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戮力混合动力:通用汽车的觉醒

作者:尚进

​戮力混合动力:通用汽车的觉醒0( LaCrosse 君越混合动力车 )

很多人在看了阿尔·戈尔获得第79届奥斯卡奖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后,除了被消逝的冰川对比图震撼,更记住了戈尔在演讲中拿丰田、本田与通用、福特的对比。因为几乎每个家庭作为汽车消费者,实际上通过汽车消费间接与全球变缓挂上了钩,美国汽车追求动力大排量的身份姿态,与丰田、本田为首的日本汽车追求平衡性,又一次通过纪录片被重复了一次。不过,通用汽车似乎不甘心永远背负温室气体排放大户的恶名,汽车新动力技术的疯狂补课,似乎成为通用汽车在2008年初的唯一目标。在2008年1月的底特律车展上,通用总共亮相了11款新车,其中居然有5款采用了非常规发动机布局的动力方式。双模混合动力、插入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生态动能,各种已经接近投入实际量产的未来动力方式,都被通用毫不犹豫地尝试。凯迪拉克、土星、萨博,通用旗下1/3的品牌都参与到了这场紧迫的未来技术迁移。以至于美国《商业周刊》用技术觉醒来形容通用对于汽车新技术的追赶,尤其是通用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瓦格纳在亮相底特律车展前,率先跑到拉斯维加斯的消费电子展上做演讲,更极大地刺激了人们对于通用技术变迁的兴趣。

实际上,混合动力作为一种过渡性的汽车动力技术,已经彻底成为全球几大主流汽车厂商的一致认同。尤其是在氢燃料和纯电池动力汽车受制于基础设施的升级压力之时,上市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成为技术追赶的必然。不再仅仅是丰田的普锐斯和本田的思域,通用、沃尔沃、宝马都已经亮相了自己的混合动力轿车,甚至连国内的奇瑞也试验性地研制了自己的混合动力技术。谁敢于真正投产上市混合动力轿车,成为动嘴还是动手的关键。掌握混合动力技术已经不再值得炫耀,真正能把混合动力车型投产,并且可以保证混合动力汽车长期行驶的安全和可靠,才是真正的技术分水岭。

通用试图通过全球分批次投产混合动力轿车,至少在技术上追平丰田,并且从观念上彻底改变以往对于通用汽车大排量对应污染的老印象。而在技术制高点的推手背后,则隐含着丰田和通用争夺全球第一汽车销量交椅的商业戮力。要知道,通用汽车已经独霸全球汽车销量榜首长达76年,并且在2007年全球卖出了937万辆新车,而丰田目前已经统计的数字非常接近通用。按照日本共同社的消息,丰田很有可能只比通用少卖出3500辆。如果通用再不在新汽车技术上发力,龟兔赛跑的一幕势必重演,丰田超越通用汽车将是命中注定的事情。同样的商业命运也在中国汽车市场重演,尽管上海通用目前依旧凭借50万辆的年度销量,怀揣着中国汽车头号厂商的金腰带,却眼馋丰田每款车型的高额利润率。并且一汽丰田的混合动力轿车普锐斯已经国产化两年,为丰田赢得了不小的环保美誉度。顺应通用汽车全球的技术升级浪潮,上海通用也试图通过混合动力车型的投产,在技术实力和环保姿态展示上强化自己中国头号车厂的身份。于是混合动力版本的LaCrosse君越被拿出来,尽管这辆油电混合动力车采用轻度混合动力的技术方案,却是第一辆真正意义上国产的混合动力轿车,2.4升排量的发动机,综合油耗从百公里9.8升降低到了8.3升。这无疑为中高档汽车愈演愈烈的大排量倾向,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技术选择,需要实际市场检验的更多是中国高端消费阶层的道德意义,选择节约燃油的环保主义态度,还是迷恋身份特征的高档汽车且无视耗油量的豪迈情怀。为何上海通用选择量产化的LaCrosse君越实现混合动力的国产,为此我们专访了上海通用汽车总经理丁磊。

三联生活周刊:丰田的混合动力汽车普锐斯全球累计销量早已超过百万辆,但在中国目前两年也没卖出1万辆,雷克萨斯也在国内销售了RX400h的混合动力SUV,不同于普锐斯是原生的混合动力设计,RX400h是在已有车型基础上改造的。这次上海通用的君越混合动力版本也是在原有车型基础上重新再设计和技术改造,您认为与普锐斯这类原生混合动力相比,改造的混合动力能否得到大家的认同。

丁磊:很多人都对君越混合动力的销量前景担心,尤其是丰田在中国市场上已经推出过混合动力的车型。之所以上海通用敢于把混合动力量产,就希望迈出绿色的一步,第一个在国内量产中高级混合动力轿车。很多人有怀疑,认为混合动力可以省下的油钱与提高的车成本差不多,但恰恰是这种选择性的变化,才能真正体现出每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10年前我们公司印名片就用再生纸了,这个再生纸实际比普通纸贵,但我们还是坚持用了10年,就是为了一种责任。在成本和价格关系符合市场规律下,一定要敢于迈出绿色消费的节能减排第一步。

​戮力混合动力:通用汽车的觉醒1( 丁磊 )

三联生活周刊:两周前印度塔塔推出了2500美元的低价汽车,你认为越来越多的人拥有小排量的汽车,与高档汽车通过混合动力或者氢动力等新技术降低污染,是否会形成未来汽车的两极分化?

丁磊:纵观过去近百年的汽车工业发展史,节能减排是促进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一辆汽车赢得消费者和社会的认同,除了节能,还有另外两个要素:安全和驾驶性能。汽车核心的发动机动力技术,始终是从大排量向小排量技术转移的,新技术永远都是从高端向低端流动。小排量并不代表可以排放超标,同样便宜车的安全也不能超标。每个有责任感的汽车设计制造公司都不能因为经济性,而牺牲这两方面的要求。所以我并不担心低价汽车与主流汽车追求新动力技术成为矛盾的两极。

三联生活周刊:上海通用并没有像其他日本公司那样通过简单的进口或者组装方式,实现混合动力汽车在中国的投产,而是在国产化的君越轿车上升级。那么上海通用借此机会可以掌握多少混合动力的核心技术,尤其是泛亚技术中心作为通用在上海设立的前瞻技术机构,为这款君越混合动力车提供了多少技术支持?

丁磊:通用在几年前已经开始进行混合动力的技术储备,之所以选择这时候把混合动力的君越率先在中国投产,除了响应全球节能减排的趋势,更希望以上海通用的身体力行,加速中国汽车界的技术进入,尤其是对于上海通用这样在中国市场年产销50万辆的第一号车厂。混合动力君越的国产化不仅可以降低成本,也能让我们通过与泛亚技术中心的合作,实现技术积累,目前政府还没有出台对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具体优惠政策,但已经有好几个方案在酝酿中,上海通用也在积极地推动优惠政策的出台,使得中国汽车补贴性技术升级模式能够与北美和欧洲接近。即便扣除政府的优惠,上海通用也能通过混合动力实践,获得竞争力的提成,尤其是应对未来新汽车时代的经验积累。 丰田中国觉醒戮力新车丰田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混合普锐斯汽车混合动力上海通用通用汽车丰田一汽丰田日本汽车汽车产业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