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0万台之后的TCL再出发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黄燕)
( 1月9日,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13国际消费电子展中的TCL展台 )
3月4日,第三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如期现身北京参加“两会”,此次他带来的提案涉及到了行业聚焦的两大热点问题:云计算与国际化。2004年并购汤姆逊彩电与阿尔卡特手机的TCL是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先行者,此后TCL经历了漫长的阵痛与调整,2013年终于迎来了全面收获。2012年,TCL彩电全球年出货量达到1578万台,这是中国彩电企业出货量首次超过1500万台。由于索尼调低2012年全球出货量至1450万台,TCL成为当年继三星和LG之后第三家站上1500万台的彩电企业,这意味着TCL继并购汤姆逊之后重回全球彩电行业主流。
TCL集团2月公布的2012年报显示,在2012年达到的695亿元的销售收入中,38%来自海外,62%来自国内。李东生在解读2012年业绩时曾表示,希望来自国外的增长能够高于国内的增长,最终实现中国和海外销售各占50%。对于1500万台的年出货量,他对本刊解释说,TCL与其他排名前三的彩电品牌份额差距并不大,之所以能够站上全球前三甲位置主要受益于海外市场。凭借智能电视产品线的全面刷新,TCL多媒体2012年实现盈利7.65亿元,成为TCL集团利润的最大贡献者。TCL通讯业务则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其国际市场表现远远优于中国市场。TCL手机早在2010年便处于全球产业第七的位置,李东生坦言手机业务主要是靠海外市场。但是2012年国际市场的不景气造成了TCL销量下滑,年报显示,2012年TCL通讯业务出现了1.69亿元的净亏损,出货量下滑2%。也正因如此,2013年国内市场成为TCL通讯重要的战略阵地。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TCL手机开始在国内销售渠道市场发力,计划在智能手机领域通过零售与运营商渠道双管齐下的渠道模式在国内市场取得突破。
李东生告诉本刊,海外市场的收获之外,2013年TCL将大力开发中国市场,特别是重装上阵的TCL通讯。2013年国内经济的温和复苏与国外企业的份额下滑带给了中国家电企业难得的机遇,2013年前两个月来自国美、苏宁两大零售渠道的统计显示,家电销售出现了30%左右的高速增长,回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彩电市场智能化与云技术两大热点继续引领消费升级,中国彩电企业凭借不断推出新品和强大的渠道掌控能力占据了市场主流。中怡康统计显示,中国品牌在彩电市场的占有率已超过70%。按照李东生的计划,2013年TCL集团的销售收入目标是850亿元,比2012年的696亿元增长22%,这意味着TCL重新回到了高速增长轨道。另一方面,投产仅一年的华星光电已实现盈利,为TCL在大尺寸液晶面板上的发展提供了持续保障,垂直产业链整合初见成效。2013年3月,TCL集团启动了对华星光电的回购,拟以31.8亿元回购华星光电30%股权。集团军作战的TCL如何继续占领国内消费市场?为此我们专访了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
三联生活周刊:云计算在行业内是一个比较热的话题,许多彩电企业推出了云平台和云电视,你如何看待云技术在彩电业的应用,目前是否存在“虚火”?
李东生:现在无论是彩电还是移动互联网,终端智能化已经成为趋势。2012年我们的智能电视加上网络电视占总销售的比例将近70%,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云计算技术。目前中国云计算服务市场份额不足全球的3%,美国发展比较快,中国虽然起步稍晚但我们跟得很快。对消费者来说,云计算首先是各种智能应用,从媒体到电子商务到各种各样的社会服务,通过云平台都会有很大的空间。目前云计算的路线到底怎么走并没有定论,其中有机会也有陷阱,国内存在虚热现象。云计算理论上是更多集中式的运算,总体来讲能够提高资源效率,但是云集中的数据中心投资也很大,如果规划不当变成“大跃进”,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我在提案中提出,降低云产业的电力和网络带宽成本,把脉市场规律,合理规划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云计算技术方兴未艾,未来技术创新是很重要的一个点,国家可以在产业政策导向方面更有效地鼓励创新。
( 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 )
三联生活周刊:作为中国企业中较早走出去尝试国际化的公司,TCL在这个问题上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甚至收购国外企业,你感觉今天的国际化和以往相比有哪些不同?
李东生:虽然2008年开始欧美经济危机使得各地的贸易保护有所回潮,但是经济全球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企业要得到长远发展和竞争力的持续提高,国际化是必然选择。在我们这个领域成功的企业都是全球化经营,像欧洲、美国曾经有一些地方性的企业最后都没能守住,现在存活下来的都是全球化经营,相信中国企业未来也会这样。特别是行业中的领先企业,全球化布局对这些中国企业来说越早推进越好,越晚动手风险和代价越大。
首先,国际化要有清晰的战略和目的,从业务长远发展来分析你要做什么,希望能得到什么,另外要在资金和管理团队方面做好充分准备。2004年TCL有两起大的并购,当时我们遇到的挑战很大,其中的原因之一是资源准备不充分。当时如果在资金方面有更充裕的准备,应对一些原来没有想到的困难时就会有更多的方式去解决。国际化这条路,无论并购还是自己打阵地战推进,都需要比较长的过程,想用两三年就成功不太现实。日本企业、韩国企业的国际化也是花了一二十年才达到良性阶段。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看到,近10年里TCL为先行一步的国际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努力,时至今日,你认为TCL从国际化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李东生:2012年TCL彩电做到全球出货量第三,品牌销量份额排在第四,我们能够取得这么高的产业地位和海外市场有很大关系。多年来TCL在国际市场的坚持使得我们的海外业务逐步取得好的效果,2012年已经实现整个海外业务盈利。TCL通信在2007年,也就是并购阿尔卡特3年以后进入了良性轨道,这几年移动通信终端业务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来源主要是海外市场,TCL取得了全球第七的产业位置。当然我们也要自我批评,国内市场没有做好也是事实,2013年TCL要努力增加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三联生活周刊:彩电行业从来不缺乏创新,从显示技术的更新换代到智能电视、云电视,但大多还是跟随、学习国外厂商,你认为中国企业应当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
李东生:中国品牌要想在全球市场中有更大的价值体现,首先自身的能力要提高。之前对于中国制造性价比高的成本优势是多年形成的印象,确实中国产品物美价廉,靠这一点赢得了全球市场非常高的份额。但未来中国企业要争取在国际经济中有更大的价值体现,中国制造一定要向中国创造发展,产品要往中、高端走,就要有更多创新性的技术和应用。苹果开发iPhone是颠覆性的创新,这个难度很大;三星这几年快速发展则是依靠不断推出局部创新,成功获取更高的价值,这是中国企业也可以做到的。另外,企业的国际化管理能力,包括整个营运体系、品牌管理、产品战略管理都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提升,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更高要求。 彩电tcl手机TCLtcl彩电行业云计算万台1500出发之后tcl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