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鲁斯特问卷”的三份手稿真迹
作者:董强普鲁斯特本人留下的《普鲁斯特问卷》手稿真迹,现存三份。
最早的一份是普鲁斯特在14岁(也有说法是13岁)时填写的。当时,他的女同学安托万特·福尔请身边的一些同学和朋友在一本纪念册上填写一份问卷,留作纪念,题目叫“告白:用于记录思想、情感等等的纪念册”。纪念册上每页有24个问题,据说被问者在填写之后会不知不觉地流露出自己深藏的想法和情感。问卷是英文的,由安托万特翻译成法文,小伙伴们用法语回答。普鲁斯特最后一个填写,而且没有签名。安托万特·福尔的父亲弗朗索瓦·菲利克斯·福尔(Francois Flix Faure)后来成为法国总统(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第六任总统,1895~1899年在任)。
1924年,安托万特·福尔的儿子安德烈·贝尔日,一名精神分析学家,在整理他母亲的遗物时发现了这份纪念册以及普鲁斯特的回答。他将此问卷的内容发表在当时的一份文学杂志《每月刊》上,并专门撰文,题为《关于一次幸运的发现》,讲述发现过程,并对其中的一些回答进行了精神分析式的解读。其中最为知名的,是关于“最痛苦的事情”的回答。普鲁斯特原先的回答是“不跟母亲在一起”,后来划掉,改成了“与母亲分离”。这样的一个改动,自然让精神分析学家津津乐道。
第二份问卷的手稿是普鲁斯特20岁在服志愿兵役的时候填写的。共有31个问题,1892年发表在当时的《插图杂志》(双月刊)上。其中的一个亮点是对“最重要的军事行为”的回答,他的回答是:我的志愿兵役!相比于14岁的时候,他的文学品位已经非常明确,艺术修养也大为提高。当时他最喜欢的诗人是波德莱尔和维尼,最喜欢的作家是法朗士和洛蒂,最喜欢的画家是达·芬奇和伦勃朗。
普鲁斯特填写的这种问卷最早起源于英国,1860年左右开始流行,是众多的“客厅游戏”之一。许多重要的名人都曾经回答过,比如柯南·道尔、王尔德,在法国有马拉美、塞尚等人,德国则有著名的马克思。他们的回答都只有少数专家知情,唯有普鲁斯特填写的问卷,后来知名度越来越高。
首先,安德烈·贝尔日的发现与文章在文学界引起了人们一定的关注。在法国,人们开始渐渐将此类问卷称为“普鲁斯特问卷”。但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类问卷寂寂无闻。差不多半个世纪以后,到了1975年,法国著名的电视读书节目主持人贝尔纳·皮沃(Bernard Pivot)在他全新的读书节目Apostrophes中,向自己邀请的重量级嘉宾提出“普鲁斯特问卷”,这类问卷才开始深入人心,因为他主持的是当时法国最重要、收视率最高的文化类电视节目。皮沃的问卷与普鲁斯特回答的问卷略有不同,其中有一个著名的问题——“假如上帝存在,你死后,希望上帝跟你说什么?”这是皮沃自己发明的。
1965年,第一份普鲁斯特亲笔回答的问卷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展出。2003年,该手稿在法国的德鲁欧拍卖行拍卖,著名时装设计师热拉尔·达莱尔以12万欧元的价格买下,成为他的一个镇店之宝。
长期以来,人们以为普鲁斯特总共只留下了这两份相关的问卷手稿。2018年,法国书商罗朗·库莱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藏家的委托,将另一份普鲁斯特于1887年6月25日填写的问卷公布于众,并在当年的“珍稀图书与艺术品沙龙展”上,以25万欧元的价格售出。
这第三份手稿的珍贵之处在于,当时的普鲁斯特年仅15岁。很明显,他很喜欢安托万特让他填写的问卷,自己又填写了一次。尤其是,这一段时期,他恋爱了。爱上的是玛丽·德·贝尔纳达吉,一位外交官的女儿。后来在他的小说中,斯万的女儿吉尔贝特身上就有她的影子。一生研究普鲁斯特的大专家让-伊夫·塔迪耶(Jean-Yves Tadie)在鉴定并确认了手稿的真实性之后指出,这份问卷中充满了两样东西:“爱情与聪慧”。
比方说,在“最喜欢的事情”一栏中,普鲁斯特的回答是:爱(aimer)。 普鲁斯特问卷普鲁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