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儿文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鲁花

《明争暗斗:百年文坛的八对冤家》,封皮上印着马克·吐温和海明威的肖像,很容易在陌生人面前塑造一个高深莫测很文艺的形象,其实里面庸俗得很,讲的都是文人打架。不过,我压根儿不关心是因为哪些相左的文学理念叫两个天才起了罅隙,只在一本本来格调就不高的书里专挑些八卦来看,很快就发现了叫人开眼的纳博科夫和埃蒙德·威尔逊。

纳博科夫今天会说:“你们对文学的态度叫我痛苦,你们该知道我此时的心境。”他就是这样,不容易发火,向来彬彬有礼、正派、严肃,是真正绅士的代名词。跟他有矛盾的埃蒙德·威尔逊就不同了,五短身材,长一大肚子,拿一拐杖,脾气暴躁,心存不良欲望,总想肆无忌惮地跟女人调情。我一读到这些,就爱上了这个埃蒙德,虽然他比起纳博科夫名气差远了,我以前也没看过他写的一个字儿。这可不是个好惹的主儿,如果他要骂谁,谁就倒了霉,比如有一法国诗人,被埃蒙德描写为:“常常自娱自乐,拿着手枪向窗外开火,以抗议乡村唱诗班的喧闹。有一回,去罗马访问,他着晚礼服出现在大街上,头上戴顶僧帽,额头上画着两只眼睛,手里还牵着一头披着丝带的猪。”不知道是不是受埃蒙德那副德行的影响,我感受到这里面有种叫明星风采的东东。

他跟纳博科夫以前互称小名,后来又打笔架,后者决计占不着什么便宜。最绝的是有一回听说纳博科夫烦《日瓦格医生》,就给他寄去一只橡皮筋做动力的蝴蝶模型,左翅膀写“洛丽塔”,右翅膀写“日瓦格”——我不骂你,我膈应你。我们都知道这一位爱抓蝴蝶,以前在《译文》上看过他写的一篇讲蝴蝶的文章:“我享受过癫狂的、充满激情的捕捉乐趣。我一边龇牙咧嘴地攀越岩石,一边喘着粗气,口中还忘乎所以地呼喊着无甚意义的话。我顾不上什么荆棘或者峭壁,顾不上脚下的蟒蛇,也顾不上远处的一位牧羊人,正困惑不解地怒视着我这个拿着绿网兜的疯汉,在接近一只未见记载的蝴蝶时发出了阵阵抽搐。”

如果说卡波特、戈尔·维达尔,或者海明威那叫有范儿,多半也沾了天生丽质的光。纳博科夫和埃蒙德·威尔逊都不是帅哥,可他们一正一邪,也非常正点,散发着由内而外的光彩。我老觉得中国的有范儿文人实在太少太少,以前的集体特征是山药蛋味儿,现在又有大批散发着小城镇霉气的家伙,真是不足为道。最近倒是听说有个上海作家,喜弹钢琴,每逢约了姑娘上门,就掐着点开始弹奏一曲,任姑娘怎么按门铃都不开门,事后总是幽然说:“弹得太忘情了,没有听到。”你看,多好,作家就得这样才有了气色。 文学文人

下一篇: 老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