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还是需要一辆汽车的
作者:苗炜有一年参加宝马公司的试车活动,在维罗纳的“十二门徒”餐厅吃晚饭的时候,我和该公司的职员聊天,我问他:“如果不考虑价钱,你想有一辆什么车?”他说:“X5。你呢?”我回答:“M5。”然后我接着问:“如果让你买辆中国车,你会买什么?”他回答:“长城赛弗,那么大的车,才1万欧元。”不管我们讨论什么车,最后还是会落到钱上面。我看过很多理财专家给出的建议,有人说,你买的车不该超过你一年的收入,也有人说,你家里那辆车应该只占你家庭资产的3%,这样一算,这车的上下幅度可够大的。
中国汽车工业这两年很厉害,能买下英国品牌,有朝一日,兴许能买下奔驰、宝马。没料想印度那边抢了我们的风头,新年伊始,福特公司就发布消息,说他们打算把路虎和捷豹卖给印度的塔塔集团,我免不了又为这老大英帝国的牌子黯然一把,看来中国要和印度争一短长,只能拿下福特的另一品牌沃尔沃。
那次试车,我们还参观了慕尼黑的宝马博物馆,大家在宝马Isetta面前停留的时间最长,每个人都想钻到这辆气泡型的小车之中体验一下。“二战”前,宝马的生产基地设在东部的埃森纳赫,战后成了苏占区的一部分,宝马在埃森纳赫的机器设备都被苏联拆走算战争赔偿了。50年代,宝马慕尼黑总部还没什么好的车型设计,面临破产的威胁,然后决定购买意大利ISO公司的Isetta车型设计权。他们在1955年推出了Isetta,基本就是在摩托车上加一个罩子,长度为2.29米,两座,前开门,方向盘与所有的仪表都在门上,两冲程的单缸发动机就安装在座位后面。1960年,250cc版的Isetta价格为2650马克,300cc版为2710马克,一个德国工人当时的周薪平均是90马克,6个月的收入就能买上一辆Isetta,这样的便宜车自然很受欢迎。德国报纸说,Isetta成为一代人的理想标志。
近日,底特律车展煞是热闹,但最出风头的汽车却来自德里车展。印度的塔塔集团推出了一辆“人民汽车”,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车,10万卢比,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并将价格进行换算,这辆车是2600美元或1700欧元或1300英镑。几年前,我的一位朋友买了一辆咱们自己产的人民汽车,5.8万元,开了两年,难以忍受,1.8万元卖了,这倒正是印度人民汽车的价格。这辆车620cc,最大功率70马力,百公里5升油,手动挡,没有空调,《金融时报》记者问一个印度年轻人这车怎么样,年轻人回答:“太贵,我没钱。”按照该报的说法,10万卢比相当于印度人平均年收入的3倍。
《新闻周刊》上有一位来自普华永道的汽车专家说,印度车市70%是被摩托车占领,但两轮车和四轮车之间的价格差距正在缩小。某个印度哥们儿,去年刚花7万卢比买了辆摩托车,他说,我要买汽车,开着汽车出去更有面子,你可以带着你的女朋友到处转。另一个骑自行车上下班的哥们儿说,现在好多人都有车,一辆车意味着好的社会地位。还有一位老人家说,“我觉得这车根本就不应该出来,现在马路上那么乱”。
宝马Isetta虽然说是“一代人的理想”,可总共才卖出去16万辆。塔塔集团推出来的这辆人民汽车,样本是德国甲壳虫或英国当年的Mini,也就是中产阶级用车,按照德里一位专家的说法,现在印度中产阶级是5000万人,2025年就是5.8亿人,2010年之前,有3000万个家庭有能力购买汽车。此前印度市场上最便宜的是铃木和现代的小车,都从20万卢比起步,人民汽车一下子降了一半。塔塔现在工厂的产能是每年25万辆,去年印度国内汽车销量是110万辆,人民汽车的工厂奔着1/4就来了,可见胃口之大。
塔塔集团的塔塔先生说,这人民汽车是符合环境标准的(当然,印度的汽车排放标准远远落后于欧美),人均碳排放量不会超过摩托车,这种算法大概是汽车坐4人,摩托车坐2人,可我看《商业周刊》上一照片,一印度哥们儿骑着摩托车,带着老婆和3个孩子,一共5人。塔塔先生对这样的景象一定更熟悉,他说:“男人骑摩托车,孩子在前面,老婆坐后面,这很危险,这也是我推出人民汽车的动力。”
路透社的报道更偏重于宏观,他们说,印度经济在快速发展,人民汽车激发了印度民族工业的热情,去年印度总理辛格提出了汽车使命计划,要让印度成为汽车生产的基地,要和中国制造较量一番。塔塔集团没有辜负辛总理的厚望。印度汽车市场,印度人民自己不去占领,西方势力就会去占领。中国也会去占领。
雷诺的确打算和印度一厂商合作,推出一款12万卢比的小车。但我不知道国产车谁会降到2万元以下,真降到这地步,估计国内市场就供不应求了。和国内一样,环保专家最看不得人人都能开汽车,某专家说:“印度这辆车一出来,就是环保的噩梦。它会加剧污染。”但我更喜欢孟买一个二手车经销商说的话,“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谁都想要一个安稳的家,一辆好车,一个漂亮的媳妇”。■
(文 / 苗炜) 还是人民摩托车塔塔集团汽车一辆宝马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