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家赛克勒与收藏家赛克勒
作者:李晶晶( 北齐石雕佛像 )
入北京大学西门,过小桥,向北折,可见一条林荫小道,沿路走去,豁然开朗。翼然亭、六角亭、春熙园的垂花门是这鸣鹤园中的遗物。鸣鹤园与北大另一座古园林镜春园,原本同属春熙园,是圆明园附属园林之一,全盛时与自得园、自怡园、澄怀园、熙春园并称京西五大邸园。1860年的那把大火让鸣鹤园中的大部分建筑烧毁殆尽,只留下这几处建筑遗存。
1986年,在阿瑟·赛克勒博士(Dr.Arthur Sackler)的资助下,北京大学开始修复鸣鹤园,同时还兴建了一所用于教学的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这是赛克勒博士资助建造的三座亚洲艺术博物馆之一,另外两座博物馆分别是华盛顿特区的赛克勒美术馆和美国哈佛大学的赛克勒博物馆。
赛克勒博士的本职工作是医学家,在医学领域做出过巨大贡献。40年代,赛克勒医生开创了纽约市第一家种族合并的血库。同一年,他在纽约市皇后区克里德穆尔州立医院组建了一支研究队伍,识别精神分裂症和疯狂抑郁症背后的化学物质紊乱。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彻底卷入战事。战争带来的影响,除了人们能看到的以外,不少人还患上了抑郁症。此时赛克勒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二战”结束后,阿瑟·赛克勒担任了Greedmoor生物心理学研究所的研究主任。1958年,他创建了治疗学研究实验室,并领导该实验室直到1983年。
阿瑟·赛克勒认为他首先并永远是一个科学家,但他同样热爱艺术和人文科学。他的爱好之一就是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并收藏了大量被别人忽视的艺术品。北宋磁州刻牡丹纹梅瓶,强烈对比的白地上刻有三朵夺目的黑褐色牡丹,粗犷、率真又不失细致。装饰形神兼备,别开生面,体现了民间百姓的审美情趣。磁州窑从未进入过宫廷,只在民间盛行,因此少了束缚与约束,没有特意的规矩。恰恰是这一点,使得工匠们有了想象和发挥的空间,这也成就了北方磁州窑的丰富多彩,可历史上却不得文人的赏识。
一座高170厘米的北齐石雕佛像,历经上千年还依旧保存完好。佛像站在一个半圆的莲花荷座上,体态生动,线条优美。佛像左臂略弯,披肩从肩膀上缀下,面部饱满,柳叶形长眉与秀气鼻子相接,下为闭合的丰唇小嘴,下颌突出,厚实双耳具垂坠耳垂,表情平静安详。背面以红、黑、深绿几色刻有圆形荷花浮雕。石雕佛像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才开始大量流向欧美。
( 北宋磁州刻牡丹纹梅瓶 )
科学成果让赛克勒获得了可观的收入,这无疑为他的爱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30年代起,赛克勒就开始收藏艺术品,数十年下来藏品数量之多,难以估算,种类包括玉石、陶器、金属制品、纺织品、雕塑和绘画。他最初的收藏是美国艺术家的绘画,之后又收藏前文艺复兴和文艺复兴早期的绘画,以及法国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的绘画,又逐渐从绘画转向印度、日本和中国艺术品,而中国艺术品则最终构成了赛克勒收藏的核心部分。“我像一个生物学家一样收藏。要想真正了解一种文明或一个社会,必须拥有足够的主体材料,如果只看毕加索和亨利·莫尔的作品是不能了解20世纪艺术的。”也许从赛克勒收藏的艺术品中,我们更容易明白他的这句话。
“今年春拍我们将首推‘赛克勒中国艺术品珍藏专拍’,这是继1994年12月举办‘赛克勒艺术珍藏专拍’(Important Works of Art from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后的第二次。那一场188件拍品总成交额高达490万美元,在当时的市场上轰动一时。我们这次召集了1994年赛克勒专拍的大部分幕后班底,拍卖囊括了150多件艺术品,年代跨度之大及风格之多样均属罕见,其内容涵盖了中国历朝历代的古玉、青铜器,陶瓷、兵器和书画。在众多精品中,最为瞩目的是一幅八大山人立轴四屏,以及一件珍罕的北宋磁州刻牡丹纹梅瓶。其他的拍卖亮点尚有一组戗金兵器及青铜礼器,另外还有一批古玉刀和礼器,中国西北部齐家文化的绿玉璧便是其中一例。”佳士得美洲及亚洲总部副主席杜超惠对本刊记者说。
( 唐代天龙山石雕佛像 )
其实赛克勒的收藏,进入拍卖市场的并不多,因为大部分在50年代以后,被陆续捐献给各个博物馆了。20世纪60至70年代,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内的赛克勒馆(The Sackler Wing)便是一例,著名的丹铎神庙(Temple of Dendur)即位于该处;普林斯顿大学设有赛克勒美术馆(Arthur M. Sackler Gallery);哈佛大学的赛克勒艺术馆(Arthur M. Sackler Museum)于1985年正式启用。赛克勒还将自己收藏的18世纪意大利的艺术品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Avery建筑图书馆。
在大都会博物馆早期佛教艺术展厅,有一幅极大的佛教壁画(长约15.2米)。这幅壁画的题目叫《药师经变》,绘于元代,表现药师佛的净土世界,来自山西省洪洞县广胜下寺。1964年,赛克勒以他母亲的名义将这幅大壁画捐献给了大都会博物馆。据说,这是赛克勒亲自从广胜寺购买到的。赛克勒艺术品的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是亲自去中国购买;二是从古董商的手里购买,常常是一次买下古董商手里所有的中国艺术品。查询收藏品来源的档案时,可以清楚地看到,佛像、青铜等高古艺术品基本来源于C.T. Loo、Frank Caro和J.T. Tai,玉器多来自于A.W. Bahr。显然赛克勒除了在医学领域很有建树,在艺术领域也同样是专家,他会挑选每个类别中最专业的古董商,从他们手里购买艺术品。在赛克勒看来,“科学和艺术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追求科学需要有艺术创作般的激情,而追求艺术则需要有研究科学时的严谨。这两者让我获得了无尽的乐趣”。
( 清代八大山人立轴四屏 )
1965年,赛克勒以自己的名字成立了赛克勒基金会,以帮助艺术团体和博物馆,以及医疗机构。难能可贵的是,赛克勒在享受艺术给自己带来乐趣的同时,也愿意让更多人能够分享。他在生前便将大量的收藏捐赠给博物馆,幸福地看着参观者发出赞叹。■
(文 / 李晶晶) 医学家赛克勒收藏家佛像克勒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