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清欢

作者:摇摇

一个人的清欢0艮生住进单身公寓的第二天,就用篆书写了一个“女”字,贴在门后面。“女”在门框里,就是“安”,代表心安。晨起,有时在细狭三角形的小阳台上站桩,有时去刺桐公园荷花塘边的大石壁前站桩,垂下眼帘,微屈双膝,双手如抱球状,含胸拔背。很快地,全身汗水丰沛,汗粒一颗集聚一颗,越来越大,越来越快,沿着背脊热热地滚落。有风吹过时,感觉每个毛孔都在美妙地呼吸。身心双畅,像精心雕琢过的清欢。

研究大脑的科学家发现,无论是做一个大决定,还是做一个小选择,消耗的脑力是一样的。艮生因此舍弃了“每天穿什么”的小选择,去买了黑白着装,出门前随手一抓,黑配黑、白配黑、黑配白、白配白的衣裤组合,不仅节省脑力,而且简洁、大气。他心知肚明:白衣黑裤,白为乾卦,黑为坎卦,叠加而成“天水讼”卦,若与人谈合作,便不穿这身组合,因为“讼者,争也”;而黑衣白裤则成为“水天需”卦,“需者,待也”,若去赴宴,就等待食欲被撩起吧。

艮生买过许多艾条,午休时点燃一根插入艾罐,罩在穴位上,用松紧带固定住。每每灸着,总是睡意袭人。常常刚从浅睡跌入深睡,就被烫醒了。记得梦里自问自答:“一手指向天空,一手指向肚脐,接一句什么好?阳光从树梢倾注而下,温暖了两个人。”下班后,剪发去。新剪的头发为干练的短,干净而倔强地向上冲起,与蓄了一周的胡须形成鲜明对比,胡须是芜杂的短,仿佛在东张西望一般。

《枕草子》里写:“看了觉得愉快的事是——画得很好的仕女绘上面,有些说明的话,很多而且很有意思地写着。”有一回,艮生去看齐白石的画展,那些画上也有很多很有意思的话,比如“少怀仁弟为小女儿补读病假之书,甚勤快”,于是以此画相赠。艮生从“微拍堂”拍得“三色墨流笺”,笺上三色氤氲,犹如流云缥缈。他说:“在这纸上笔走龙蛇,宜配一些奇思妙想的文字。”于是,铺开纸,放开笔墨,写了“廋”,旁题:“这个字比瘦还瘦,就像砍刀剁下两块大肉,气势很够,一刀紧跟一刀,再也找不到多余的肉了,它的原意是藏匿。”

每天午夜12点是“微拍堂”各种拍卖截止的期限。艮生首次拍得几块汉砖,上面有字口清晰的“永元九年”、千年睡莲等。他欣欣然动手做拓包。取一团棉花,用碎棉布包上,又用黄绸布裹住,再用细麻绳一圈又一圈地紧密缠口,里一层、外一层地扎成了“小笼包”的样子。接着,将宣纸覆盖在洗净的古砖上,先沾点水,让纸与砖贴紧。待纸面稍干时,立刻用拓包蘸墨,由外而内,先轻后重,不断拍打字口和纹路。当字形与图案变得清晰时,拓片就做成了。物尽其用,艮生在汉砖上放一球鲜绿的苔玉,仿佛在古朴处长出了勃勃的生机。

古人说,夜不读《周易》。艮生深有所感。因为一读进去就会烧脑,先是兴奋,继而生出许多疑点、难点来,然后天就亮了,仿如“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所以他夜不读《周易》,转而读《周易解中医》,岂料难上加难,脑力溃散,终究还是抛书入梦罢了。

本期“生活圆桌”演播人:三联中读声音与表达集训营二期学员 萱

三联中读声音与表达集训营讲师汤伟评语:

听到萱萱声音的第一耳朵,你一定会有一股清新的听感,她的音色明亮、节奏轻快,很像夏日早上的阳光,很有“听众缘”。作为最勤奋的学员之一,即使训练营结营,她仍然坚持练声和朗读,因此她的进步也是显而易见的。目前播读时的逻辑重音不错、气息也比较稳定,但例如dan/dang等前后鼻音混淆的问题还偶尔出现,另外,朗读时稍有拖沓,因此会有点“唱”的感觉,只要再继续坚持练习,放松心情,一定会有更好的表现。 生活圆桌

上一篇: 签名的书最好读
下一篇: 地铁里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