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主人的声音

作者:孙於平

他的主人的声音0从前有一家唱片店叫HMV,很是红火。后来它像别的唱片店一样,渐渐淡出了生活。最近才发现,它居然还在,而且来牛津开了新店,带回了许多人关于唱片店的回忆。看见新HMV店面的人都惊讶它居然又回来了,接下来的问题一律是:“它现在卖什么呢?”

HMV这三个字母代表的是“His master’s voice”,即“他的主人的声音”。如果你曾在伦敦路过HMV的第一间店,会看见招牌上一只小狗聚精会神听着留声机。1921年,HMV的母公司在这里开了第一间HMV店面,卖唱片、留声机、收音机、电视机。后来,HMV卖卡带、激光唱盘、DV、电影、电子游戏。结业清盘、卖给加拿大日升唱片后,牛津街的这间店也关闭了。那只听了将近100年留声机的小狗,现在不知是静静地躺在哪间仓库里,还是变成了建筑垃圾。HMV开业百年,重整旗鼓,却已经回不去当年的地方了。

HMV的网站一直在经营,现在在卖怀旧的黑胶唱片和DVD,也与时俱进地卖可供直接下载的音乐和电影,力图把两个时代联结在一起。在智能手机出现和网络变得强大以前,逛影音店曾经像逛服装店一样,是一种主要的休闲消费方式。影音店就像图书馆,把地理和时间分门别类,装填到小小的格子里。一个喜欢的歌手的某张专辑是否能买到,取决于某间影音店的进货眼光和销售速度。每次去大商场,我都把所有影音店某几个歌手的专辑翻一遍。一个普通的文艺青年有几百本书、几百张碟,简直不算一回事——那可是一张DVD卖100块的时代。

买DVD也可以去“电器城”“电脑城”,那里有成百个小铺子,卖大致相似又略有不同的东西:CD唱机、耳机、音频线、音箱、功放等。总有几个懂行的人扯住老板叨叨行货水货。还有一墙一墙的进口唱片,包装光滑厚重。柜台上有许多看着寒酸的纸箱,总有人在一张张地翻。箱子里装的全是扁扁的塑料袋,里面一张纸,裹着一两张银光闪闪的DVD——那些是盗版碟。

哪个导演有哪些作品、市面上有没有,出售盗版碟的店面经营者比文艺青年还在行。多少人的迷惘青春和孤独岁月,都花在影音店、电器城和盗版碟箱里。有人捧回80年代的罗大佑,有人捧回全套奇斯洛夫斯基,有人捧回各种欧美小众电影。所以各种各样的中年人都在满怀深情地说他们的文艺启蒙始于盗版碟,那是文化野蛮传播的年代。

手机、平板和网络强大起来以后,影音店、电器城和盗版碟小贩他们忽然都消失了。普通观众满足于流媒体,看过即忘不再保存;寻找种子下载文件塞满一个又一个硬盘的都是些执着的人,对未来信心不足的人。那些电影电视游戏的种子藏身于亿万比特流中,它们最初的源头来自于何方?也曾经是一片盗版DVD吗?中年人还没退休,他们青春时代的物质世界已经被抹去了。想到这里,“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

本篇文章演播人:三联中读声音与表达集训营进阶营学员 潮哥

三联中读声音与表达集训营讲师汤伟评语:

当你初听到潮哥的声音,一定会被他声音中的明亮色彩吸引。他的吐字饱满、清晰,同时还兼具力度,有点神似“配音大神”童自荣老师的声音和表达方式。很难相信,潮哥此前并未受过相关专业训练。在本次录制中,他充分展现了对停连、节奏的熟练处理,稍显不足的是,由于发音位置高,致使一旦疲惫,就容易展现出喉部发紧的声音表现。另外,由于吐字和节奏的处理非常规整,播读一些轻松主题的内容时,会显得不够松弛,这些都还有待于慢慢学习和提高。 hmv唱片碟片

上一篇: 黑话和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