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限电有何不同?

作者:谢九

电荒在中国并不罕见,甚至还很常见,每当夏季用电高峰,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电荒现象。但是这一次限电的力度之大超过以往任何一次,造成限电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市场因素,又有行政因素,多种原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场大规模限电。

从市场因素来看,当前很多地方电力不足,换而言之就是电力的供给不能满足需求,所以,电荒的原因要从需求和供给两个层面来分析。

从需求来看,中国近期的社会用电量大幅增长,创下最近十几年的新高。今年前8个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47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而去年同期用电增速只有0.5%。如果不考虑去年疫情的特殊性,和疫情之前对比,2019年前8个月的用电量是474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更早之前,2015年到2018年,前8个月的用电量同期增速分别为1%、4.2%、6.8%和8.5%。再往前追溯,唯一一次同期发电量增速超过今年的是2010年,那一年,中国经济正处于次贷危机之后的“4万亿”大刺激背景下,当年经济创下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带来了用电需求的大幅攀升。所以,今年全国范围的电力紧张,首先在于用电量大幅增长。

那么,今年的用电量为什么会大幅增长呢?主要原因是部分产能大幅增长,带动了用电需求。今年以来,我国的出口一直超预期增长,8月份的出口额大幅增长了25.6%,比7月份增加了6个百分点。我国的出口持续高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全球供应链一直受到疫情打压,增加了对中国制造的需求。除了出口之外,我国部分省市抢上“双高”产能,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用电需求。

在用电需求大幅增长的同时,电力的供应却出现了短缺。今年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同比增长11.3%,增速明显不及需求,尤其是进入8月份以来,全国发电量增速放缓,8月份的同比增长只有0.2%,比上月大幅放缓了9.4个百分点,供电量断崖式下跌,全国范围内的限电开始此起彼伏。

8月份的发电量增速之所以快速放缓,从几大发电主力来看,今年的水电一直不景气,是一个水电小年,8月份的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4.7%,除了水电之外,火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的发电量增速也都明显放缓。最值得关注的是火电,8月份的发电量同比增速只有0.3%,比7月份大幅放缓了12.4个百分点。

所以,从用电的供需双方来看,需求大幅增长,但是供给明显不足,导致电力缺口越来越大,进而出现了全国范围的大面积限电。如果进一步分析,为什么今年的用电需求会大幅增长,而发电量却明显放缓呢?

从发电量来看,可以重点看看火电。今年8月份的火力发电和7月相比,增幅放缓了12.4个百分点,为什么火力发电突然萎缩了呢?原因在于煤炭供应不足,以及由此带来的煤炭价格大幅上涨。

今年1~8月份,我国生产原煤26亿吨,同比增长4.4%,进口煤炭将近2亿吨,同比下降10.3%。一方面是原煤生产量不高,同时进口煤炭又出现负增长,所以导致煤炭供给偏紧,煤炭价格年内涨幅已经达到了60%左右。

对于火电企业而言,煤炭价格大涨导致利润大幅下滑,甚至面临亏损,虽然电力定价机制表面上已经市场化,但由于提高电价是一个较为敏感的事情,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居民的生活负担,给通货膨胀带来明显影响,所以火电企业在事实上很难随意提高电价。在煤炭价格大涨的背景下,火电企业发电越多亏损也就越厉害,很多企业只能减少发电量。8月份以来,火电发电量突然出现断崖式下跌,主要原因就是煤炭价格高企让火电企业不敢随意发电,为了避免更大的亏损,有些发电企业干脆以检修为名关停了工厂。

由于经济增速放缓,电力需求下降,这几年煤电顶牛的矛盾有所缓和。最近几年,燃煤发电市场化交易电量已占约50%,而且市场化的电价还明显低于标杆上网电价。所以,从2020年1月1日起,我国取消了多年的煤电联动,将现行标杆上网电价机制,改为“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定价。但是随着今年再次出现用电紧张局面,煤电之间的紧张局面再度重现。

除了市场因素导致的电力紧缺,很多地方的限电与能耗双控也有一定关系。所谓“能耗双控”,就是实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十四五”期间要确保单位GDP能耗降低13.5%,今年的能耗目标是降低3%。到目前为止,今年的能耗双控目标完成得并不乐观。发改委8月份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显示,在能耗强度降低方面,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9个省(区)上半年能耗强度不降反升,为一级预警;在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面,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云南、江苏、湖北8个省(区)为一级预警。这些被预警的省(区),开始实施严格的限电限产。

所以,当前全国大范围的限电,既有煤炭供应不足带来的电力缺口,也有能耗双控带来的强制限电,这就使得当前这场限电显得格外错综复杂。在这场大规模限电之后,更值得关注的是后续的连锁反应,比如,会不会引发电价尤其是居民电价上涨?

今年6月份,发改委曾经表示我国居民电价偏低:“长期以来我国试行较低的居民用电价格,居民电价较大幅度低于供电成本,是因为工商用户承担了相应的交叉补贴。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居民电价偏低,工商业电价偏高。下一步要完善居民阶梯电价制度,逐步缓解电价交叉补贴,使电力价格更好地反映供电成本,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形成更加充分反映用电成本、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的居民电价机制。”

一直以来,我国的电价交叉补贴机制充满争议,这一次大范围限电,将我国电力定价机制的内在缺陷也暴露出来。限电之后,电价会不会涨?这成为一大悬念。 限电电力投资电费煤炭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