态不同于武汉、上海、北京等地的多中心组团,五一商圈聚整个长沙之流,单核效应明显,商业聚合度极高。据统计,面积约0.67平方公里的五一商圈里,坐拥商业街20多条、商业网点2万多个、品牌1100余个,商业综合体占整个长沙的2/3以上。由此而生的集群效应,像一套带着湖南人霸蛮之气的组合拳,击中了全国新消费国潮的命脉。茶颜悦色、文和友等品牌,都是从商圈里跑出来的。“因为足够集中,大家都集中在这里打,品牌迭代就快。”

集中的聚合,离不开长沙为此所做的引流。长沙自十余年前开始进行大规模城市更新。2014年,长沙的第一条地铁线路2号线开通,两年后,1号线也投入运营。作为两线之交汇处,五一商圈被设计成东西南北的人流汇聚之地,25个出口刷新了上海人民广场地铁站此前保持的20个出口的纪录。1号线从南到北,在不到一公里的直线距离里设有五一广场、黄兴广场、南门口三个站点。交通的改善,提升了流通效率,商圈人流急速上升,各类要素逐步升温,虹吸着周边资源。多种业态在此聚合,客流量开始大涨。

长沙:新消费之城崛起3长沙:新消费之城崛起4纵横的地铁交汇只是铺垫,真正让五一商圈发生蜕变的,还是IFS国金中心的落成。2018年,历经7年建设的IFS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商圈的地标性建筑。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央,452米的“湖南第一高楼”拔地而起,它耗资160多亿元,包含了三座超高层建筑和一个大型购物中心,被寄予了长沙城市消费升级的厚望。IFS落成之前,老长沙人对这个商圈的最高端记忆,似乎还是去一街之隔的友谊宾馆29楼的旋转餐厅,吃上一次进餐同时能360度俯瞰长沙的西餐。

太古里拉升了成都春熙路的档次,IFS开业后,也在长沙发挥着标杆性的引领作用,国际大牌奢侈品进驻,年轻女孩蜂拥而来,在商城楼顶对着8米高的KAWS人偶打卡拍照。同一年,超级文和友在约一公里远的海信广场开业,茶颜悦色则在商圈内开了上百家店面,创始人吕良后来把自家的起步经验归结为地段好,“一个好码头,狗屎都卖钱”。

这个码头竞争之激烈,远超常人所想,几乎每一个在长沙的创业者都会瞄准它。回到长沙之前,孙平曾在广州做餐饮,开的是卖砂锅粥的连锁小店,在饮食文化盛行的广州,最顺利的时候一个月能开上三四家店,生意不错。2017年回到长沙后,他选择在坡子街开店,因为觉得在人流量如此之大的地方容易生存,就复制了一个广式粥店出来,结果人气冷清,当地人并不买单,不到半年就关掉了。“现在想想,我都想给自己两巴掌,居然在一个本地饮食文化如此盛行的地方去开一家广式店。”

卢路成在创业之后,第一时间也将目光瞄准了五一商圈。他开的“黑色经典”主卖长沙臭豆腐,那时候他刚大学毕业,手里资金并不宽裕。2011年坡子街上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店,一个月租金要6000多元,而当时他们的营业额每天只有300~400多元,压力很大。他们最终决定在此赌一把,一赌就赌中了商圈大运势。2011年的坡子街原本还在黄兴路步行街之外,两者并未打通。黑色经典首店开张后不久,悦方iDMALL进驻,市政打通了两街,加之地铁开通,人流很快涌来,坡子街就此发展起来,黑色经典如今已在商圈内开了20家直营店。

这20家店也是激烈搏杀后的硕果。卢路成说,2015~2018年是商圈竞争最激烈的年代,人流的提升带来各类店铺争相涌入。“一个最明显的标志是房租,那几年商圈的房租翻了一倍多,一平方米的房租现在大概是2000~3000元/月,最高时5000~6000元/月都有,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店,每月房租都要十几万。”卢路成说,高额的支出下,一些没有竞争力的店家撑不过两三个月就会倒闭。大浪淘沙中,能留下来的,都是本土的精品。

长沙火了之后,卢路成在向政府官员做汇报时强调:“为什么长沙现在会成为网红城市?为什么大家都来这里消费?因为那些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店铺和品牌,早在前几年这块儿商圈的竞争中就死掉了,现在留下来的,都是经受过本土市场检验的。” 长沙发展国货黑色经典武汉商圈ifs文和文夕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