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敢瞧不起柯琳写的书?
作者:李孟苏( 柯琳并不满足只有“鲁尼未婚妻”的身份 )
很少有作者会在书名中用上“亲吻”这一行为。21岁的女孩柯琳·麦克罗林(Coleen McLoughlin)就这么做了,她给自己的“著作”取名《欢迎来到我的世界,啵啵》(Welcome to My World XX),“亲吻”用的还是流行的手机短信用语“X”。这本书由名牌出版社哈珀·柯林斯出版,是2007?2008圣诞、新年最热销的图书之一。说它是名人自传吧,其中又夹杂了大量时尚潮流方面的信息,以及作者在杂志上的专栏文章,内容、书名、出版方式均为出版界的时髦现象。
与《欢迎来到我的世界,啵啵》并列畅销书排行榜的还有艳星乔丹的小说新作《水晶》,以及前“原子猫”歌唱组合成员凯丽·卡多纳的小说《严酷的爱》——卡多纳在其处女作封面坦然印上了“最畅销作家”的字样。她们是当之无愧的畅销书作家,柯琳的书去年3月首次发行就连续3个月高居畅销书排行榜首位,于是出版社趁热打铁于今年2月推出平装版。乔丹在2006、2007两年连续出版《天使》、《水晶》两本小说。《水晶》出版后不久,恰逢英国最重要的图书大奖布克奖公布小说候选名单,谁都想不到,《水晶》近16万册的销量远远超出了6部入围小说销量的总和12万册。
在书店里摆上一本印有自己姓名的书,能立刻提升作者的社会地位、文化修养,这是奢侈品、游艇所不能实现的。著书立说使草根出身的女孩柯琳、乔丹在成功的阶梯上又高攀了一步。她们已经跻身于一个特殊俱乐部,提到该俱乐部的成员,只说名字不必加上姓氏,地球人就知道她是谁,比如麦当娜(她也写了3本儿童书),比如雪儿、贝克汉姆的太太维多利亚都欲进其门而不得入。提到维多利亚,要么在名字前用她在辣妹组合中的老头衔“Posh”,要么后面得冠上夫家的姓。
对柯琳、乔丹,精英阶层很容易表现出对她们的不屑。她们是20世纪末出现的新类型名人,自身并无才艺天分,靠当球星老婆(柯琳是曼联球星韦恩·鲁尼的未婚妻)、做小报“无上装模特”,(乔丹有句名言:“有人因为发明了转笔刀出名,我靠的是一对奶子。”)或放浪形骸(比如歌坛生涯昙花一现的凯丽·卡多纳)、在真实秀节目中撒野而出名。她们惯有的形象是:有极强的出名欲望,擅长自我推销,把购物当狂欢派对,乃一群暴发户。柯琳、乔丹似乎要打破人们对“名人”的偏见。现在,“名人”遍地都是,已不算稀罕物了,要脱颖而出必须有点真材实料。出书就是有力的证明方式。
她们写了些什么?《水晶》是女主人公的名字,才貌双全,胸怀远大抱负,梦想成为歌星。水晶通过参加电视真人秀竞赛进入了娱乐圈,却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男人,并为之付出失去友谊、名望、真爱的巨大代价——一部落入俗套的言情小说。《欢迎来到我的世界,啵啵》中不乏小时工每周来家里做5次清洁等鸡毛蒜皮,不过柯琳的编辑很懂目标读者的喜好,在这些零碎之后会紧跟着披露些内幕八卦,比如鲁尼的发型从4岁起就没变过,一年只买两次衣服,进了服装店的门就说:我要这件、那件、那件。柯琳老老实实地写出了自己的一日三餐,早饭是加了棕色蔗糖的麦片,周六狂扫设计师标牌店后喜欢上麦当劳犒劳辛苦的自己。这些只有10多岁小女孩才感兴趣的无聊话题,因为通篇大实话、满纸流行词而亲切感十足。
( 鲁尼 )
出书确实改善了乔丹、柯琳的公众形象。在《大都市》(Cosmopolitan)杂志读者投票选出的2007年度杰出女性活动中,乔丹当仁不让勇夺桂冠,但仍比不上柯琳。柯琳上的是英国版《Vogue》封面,内文还有她的专访和一组时装大片。柯琳还想通过出书来洗刷受到的侮辱和批评。她被称作“傻冒儿女王”,父母家的房子被喷上攻击性的标语:“死去吧,鲁尼,去死。”她显然不愿像“老大哥”明星那样以“傻冒儿”为资本,还是希望得到传统价值观的认可。其实,柯琳出书,更不如说是名人产业链对她的要求。
两年前,柯琳封面的《Vogue》出版后遭到激烈的批评。杂志主编辩解说:“在很多媒体看来,对一个无业的18岁购物狂女生进行专访,给她拍大片,是大逆不道的。但我认为对我们刊物来说,这一步走得很合适。”她进一步说,柯琳这样的女孩是新兴的潮流因子,20年前这种因子根本不可能存在。她们对时尚、设计师、品牌的兴趣空前高涨,催生出“必须拥有”的物欲心理,极大改变了消费景观。要知道,柯琳们对于新款手袋、靴子等等消费品的强迫性占有心态,是时尚工业存在的必要条件。
( 小说作者是“无上装模特”乔丹的新身份 )
Asda超市显然比时尚圈的势利眼更明白市场。Asda的母公司是美国的沃尔玛集团,在全世界走的都是平价路线。2006年,Asda邀请柯琳做其自有服装品牌George的代言人,代言的是其中一个名为“必须要有”的系列。广告中,柯琳穿着10英镑的“必须要有”T恤衫,数小时内这款T恤衫就卖掉了4.5万件,成为George品牌创建16年来销售最快的服装。“在我们顾客的眼里,柯琳特别有亲和力。”George的全球品牌经理很认真地说。
柯琳的亲和力是她赢得名气和财富的法宝。柯琳是地道的劳动阶层背景,娘家住在利物浦郊外工人社区的经济适用房里。她妈妈是幼儿园的保育员,爸爸是泥水匠,开了家拳击馆,鲁尼小时候曾在里面学过拳击。柯琳家有3个孩子,她是老大,2001年父母收养了一个患有雷特氏综合症的小女孩,全家人对她照料得很精心。柯琳和鲁尼也积极参加雷特氏综合症相关的慈善活动,为治疗机构募集善款。
八卦周刊《Closer》的前任主编简·约翰逊是柯琳的伯乐之一,早在2004年她便邀请柯琳为《Closer》写专栏。“我发现柯琳为矫揉造作的名人圈带来了缕缕清新的空气。她住豪宅,但多数时候都陪着妈妈喝茶,照顾她患有神经系统疾病、不能走路说话的妹妹。我想,她并不以为自己是个名人。”她不装,不做高贵状。她不掩饰自己喜欢薯片、可乐等垃圾食品,到时髦餐馆大大咧咧问侍者:“你们家有没有Blossom Hill(一个平价葡萄酒牌子)?”她说她更喜欢家附近的家常菜馆。2006年世界杯前夕,白金汉宫照例举办壮行派对。她和鲁尼租了架私人飞机前往贝家,到了门口却做出一副大老粗的样子。他们告诉记者不知道操办宴会的名厨是何方神圣,派对上唯一有过交谈的名人是沙朗·奥茨本,与之交谈了大约10秒钟。他们有意不配合主人的卖弄炫耀。柯琳在她的书中也力求平易近人,在没化妆、前名人时期穿着“傻冒儿”风格白色运动服的照片中间,穿插着红地毯上光彩照人的照片,似乎在说:“我都能做到,你也没问题。”她还写了很多实用的日常装扮心得,比如在哪家店里能买到端庄的黑色内裤,如何自己制作去角质面膜。很明显,她在书中提到的商店都付了钱给她。约翰逊说,柯琳不是超级名模,今天的女孩也不想穿得像名模,她们很认同柯琳的蓄意粗鲁,视之为个性的真实流露。
所以,ITV电视台会邀请柯琳主持时尚节目。电视台认为她对女性观众不会产生威胁感和压力,不会提醒观众注意到她的财富。她是踮起脚尖就够得着的目标。维多利亚则不同,她只要出现在公众场合,就是一幅“入戏”的游离状态,与周围的世俗环境格格不入。柯琳名气逐渐上升的5年里,贝克汉姆在英格兰足球圈的影响力逐年下降;同时英国的房价、汽油、煤气水电、交通等生活支出大大提升,远远超过收入的增长,生活水准实际有所下降,这种情况下维多利亚代言的奢华生活就成了空中楼阁,不合时宜,她注定要被市场抛弃。而柯琳和鲁尼则是贝克汉姆夫妇的折扣版,虽然他们的生活同样奢侈。消费市场需要这样一对偶像,也给了她丰厚的回报,2007年柯琳仅广告收入就至少纳入囊中700万英镑。
拿破仑曾说英国是个小店主(Shopkeepers)之国,在消费带来即时的回报和满足感的今天,英国被称作购物狂(Shoppers)之国似乎更合适。购物狂柯琳曾责备崇尚名人生活方式的“粉丝”摆出“球星老婆”的购物派头,以至于深陷债务泥潭。她以Asda超市里4英镑的手镯举例,“精打细算也能收到好效果”。在Asda看来,柯琳体现了该超市一贯的销售策略。 水晶柯琳瞧不起名人维多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