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荒之后,居民电价会不会上涨?
作者:谢九这一轮电荒的原因非常复杂,不仅有为了控制能耗引发的强制限电,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电力供应不足。而电力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煤炭短缺,以及由此带来的煤价上涨,大幅提升了发电企业的成本。
今年前8个月,我国生产原煤同比仅仅增长了4.4%,而进口煤炭则同比下降10.3%。原煤生产量不高,加之进口煤炭出现负增长,导致煤炭供给偏紧,煤炭价格大幅上涨。
对火电企业而言,由于无法随意提高电价,在煤价高涨的背景之下,发电越多就意味着亏损越大,所以很多发电企业干脆以检修为名暂时关停了设备,导致电力供应严重不足,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电荒。
为了提高发电企业的积极性,最近,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允许发电企业的上网电价适度上浮,新一轮电力涨价其实已经拉开帷幕。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更关注的是,这一轮电价上涨,最终是否会传导到居民用电?
想要理解这一轮电价上涨对普通民众的影响,首先要对我国的电力定价机制有所了解。今年6月份,发改委表示我国居民电价偏低,理由是“居民电价较大幅度低于供电成本,是因为工商用户承担了相应的交叉补贴。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居民电价偏低,工商业电价偏高”。
从技术角度来看,居民用电位于电网供电最终端,电压等级最低,供电成本最高,加上居民用电在时间上较为集中、在地理上较为分散等原因,所以和工业用电相比,居民供电的成本最高。从国际上看,绝大多数国家的居民电价都高于工商业电价,经合组织国家的居民电价和工业电价之比大概在1.5倍到2倍之间,我国的居民电价大概是工业电价的80%。
我国的居民电价之所以比工商业电价低,主要原因在于交叉补贴机制,也就是对工商业用户收取相对较高的电价,对居民用户收取相对较低的电价,相当于工商业用户对居民电价承担了一定的补贴。当然,这种价格补贴并不完全意味着居民用户占了工商业用户的便宜。工商业用户的电价成本,最终也会转移到这些公司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上,其实还是由普通民众承担。
不过,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电价补贴机制的合理性,而在于可持续性。在当前电荒的背景下,为了增加电力供应,必须提高火电企业的发电积极性,在煤炭价格高企的背景下,就不得不允许火电企业适度涨价消化成本,否则,发电企业出于成本压力不愿意多发电,最终会使得电荒愈演愈烈,既导致工商企业大面积停工停产,也会传导到民生领域,影响居民正常用电。
所以,在电力成本大幅上升的背景下,继续维持交叉补贴机制,对于工商业用户的压力越来越大,电力成本向居民端转移的可能性将越来越高。
事实上,居民电价上涨的压力不只来自电荒,从更长期来看,我国的“双碳”目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力成本。我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今年7月份,我国正式启动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批纳入市场的交易主体是2000家电力公司,对于那些高排放的电力企业,在碳市场的约束之下,将来排放的成本会越来越高。另外,我国将会大幅度提升新能源电力的使用,新能源电力的消纳也会提高我国的电力成本。
所以,在我国新一轮能源革命的背景下,电力体系交叉补贴机制的难度将越来越大。过去我国通过工商用户的补贴机制维持相对较低的居民用电价格,从长远来看,即使电价补贴机制不会取消,补贴的力度可能也会慢慢减少,电价上涨的成本最终会向居民端转移。
今年6月份,发改委表示,“下一步要完善居民阶梯电价制度,逐步缓解电价交叉补贴,使电力价格更好地反映供电成本,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形成更加充分反映用电成本、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的居民电价机制”。
由此可以看出,居民阶梯电价应该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2010年,我国实行居民阶梯电价制度改革,将居民用电划分为三档,第一档为居民基本生活用电量,第二档为正常合理用电量,第三档为满足较高生活质量的用电量。不同档次对应不同的电价,基本思路就是多用电多交费。
发改委提出“下一步要完善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具体要如何改现在还没有定论。很重要的一点是,阶梯电价的第一档应该保证足够高的覆盖率,因为当前国内还有规模庞大的低收入群体,对于大量中低收入者而言,电力还是基本民生用品,如果第一档的覆盖率不够高,会对很多中低收入者的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另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电力的需求还会持续增长,所以,阶梯电价改革方案还应该预判未来居民的电力需求增长,对于第一档预留足够的空间。目前我国居民用电水平不高,占全社会用电的比例不到15%,主要用电大户还是工业用电,但是发达国家如美国,居民用电比例达到将近四成。随着将来我国居民用电量不断提高,第一档的基本生活用电量应该预留出足够的空间。
更重要的是,居民电价改革还要形成“能涨也能跌”的机制。当全国电力供应紧张时,居民电价可以适度上涨,体现市场的供需关系,而如果将来电力供应过剩,电价出现下跌时,居民用电价格也应该随之下调,不能形成只涨不能跌的刚性机制。 新能源电力电价电费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