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军练兵会“刺激”他吗?
作者:宋晓军2018年6月21日,解放军陆军第72集团军某旅官兵开展心理行为训练
(庄林毅 摄 /新华社供图)
6月7日17时多,我在央视新闻看到了一则军事新闻,新闻大意是解放军陆军第72集团军某合成旅进行远距离跨海机动演练。鉴于这种演练需要与海军舰船配合,在新闻中还引用了该旅一位营长的话说,演练“进一步强化了军种的协同配合”。看到这则新闻,我想起当天稍早时看到彭博社网站发表一篇题为《五角大楼预算停滞不前对中国来说是个好消息》的专栏文章,作者是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特聘教授、企业研究所外交政策知名学者布兰德(Hal Brands),于是我就确定了这期专栏文章的题目。
先说布兰德的这篇文章。他文章的大致观点是,拜登在他提交的首份联邦预算中,不顾可能会拉高赤字,将可自由支配开支中的非国防开支增幅提高了16%,而国防开支是个例外,增幅只有1.6%。考虑到通胀,即便联邦预算大增,但715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却是停滞不前。接着布兰德指出,拜登优先考虑了与中国竞争的非军事因素,如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争夺世界5G网络的控制,以及促成“美、日、印、澳”四国在抗疫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一个可采取集体行动的高级联盟。同时,布兰德阐述了他认为拜登提交停滞不前的国防预算“对中国来说是个好消息”的理由。他在文中写道,拜登的国防政策与他的对华政策似乎是不匹配的。在贸易、关税、意识形态以及争取技术主导地位上,拜登的做法都是美国对华鹰派想看到的,但一个有缺陷的国防政策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其实,让我将布兰德的观点与稍后看到的国内那则军事新闻产生联系的,是他在文中写的这样一段话:这一国防预算提议发出的信号令人担忧,其延续了特朗普政府时期形成的一种趋势,即美国将国防战略转向大国构成的威胁时,随后却缺乏实施该战略所需的投资和改革。它迫使五角大楼通过削减战备和采购的支出,以当前为抵押通过增加研发支出来为未来买单。随后,他在诠释这段话时还耸人听闻地称,中国大陆可能会在2025年“解决台湾问题”。这里有三个关键词:投资、改革、台湾。而我稍后看到的那则国内军事新闻,与这几个关键词似乎都有关。如解放军“军改”后开始将投资向一线作战部队倾斜;其次72集团军的番号也是“军改”后新确定的;最后陆、海军协同配合进行远距离跨海机动演练,也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台湾”这一关键词。由此,我就想到的了我文章标题想表达的意思,即随着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在“十四五”期间的推进,布兰德必然会看到更多类似上文提到的那类中国国内军事新闻。这样一来,会不会进一步“刺激”他利用其影响力推动拜登政府加大国防预算,在军事上实施对中国更强硬的政策呢?
文章写到这儿,我又想到了6月7日的另一则新闻,即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评论说,三天前普京有关美国目前在犯的“帝国通病”的谈话发人深省。当时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说:大国应有的样子,不是对他国攻击抹黑、颐指气使,也不是耀武扬威、胁迫恫吓,更不是拉帮结派、制造分裂,而是要为世界和未来展现更大的格局和情怀……想到这儿,我倒是有些放心了。因为普京当天还说了,美国“正在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在苏联的老路上”。我放心的是,即便拜登政府听了布兰德一类学者的建议,推动与中国搞冷战式的军备竞赛,以中国领导层之前公开发表对苏联解体原因深刻剖析的见解,中国一定是不会“上套儿”的。 中国军情军事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