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名的书最好读
作者:程旭闺女让我定好周四晚8点的闹钟,她想要的书淘宝商家会在那个时候释出200本作者“亲签版”,先付款先得,每人限购一本。闺女交待的活儿我得当回事啊,差3分钟闹钟就响了,书顺利抢到手,发现并没有比当年抢盐、抢口罩麻烦。翻了翻这家卖当代青春琼瑶小说的店铺,“签章版”“随机签名版”“特签版”满天飞,我不禁问闺女:“签名版的书就更好看吗?”
我过去就是签名书的狂热爱好者。有作家签售的活动我会挤着去现场,如钱锺书所说,吃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还要看看下蛋的母鸡,再让母鸡在蛋上留下印迹。活动常常先是作者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我揣着他们的书都快焐出小鸡来,终于等到握手合影签名的环节,赶紧说上几句话,递上写着自己或媳妇、孩子名字的纸条,求得定制版签名。一次去见刘慈欣,是一个小型聚会,我背了一大包他的书去签,有几本杂志和同人漫画他说自己都没有,排在我后面的哥们儿等得眼睛喷火。
除了眼见着真人签名,我也会有意去找签名书。三联韬奋书店和单向街书店都有签名书专区,嘉宾参加完书店活动,往往会多签几本书放在店里卖。《樱风堂书店》里介绍过日本书店卖签名书其实是一种“冒险行为”,因为书店里的书都是出版社通过代理商寄放在店里的,书卖不出去可以退货,签名书则算作书店方的购买行为,是不能退的,有赌博性质。我在国内的实体书店的书架上曾无意翻到过几本有作者签名的书,在反复对着光看字迹洇浸效果确认这不是印刷上去的或恶作剧后,激动得像中大彩一样买下书。
朋友、同事出书我当然会讨一本让他们签上名,有的时候签名书是社交货币和礼尚往来。做接待工作时,对方单位领导会赠送自己的签名书以示感谢,我也会偶尔在社交平台上与作者互动意外得到赠书。
我弄来的签名书不会束之高阁,一定要读。一本书有了签名的加持,在书的本体内容之外,多了一个故事,也多了一份我与作者的缘分和心意相通。签名,是我更投入去接近这本书的理由。我还给自己定过一个规矩,超过图书定价的签名书不能买,因为有的名家签名书已然成为理财产品。
签名书能名贵到什么程度?电影《兰心大剧院》里,同盟国的间谍头目休伯特为掩人耳目,在上海租界开了家旧书店。书店里有件“镇店之宝”——1774年第一版《少年维特的烦恼》,不仅有歌德的亲笔签名,更神奇的是,尼采还在书上写了亲笔评语:“最终,我们所爱的欲望,不是所期望的。”休伯特以此书拉拢犹太人索尔,如果索尔能确保自己的养女在行动中绝对安全,就把书送给他。行动失败后,休伯特将这本视若珍宝的书随手丢进上海街头的垃圾堆。再珍贵的签名书,也无法超越生死。
本期“生活圆桌”演播人:三联中读声音与表达集训营二期学员 萱
三联中读声音与表达集训营讲师汤伟评语:
听到萱萱声音的第一耳朵,你一定会有一股清新的听感,她的音色明亮、节奏轻快,很像夏日早上的阳光,很有“听众缘”。作为最勤奋的学员之一,即使训练营结营,她仍然坚持练声和朗读,因此她的进步也是显而易见的。目前播读时的逻辑重音不错、气息也比较稳定,但例如dan/dang等前后鼻音混淆的问题还偶尔出现,另外,朗读时稍有拖沓,因此会有点“唱”的感觉,只要再继续坚持练习,放松心情,一定会有更好的表现。 读书生活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