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跑着,与死神对话
作者:张斌去年初夏,亚利桑那大峡谷恰是跑者天堂,汤米·瑞维斯·普泽伊与好友畅快地在故乡山岭间奔跑着。身为美国杰出职业跑者,普泽伊疫情后最特别的一笔支出是买了一台跑步机,安放在家中地下室,不能出门的日子,只好带着妻女以及在线几千名学员一道挥汗如雨。身在大峡谷,本该身心愉悦,但36岁的普泽伊体内生出了种种不适,难道中招新冠病毒了?赶往医院,几日检查下来,医生递到普泽伊哥哥手中的诊断报告中赫然写着——原发性肺NK/t细胞淋巴瘤,一种罕见且凶险的癌症。
为了减轻肺部负担,普泽伊被转院至低海拔医院,随即开始长达两个半月的化疗。疫情凶险,妻子斯蒂芬不能守候在重病的普泽伊的病榻旁,眼见丈夫将进入暂时的昏迷状态,她写了一张纸条送入病房,上面写着:“活下去!爱你,斯蒂芬。”活下去,为了自己,也为还未成年的三个女儿。活下去,真的不容易,医生并不乐观,唯一可以寄望的是普泽伊常年的高水平积极训练赋予了他想象中强劲的身体,三年前他拿下摇滚马拉松冠军,在艰苦的波士顿马拉松赛中位列第16位,他会投身美国奥运选拔赛,他会尝试超级马拉松的挑战,他会带动同好深爱奔跑。
一周内,5400名好心人众筹得来的31万美元,可以让这个五口之家不至于因为男主人不能奔跑而瞬间陷入困顿。昏迷一周多后,普泽伊醒来了,体重狂掉75磅,形销骨立,但希望好像萌生了,大夫安排后续进行骨髓移植。躺在重症监护病房,普泽伊在床上艰难地做着仰卧起坐,爬下床做俯卧撑,信念执着,就是要想尽办法活下去,要让身体强健起来。骨髓移植进行得很顺利,普泽伊住进了全封闭治疗舱中,他要开始重新学会调动自己的身体,再简单不过的吞咽、伸展四肢都格外吃力,拿起手机需要使出浑身的力量。去年11月,普泽伊终于可以回家了,但他的世界彻底迟缓了下来,从一个房间挪步到另一个,要鼓足勇气,难度似乎不亚于过往每一次奔跑。
社交媒体上关注普泽伊病情的人们组成了“瑞维斯之队”,从每一张新发的照片和视频中捕捉昔日强健跑者的生命律动。出院时,大夫曾建议普泽伊长期使用呼吸机,不要再做不切实际的努力,奔跑已不再现实。普泽伊小心地探寻着可能性,依靠辅助设施,今年4月,他已经可以行走两英里,每隔5分钟喘息一会儿。努力终有结果,在海拔不低的家乡,普泽伊终于每天可以行走六七个小时,这是他重病前的训练时间。回想起那段重新直立到不断前行的日子,普泽伊说,能走着就意味着还活着,每一步其实都是在与死神对话,他想象着自己就像是在新年晚会上,接他回家的车就在门外,但他会告诉司机:“请再等两小时,我不想离开,舍不得这个世界。”
悄然报名纽约马拉松赛,普泽伊想让这项迷人的赛事成为他生命中的灯塔,他并不想刻意讲述感人故事,也不想宣示赛道回归,只是想在自己生命的地平线上多一束光芒照耀,他深情地告诉身边人,“马拉松并非仅仅意味着一段距离,它是时空中的印记”。再回纽约,戴着2530号码布的普泽伊依旧是一副美髯,他已经不能再如风奔跑,一步一步迈向终点,病痛还会瞬间让他头脑有些恍惚,了解他的支持者全程陪在路边,不断打出横幅——“抬起头,瑞维斯!”
最后几公里,妻子走进赛道,伴随着普泽伊一起向终点进发。最后的那段距离,普泽伊闭上了眼睛,让脑海里尽可能只有当下,向前走,不停下,终点线上有所有的慰藉在等待着。清晨出发,大多数跑者已经归家,夜色中的终点处只剩下迎接自家英雄的亲友。当计时器显示9小时19分时,普泽伊终于抵达。 跑步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