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博物馆的烦恼:名画总有贼惦记

作者:曾焱

​小型博物馆的烦恼:名画总有贼惦记0( 图2 )

很多人还会记得那个专偷博物馆的法国“绅士大盗”斯特凡·布赖特韦泽。2002年他被捕归案后,曾透露过自己7年立于不败的盗画秘诀:为了增加成功率,要避开保安严密的大博物馆,尽量选择地方性的小型博物馆下手。这个布赖特韦泽在欧洲作案174起,其中近60个受害博物馆在瑞士境内,可见瑞士博物馆的规模大多符合他的安全偷盗原则。2月10日发生在苏黎世的名画劫案,再次证明布赖特韦泽的秘诀可以屡试不爽。

2月10日被劫的4幅名画总价值1.13亿欧元,这样巨大的数额对于见惯了偷盗的瑞士博物馆界来说也是惊心的。按照被盗作品的市场价值估算,这可能是20年来欧洲最大的艺术品抢劫案,在全球名画盗抢案排行榜上也能排进前三位。遭抢劫的布尔勒收藏展览馆是一家私人博物馆,创办人为苏黎世工业家埃米尔·乔治·布尔勒(Emil Georg Buhrle),此人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欧洲绘画私人收藏家之一。布尔勒的大部分藏品都是他1951到1956年之间购进的,那是战后欧洲艺术市场最活跃的一段时期。他为此设立了一个基金会,以收藏法国印象派和后印象派作品为主,也收入部分意大利古典绘画作品和20世纪50年代后的前卫艺术作品。布尔勒基金会的收藏中有十几幅印象派画家代表作,比如雷诺阿最被人熟知的《希斯里肖像》、《康达维斯小姐像》、《天竺牡丹》、《春天》就都在布尔勒展览馆,是很多国家级博物馆也没有的重量级收藏,这次没有遭劫掠已算万幸。1960年,布尔勒基金会从收藏中挑选了大约200幅名画日常陈列并向公众开放。和欧洲多数私人博物馆一样,布尔勒展馆规模不大,设在布尔勒当年住过的一幢1886年的老宅子里,2月10日的劫案就发生在小楼底层。3名蒙面持枪劫匪在3分钟内抢走了陈列在这一楼层的4幅画,包括塞尚的《穿红背心的男孩》、德加的《卢多维克·勒皮克和他的女儿》、凡高的《正在开花的栗树枝》和莫奈的《在维特尼的罂粟花田》,警方认为他们应该是事先踩好了点才能如此迅速和准确。

如果以人均拥有博物馆数量计算,瑞士应该是欧洲博物馆最多的国家:人口700多万,博物馆600多座,这样的分布密度自然不可能每座博物馆都戒备森严。瑞士人工费用高,每增加一个工作人员,博物馆每年可能多支出10万到15万瑞士法郎,对于小型私人博物馆来说这笔费用过于巨大,他们宁可把钱用在艺术品保险费用上。媒体曾报道某瑞士博物馆一年之内3次被盗,馆方拿到保险赔偿,连案都懒得去报。就在布尔勒展馆被劫前几天,2月6日瑞士一家名为Seedamm文化中心的地方博物馆也曾被人在闭馆后潜入,失窃两幅毕加索名画,价值480万瑞士法郎,但在布尔勒展览馆劫案发生之前,这起偷盗并没有被媒体太多谈论——在瑞士博物馆界,这种数额的失窃可能比较常见了。这两幅名画是Seedamm文化中心从德国汉诺威Sprengel博物馆租来展出的,Sprengel家族声称虽有保险赔偿,但损失没办法用金钱估量,因为他们毕加索作品收藏系列的整体性被破坏了。

Seedamm文化中心失窃后,保险公司已经悬赏寻找,并将两幅画在“失窃艺术品登记名册”(Art-Loss-Register,以下简称ALR)中做了登记,希望借助“网络通缉令”震慑罪犯和交易方。ALR目前可能是追踪失窃艺术品最有效率的一个机构,它拥有全球最大的失窃艺术品数据库,总部在伦敦,纽约、科隆、阿姆斯特丹和巴黎都相继设了分部。ALR的前身是非盈利机构“国际艺术品调查基金会”,他们在1976年就设置过一个“失窃艺术品档案”,大约10年后,当录入失窃艺术品详细资料达到2万件时,基金会发现如果通过网络技术将这些资料数据库化,调查范围有能力扩展到全球每个角落,增加追还失窃艺术品的可能性。1991年,基金会吸纳资金成立ALR,股东包括克里斯蒂、汉高两家老牌拍卖公司,也有数家艺术经营机构和保险业巨头加入。

ALR网站鼓励失主申报失窃艺术品和文物,通过网络发布全球“通缉”,阻止赃物公开交易。该数据库还接受来自世界各地对于失窃艺术品的查询以及对非法拥有人的举报,由ALR联合国际司法机构追查和归还。从1991年成立以来,ALR登记在册的失窃艺术品迅速从2万件上升到12万件,也追还了一批被盗艺术品,价值接近1亿美元。在这些被追回的艺术品里,3幅名画的失而复得最为轰动:1977年失窃的莫奈油画《静物:桃》在1997年被追还,1999年塞尚名画《静物:水果和罐壶》在失窃21年后被发现踪迹,2005年ALR又帮助失主找回了1940年丢失的毕加索名画《看书的白衣女人》。

​小型博物馆的烦恼:名画总有贼惦记1( 图3 )

2007年2月16日ALR再次名声大振,它和美国FBI合作,将试图以2000万美元交易被盗名画的美国艺术商人罗伯特·马迪罗逊(Robert Mardirosian)抓捕归案,按照有关法律可能要判入狱10年。这个案子实际上和1999年那幅塞尚名画的归还属于同一个失窃事件,前后间隔将近10年,可见ALR追踪失窃名画下落相当执著。1978年,有人从美国马萨诸塞州著名收藏家米盖尔·巴克温(Michael Bakwein)家里偷走7幅名画,其中就包括塞尚那幅名画《静物:水果和罐壶》。这些画被盗后20年无踪迹,直到1999年才现身。当时英国保险巨头劳合社(Lyod's)受客户委托,要为一批从俄罗斯运到伦敦出售的名画估价保险,劳合社出于谨慎,向ALR查询这些画是否在他们的失窃艺术品名单上面。ALR立刻和失主巴克温取得联系,并作为巴克温的代理方,在FBI协助下和赃画所有人展开归还交涉。对方并没有直接露面,而是以一家巴拿马公司和一个瑞士律师作为遮掩,交涉长达10个月。因为失窃已经长达20年,无法追查到当年买卖双方,最后达成的协议是归还塞尚名画,其他6幅仍由赃画所有人带走,但不得再交易。1999年,巴克温将失而复得的《水果和瓶罐》交苏富比拍卖,1800万美元转手他人。从1999到2001年,ALR仍坚持继续交涉归还其他6幅作品,对方开口索要50万美元,ALR认为这是赎金行为,拒绝了。到2004年,一个名叫保罗的人和伦敦苏富比拍卖公司签约,委托拍卖4幅名画,ALR调查发现它们就是6幅被窃名画中的4幅,而藏在保罗背后的真正交易人是72岁的艺术商罗伯特·马迪罗逊。至于其他两幅赃画,警方也已经查到它们在瑞士境内,被马迪罗逊的朋友亨利·克莱恩收藏。ALR用马迪罗逊的入狱警告了艺术品市场:买画也要睁大眼睛摸摸良心,少些贪念为好。

​小型博物馆的烦恼:名画总有贼惦记2( 图4 ) 烦恼博物馆总有惦记小型名画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