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D90:一场非典型假币风波
作者:蒲实HD90:并不高明的假币
2008年11月1日,56岁的熊多成背着一个黑色双肩包登上了从汕头开往杭州的客运大巴。第二天上午,在高速公路义乌出口下车后,他步行走到义乌市区,搭了一辆出租车,准备前往甬金高速东阳入口换乘去嵊州的客车。
按照当地规定,出租车出城都要登记。看到熊多成神色慌张的样子,司机便把车子直接开到了义乌市公安局城东出租车治安岗亭处。工作人员例行检查,打开熊多成的背包后不禁大吃一惊——成捆的现钞用报纸裹着。熊多成很快承认这些现金均为假币。经清点,内有冠字号HD90的百元面额伪钞7656张,加上部分50元、20元面额的伪钞,总票面金额达83.428万元。
此案已于今年1月14日由义乌市检察院提起公诉。公诉人朱勤告诉本刊记者,熊多成涉嫌运输假币,数额巨大,将面临至少10年的牢狱。据朱勤介绍,熊多成老家湖南道县,常年在汕头以拾破烂谋生,此前曾做过弹棉花的生意。2008年10月底,偶然认识的一个汕头老板提出要其帮忙运输假钞,最终将报酬定为1万元,并先期支付了1000元。“现在广东、浙江两地的警方正在追查假钞的来源,嵊州那边的接头人也还没有出现。”
各地警方日前开始陆续披露近期侦破的假钞案。1月13日,上海市南汇区人民法院对该市首例使用HD90新版假币案的被告人莫钦松以使用假币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罚金人民币1.5万元。
南汇区人民法院提供的判决书显示,2008年11月9日,莫钦松以人民币10元购买一张百元面值假币的价格,从广州火车站旁的一青年处购得5500元的HD90假币,后于11月12日,以找工作为由从老家来到上海。次日晚20时许,莫钦松来到南汇区周浦镇康沈路上一家珠宝首饰店,使用事先准备的52张HD90新版百元假币加1张百元真币,欲购买一根价值人民币5200多元的男式黄金项链。付款时,虽然躲过了验钞机的辨别,仍被收银员识破。
1月16日,广州市公安局披露消息,今年1月4日至12日,广州警方连续打掉3个贩卖假人民币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缴获假人民币444万多元。据广州警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办案民警向本刊记者透露,这批假币中约有一半左右冠以HD90的字号,之所以消息里未加说明,也是“担心引起社会恐慌”。
“但无论从数量以及仿真程度上看,这次HD90假币案跟以前破获的假币案并没有太大区别。”这位办案民警向本刊记者强调。案子侦破后,当地一位市级领导来检查,“拿起那些HD90假币来一摸即能分辨,怎么会高仿真呢?”
公安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反假币官员也向本刊记者强调,此次冠以HD90字号的假币远没有达到“高仿真”的地步,“跟以往我们查获的假币相比,并无特别高明处,基本上肉眼就能识别”。这位官员同时透露,“无论是流通规模还是流通路线上,都没有特别的地方,我们的反假币工作仍处于常态”。
据悉,上世纪90年代,公安部门曾以发现地、制造地或是发现的时间来区分假币的版别。1989年,深圳警方首次发现用电子分色制版的机制假百元人民币,其仿真度极高,普通手持验钞机无能为力,因此被称为“深圳版”。此后,在福建一带发现了大量从台湾地区走私入境的机制假人民币,机器雕刻制贩、照相制版、电子分色制版的都有,仿真度也很高,被称为“台湾版”。“假币制造技术的升级换代非常快。”前述公安部人士告诉本刊记者,“单从这次HD90假币的规模上看,似乎还够不上一个版别。单纯以字号来区分真假是不科学的,HD90也有央行发行的真币。”
1月16日,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召开,表示“HD版假币并非高仿真假币,实际上与其他假币的基本特征一致,持有人完全可以通过手摸、眼观等常规识别方法判别出来。商业银行验钞机和自动存取款机均能识别出该版假币,可以保证公众存取款的安全”。但公众的恐慌情绪并未就此消失,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城市发现HD90假钞。
可疑源头:台湾伪钞制造基地
假币制造的源头至今仍未查清,但是台湾成为公众怀疑的源头,并非空穴来风。去年10月,台湾刑事局南部打击犯罪中心、高雄市警局和高雄县警局共同破获了一起人民币伪造案,该集团共伪造1亿多元人民币,目前还不能确定流入市场的准确数量。今年1月,又一个伪钞制造集团在台北被捣破。
高雄县警局林园警分局的邱警官告诉本刊记者,查获的高雄县的人民币伪钞集团有6人,“其中有3人有印刷业背景,从事伪钞业之前本身就是印刷厂的师傅,另一个有美工方面的专长。他们的年龄都在三四十岁,由熟人介绍聚集在一起。6人分工明确,分别从事印刷、刻版和裁制工作”。这个伪钞集团的厂房在高雄县南部比较隐蔽的铁皮屋内,简陋的厂房内,有“电脑、制作好的人民币假币模版、机压网板、扫描仪、列表机、打印机、油墨、防伪线、烫金机和裁纸机等”。
除了一般伪造程序,台北刑事局刑侦4队的王警官告诉本刊记者,台北的伪钞制造集团还“使用钢印来制造水印的效果”。
这样制造出来的伪钞,仍然有明显缺陷。钞纸是伪造者难以依靠技术解决的问题。钞纸含纤维和金属,属政府管制品,市面上买不到。从市面上购得的纸比真币的纸张“稍逊”,“密度略小”。市面上的纸通常比较光滑,为了使纸面粗糙,“他们通常用机器打磨。这样做的后果是伪钞的纸张重量远远达不到真币的重量”。另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是油墨。伪钞制造者通常使用多种油墨,但与真币所用的变色反光油墨效果仍有所不同。“变色反光油墨拿到光源下,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颜色,特定的角度还会有金属效果,这是伪钞制造者很难印出来的效果。”王警官说。
1月中旬刚刚在台北县捣破的伪钞集团,还生产面值为500元的新台币,数量巨大。“厂房位于一幢普通的住宅区内,占据了住宅楼的3层,每一层大概有一间普通大教室那么大。一楼是网板机,二楼是钢印,三楼是上墨,用药水调制色彩,上色和晾晒。他们使用了4台小型的彩色打印机。”
台北警方告诉本刊记者,这些伪钞制造者,大多有印刷业或工艺美术背景,迫于经济原因或出于贪欲生产伪钞。在台北破获的伪钞案中,“负责制造的人曾经经营过出版社,对油墨的颜色颇有研究,谙熟印刷技术。后来由于出版社经营不善,又在地下钱庄欠下巨额高利贷借款,故而开始从事制造伪钞的营生,认为‘这样赚钱比较快’”。
网络是伪钞制造者学习和讨论伪钞制造技术的重要渠道。高雄县和台北的伪钞制造者均是通过台湾当地或国际互联网获得的技术知识,“以前有人做过,大家在网络上相互交流技术”。这样的论坛的确大量存在。在一个名为Bombshock的论坛中,记者找到了2008年7月15日的一个讨论专区,教授美钞的仿制技术。美钞是国际上最大量被伪造的货币,由于不同面值的美钞大小相同,所以可以用小额面值的真币制造大面额的伪币。
伪钞集团中的另一类人从事销售。这些人不少本身就是通缉犯,无业游民,且在台北有帮派背景,认识的人比较多。其工作主要是“在街头巷尾晃荡,等待和寻找买主”。他们常常混迹于夜市或者买卖拥挤的交易市场,“那里没有人会对收到的钞票多看一眼,很容易蒙混过关”。
伪钞的上游销售渠道更是五花八门,通过认识的、信得过的关系网络流入市场比较常见。“由于搞销售的人通常有帮派背景,或者同时从事贩毒、走私等非法交易,通过在这些交易中建立起‘合作信任’关系销售。”台北的王警官告诉本刊记者。明目张胆的方式也有,登报纸进行公开销售,只是语言会比较含蓄,通常为“小钱换大钱”,“1∶5兑换”或“1∶3兑换”等。
而据台北王警官介绍,通过网络进行交易则在最近几年变得流行起来。王警官向本刊记者详细讲述了伪钞制造者是如何在岛内通过混杂于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中进行交易。伪钞贩卖者的授币标价一般为1∶2、1∶3,最多到1∶4,这个比例是纸币与虚拟货币的比值。而实际上会玩这种游戏的人都知道,兑换的比例会远远高于这个,一般是1∶100,甚至更多,游戏不同,比例有所不同。《天堂2》、《魔兽世界》、《仙境传说》等都是流行的游戏。“道上”的人得到暗示,会先通过网络和电话联系,商定见面。接头还需要先“测试”。伪钞贩卖者先故意拿游戏币,而不是伪钞来见对方。如果对方是真心的买家,就会说,“我要的不是这个啊”。贩卖者会暗示再见面,并商定下一次的接头时间和地点。在“测试”中,伪钞集团的其他成员会在附近观察对方开什么车,是否是警察,以确保对方是可靠的。
台湾伪钞流入大陆的门户在粤东的汕头汕尾,和走私、贩毒的渠道很相似,陆丰市曾是集散地。陆丰介于汕头、汕尾之间,是个渔业县,东达汕头、厦门,西通香港、广州等地,上世纪80年代开始,很多走私货和毒品随渔船入港。上世纪90年代,伪钞也开始通过这条水路流入大陆。2000年,全国打击制贩假币犯罪工作会议分析指出,当时全国80%的假币出自广东省陆丰地区。“其实,粤东地区的汕头、汕尾一带,与假币的渊源由来已久。大陆解放后,台湾声称‘反攻大陆’,空投的假币大多就选择在这一带,改革开放后与台湾之间的海上走私贸易也很兴盛。”一位在公安部长期参与反假币工作的人士向本刊记者分析,“1999年10月1日第五套人民币开始发行,几乎与此同时,在汕头汕尾一带海上就曾发现过新版100元的假币。”前述广州市公安局办案民警也告诉本刊记者,“今年1月刚刚查获的这400多万元假币,初步判断来自于粤东地区,至于说与台湾或者其他地方发现的HD90假币有没有关联,还在调查中”。
与伪造者的较量
这次以HD90为代表的伪币的一个特点,是针对验钞机设计。这并不新鲜。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作家真保裕一在他的推理小说《夺取》中,就生动地描写了伪钞制造者如何从ATM机上偷得其内的验钞机,并有针对性地研究和制造伪钞。2005年7月台湾破获的柯宏祥制造伪钞案中,柯宏祥就已经针对真钞防伪的浮水印、变色墨水等措施一一仿制防伪标志,并在出厂送货前以验钞机测试,看伪钞是否能通过紫光灯的检验。
沈阳中钞信达公司的技术负责人王工向本刊记者分析,“其实,早在去年初就已经发现过HD版的假币,拿在手里很容易识别,纸张、印刷、油墨等等都不算高明,但却可以骗过一部分验钞机,就像是专门针对机器制造的假钞”。这些主要针对验钞机而设的特征包括,在假钞中埋入了磁条;在钞票上8位阿拉伯数字中,对其中的5位或6位数字,在印刷时加入了磁粉;或者将真币的安全线抽出后放入假币。假钞带上磁性,很容易通过一些质量一般的验钞机。正因为伪钞可以骗过ATM内的一些验钞机,一些伪钞持有者通过在ATM机存入假币再取现换得真币,并使假钞进入银行系统。但是这些行为都将在ATM机上留下踪迹。ATM机会自动记录账户信息和每一张钞票的号码,摄像头还随时监控,所以能找得到伪钞的存入者。
然而仅从检测上来防止伪钞,并不是与伪钞较量的唯一手段。提高伪币制造的门槛,增加其难度的努力,从货币一诞生就未停止。为了防止伪钞,纸币的制造技术已经越来越复杂,成本越来越高。世界上钞票防伪技术最先进的是瑞士法郎,我国第五套人民币的防伪技术就是以瑞士法郎为样板的。瑞士国家银行货币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一张瑞士法郎上集中了“水印肖像、纽索状变色的线条、可移动的面额数字、在放大镜下才能看到的微缩文字、盲文、凹雕彩色数字、打孔数字、变色墨水、紫外线数字、金属数字等14种防伪标志”,是防伪科技的集大成者。正因如此,“瑞士的伪币基本绝迹”。
但是瑞士法郎同时也是世界上造价最高的纸币。这位瑞士国家银行的人员告诉本刊记者,“每一张纸币的造价约为30生丁(1瑞士法郎=100生丁)。对于1瑞士法郎面值的货币来说,纸币的印刷制造成本占到其面值的1/3”。瑞士之所以能以这样的高成本制造纸币,是和国家规模紧密关联的,“对于一个人口只有700万、货币流通量很小的国家来说,制造这样复杂昂贵的纸币要容易得多。对于大规模货币流通的巨型经济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要把防伪技术融入如此大量的纸币中,是一件极端困难的事”。纸币制造的经济规律和软件开发完全不同,后者的复制成本和研发成本相比,几乎为零,而纸币的边际成本很高。在货币流通量巨大的大型经济体中,如美国和中国,这样高成本的防伪几乎难以实现。不过目前在美国广泛使用的信用卡大大减少了货币的流通量。
“精密复杂的打印机、扫描仪的普及,使伪钞的制造变得更容易,也提高了反伪钞的成本。从银行和国家的角度看,在打印机和扫描仪上使用防伪监控手段是值得的。”这位银行工作人员总结说。2004年1月,应一些发达工业国家央行的要求,Adobe系统公司和一些影像编辑程序的制造商在它们的产品中植入了防伪钞程序。Adobe的Photoshop CS和Jasc Paintshop Pro可以鉴别美钞和欧元的钞票影像,使用者无法打开有这些影像的档案。大多数彩印列表机也纳入这项鉴别技术。根据国际清算银行2004年3月的资料,中央银行伪造防治小组(Central Bank Counterfeit Deterrence Group,即CBCDG)已经开发出的防伪系统(Counterfeit Deterrence System)采用的防伪技术,能够防止通过个人电脑和数码影像工具获取或复制受保护的钞票影像。彩色复印机、扫描仪和打印机的生产厂家添加了能识别钞票图案的软件,例如佳能复印机,如果用它复印1∶1比例的钞票图案,就只会打印出一张白纸。
2005年,美国财政部的联邦经济情报局和部分彩色打印机厂商达成过协议,在部分激光打印机打印出的文档中加入追踪信息,这些打印机品牌包括佳能、惠普、爱普生和戴尔等。在打印机打出的一些直径小于1毫米的黄色点中,记录着文件打印的时间和日期,还有打印机的序列号。这些代码只有经济情报局有能力阅读,便于追踪伪钞制造者的踪迹。■
(文 / 蒲实) 一场风波假币HD90非典型验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