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让你觉得无聊,你会怎么办?

作者:黑麦

如果地球让你觉得无聊,你会怎么办?0既不像“飞天面条教”那样,随处可以品尝到由小麦粉磨成的美味“福音”,也不像“绝地教”那样拥有大量《星球大战》电影资料为“圣经”蓝本,随时可以维持银河光明势力,相信UFO、外星人和地外文明存在的人互相之间常常没有什么好聊的。他们中有些是重度科幻迷、职业艺术家,有些从事普通工作如医生、公务员,还有充满好奇的学生,期待被救赎的失落者,但他们数量众多,正在慢慢成为一种“教”。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戴安娜·帕索尔卡(Diana Pasulka)在新书《美国宇宙》里写道:相信UFO和外星人的存在正慢慢变成一种信仰,这种信念并不是你所想的那么边缘化,它背后是对地球文化的厌倦和对神秘角色、高科技的崇拜。

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安德鲁·阿贝塔(Andrew Abeyta)一直在研究生命的意义,2017年,他与人合著《我们并不孤单》。他认为地球生活是有计划的,是经过设计的,至于为什么我们会相信外星人的存在,这直接指向了一个古老的问题——“是谁设计的我们,我们为什么在这里?”

在一些科学研究者看来,UFO其实无关军事、天文、哲学、生物,它或许只是尚未被解释的自然现象,它也无关科研领域,甚至有点无聊,但是,每一次UFO的“出现”,每一场有关目击的视频和新闻被爆出后,它总会引来一股跟风和“研究”,一些理智派的UFO信徒会把它称作“超自然狂热”。

2008年的3月,我在豆瓣上建立了一个名叫“中国超自然协会”的小组,即便这个小组的组名被太阳射线形乱码覆盖难以搜索,却仍在数月的时间里突破了1万名成员,直至今天,这个已有十几万人的小组,已经成为豆瓣上最大的“涉外阴谋论”聚集地。

在最初的交流中可以发现,很多初始成员都在少年时接触过《UFO》《奥秘》《少年科学画报》《世界未解之谜》等年代久远的刊物和书籍,那些内容塑造了他们对地外文明的认知。年纪稍小一些的用户,更多的是在《E.T外星人》《第五元素》《星际迷航》《X档案》《地球停转之日》等电影中初次产生了对外星人的好奇,可以说是尚未消除的疑惑和好奇心驱使大家走到了一起。小组中,大多数成员对UFO的认识是从90年代开始的,那是中国UFO目击事件频繁出现在媒体上的一段时间,从开封UFO残片事件,到贵州空中快车事件,再到黑龙江省山河屯的孟照国事件,种种神秘现象孕生出一种对“超自然”现象的离奇想象,在世纪之交的最后几年,这种思潮直接导致了《走近科学》《探索发现》等节目的诞生。

你常会看到一些例行话题,诸如第一个亲眼见过UFO的生命早已无从考证,但是在古老的石刻壁画上,我们的祖先用石头记录下了清晰的飞行物印迹;在坦桑尼亚的Itolo,那里的壁画绘于2.9万年前,其中两个圆盘形的物体被考古学家解析为一种飞行器或天体,UFO信徒坚定地认为那便是最早的UFO例证;数年前,德国《图片报》曾经报道,在印度人迹罕至的原始丛林山洞中发现“雕刻”着飞行物体的岩画,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身穿类似宇航服的人形生物和飞行的碟状物体。远古时期,一切有关地球的想象都与今天的观点形成对立,但是当时的思维方式为今天的逻辑思考提供了某种样本……小组成员津津有味地探讨这些话题,他们声称地外研究有助于人类摆脱自身的困境。我曾经也像他们一样,期盼着在漫长的人类进化中,神奇的飞行物不断光临地球。

在所有与外星人有关的探讨中,罗斯维尔事件是永恒的话题。1947年6月,灭火器公司老板阿诺德驾驶着私人飞机飞行在3500米高的莱尼尔峰区域,正前方闪过一道带鱼般的亮光,排列成梯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跳跃方式从贝克山方向一路向南高速飞行。数日后,美国国庆日,新墨西哥州的罗斯维尔市上空大雨滂沱,一声沉闷的巨响惊醒了49岁的农场主麦克·布雷泽尔,他发现农场直径400米范围之内散落着金属碎片。美国军方认定坠落物为气象气球的残骸,因该计划当时尚属绝密而没有立即公开细节,可许多民间不明飞行物爱好者及阴谋论者则认为坠落物实为外星飞船,认定军方将残骸和外星人的尸体藏匿在内华达州的第51区。

“当重要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人们最容易受到伤害。”肯特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卡伦·道格拉斯(Karen Douglas)说道,“人们需要了解和确定,需要有保障和相对控制权,才会有安全感,并对自己和所属群体感到良好,如果人们对事件的官方解释不满意,阴谋论就孕育而生。”直至今日,有关罗斯维尔事件的争议仍不断,这是一个对于不明飞行物具有启示性的话题,也是重要的分水岭。在“UFO编年史”看来,那些发生在远古的神秘飞行事件只证明了第一类接触——近距离目击(Close Encounter of the First Kind,CE1),罗斯维尔事件则开启了“第二类接触”,即人体器官与地外飞行物或生命的触碰。触碰引发了新的认识与“崇拜”,由此产生的书刊、电视剧、电影等作品一直持续到今日,其中也充斥着涉及地球安全的阴谋论与各种秘密组织机构和流派。

如果地球让你觉得无聊,你会怎么办?1罗斯维尔事件以及戏剧性的后续报道甚至还诱发了一个更为无聊的操作——频发的UFO造假。豆瓣小组初期所讨论的素材中大多是有年代感的影像,一张1870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华盛顿山顶(Mount Washington)拍摄的不明飞行物照片,被认为是最早的UFO影像,但它随后被UFO分析家认定为飞蛾留下的残影;还有个新闻,一个叫Euroseti的组织宣称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卫星拍摄到数百张UFO照片,该声明被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报章广泛报道,牵涉其中的就有SOHO太阳观测卫星。为进一步讥讽Euroseti的声明,天文学家还示范了如何把SOHO卫星拍摄图像变成UFO照片的步骤。2000年后,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互联网上有了越来越多的清晰照片和视频,其中不乏真伪难辨的“杰作”,诸如世贸大厦观光直升机拍到的近距离飞行器、盘旋在耶路撒冷圆顶清真寺上方的UFO、墨尔本银河舰队等。UFO互动网络(Mutual UFO Network)、国家UFO报告中心都为此开始了鉴定工作,一些调查机构认为,99.99%的UFO视频、图片,以及“不幸”被入侵甚至被绑架的事件,均缺乏证据,其中大多数为“矛盾论证”。

2008年后,有关UFO目击报告的数量出现了一次小高峰,这与一则末日传闻有关。结合阿兹特克创世说与玛雅日历,有人猜测2012年冬至日世界将面临终结,该说法称,第五太阳纪后,12月22日的太阳将不再升起。与此同时,太阳风暴、尼比鲁碰撞、时间波归零理论、网络机器人工程等种种推测都与预言部分重合,由此合成的想象,在互联网的助推下,迅速扩散到一些书籍、网站和电影中。在电影《后天》上映多年后,《2012》的预告片也在“末日”降临之前出现了。那段时间,我的群组里总有人播放觉醒字幕组制作的“新世界秩序阴谋论”“精神觉醒”等内容,很多人观影后都怀着一种既紧张又兴奋的心情。

就在这段时间,飞碟也从碟子的形状出现了种种变形,比如三角形、舰队形,这大多与我们日常看过的科幻读物有关。2004年,在《星际之门:亚特兰帝斯》(Stargate:Atlantis)上映后,原电影中的那个金字塔飞行器似乎被“复刻”了,哥伦比亚、莫斯科、西安等地均爆出金字塔形不明飞行物;在萧山、新墨西哥、爱尔兰等地出现的长条形飞行物被很多人称为“诺亚方舟”。安德鲁·阿贝塔说,当地球上的自然灾害频繁出现,人们开始意识到全球变暖、核污染等问题,安全感普遍下降,所有的地外想象都基于日常的负面信息。

阿贝塔的说法很有道理,其中一个证明就是在电影《2012》上映后,当2013年顺利到来时,关于UFO的目击现象随即减少了。尽管此前很多人认为,当摄像头手机普及后,互联网上会出现更多的外星飞行器视频,结果却与之相反。有数字显示,2013年,苹果应用商店出现了60万个程序可供下载,手机上好玩的东西越来越多,那些被期待的摄像头并没有对向天空,追随地外文明的“潮流”被手机游戏打败了。那之前的整个过程,就像是一次漫长的,有关“第二类接触的一次无聊的快闪”。

关于UFO的最近一次目击报告是在新墨西哥的克莱顿,一位飞行员声称在海拔1.13万米的高空看到一个长圆柱形的物体。当有人转发此报告时,评论变得平静,且充满哲学味道。有人回复道:“宇宙中存在外星智能生物的证据是,从来没有外星人试图与我们联系,因此我们不得不沉浸在更持久的无聊之中。” 不明飞行物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