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心提供的想象空间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小贝
( 《空心地球》 )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关于地球的一些很古怪的学说,它们虽然古怪,却各自拥有很多信徒。指出它们是伪科学是有益的,但一个比现实世界更多彩、更奇妙的世界有着恒久的吸引力,人们还希望它同真实世界只有咫尺之遥,埋藏着很多有趣的秘密。
美国科普作家马丁·加德纳在他1952年出版的《西方伪科学种种》一书中介绍的第一种伪科学就是“地球扁平中空说”。半年前《纽约时报》上登载了安贝托·艾柯一篇书评的英语译文,他写道:“有两种空心地球理论。第一种说我们住在地球的外壳上,但是地球里面还有一个世界,世界之王住在那里。第二种说我们以为自己住在地壳上,其实我们住在地球里面。”
第一种空心地球理论是英国天文学家哈雷1692年最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地球有三层,像俄罗斯套娃一样一层套一层。19世纪美国俄亥俄的克利夫斯·西姆斯重提这一理论,他致信给各种科学团体说:“我向全世界宣告,地球是空的,里面可以住人,包含无数同心球体。”西姆斯还相信南北极各有通往地心的洞口。
大卫·斯坦迪什(David Standish)在新著《空心地球》一书中介绍了第二种空心地球理论诞生的过程:1869年秋天的一个深夜,炼金术士赛勒斯·蒂德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上帝化身为一位女性,跟他说地球是空的,我们其实住在地球里面。蒂德据此发展出了他的空心地球学说。他说人类并非住在地球的表面,而是住在一个下陷的凹面,只是因为离心力的作用我们才没掉下去。我们以为的天空其实是充塞于球体内部的气体,其中有一些发光的区域,即太阳、月亮和星星,它们只是视觉效果,并非实体。如果你还是搞不清楚蒂德到底认为地球是什么样的,那不怪你,因为“大多数伪科学家总想使读者们觉得他们的科学知识非常渊博,蒂德也有这种倾向,喜欢使用一些晦涩难解的语言”。
蒂德把他的梦讲给别人听,人家都斥之为胡说八道,但蒂德坚持地球是凹陷的,因为仁慈的上帝不会容许宇宙像物理学家说得那样广大、不可知,他对无边的宇宙充满恐怖,又坚持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
( 天文学家哈雷
)
正如加德纳所说:“伪科学的追随者们往往是很有学问的,有的还是知名人士,他们在识透上帝所设置的外部假象方面则学识不足,而在为自己疯癫的反叛精神寻求出路上,却往往特别肯下功夫。”西姆斯试图募集资金,去两极地区寻找入口的具体位置。费城自然科学院现在还存有他用来解释自己的理论的木制模型。蒂德则在佛罗里达组织了一个有200多名成员的社团。为了驳斥怀疑论调,在1897年他决定动手寻找确切的证据:把水平线延长得很远很远,就会发现地球是向上弯曲的。他使用一个自己发明的“直线器”,把一条直线延伸出7公里,最后却把这条直线延伸到了一个山头上。虽然碰到的只是一个小山头,但他认为自己找到了证据。1908年69岁的蒂德去世的时候,他的信徒相信他还会复活,不愿意埋掉他。但那一年佛罗里达漫长的夏天非常炎热,邻居怨言不断,卫生部门才强迫蒂德的信徒们埋掉了他们的教主。
现在网上有很多文章说,纳粹的一些高级官员也赞同空心地球理论。一些德国海军军官觉得,如果地球是空心的,确定英军军舰的位置就会更加容易,因为那样的话,在使用红外线时,地球的曲面就不会致使影像模糊不清。据说德军的一些V1导弹之所以射偏了,就是因为它们的轨道是按照凹陷地球理论设定的。
( 《西方伪科学种种》 )
艾柯认为撰写伪科学史有其现实意义:“我写过好多篇关于疯文人的文章,这不只是我的个人癖好。一些古怪的理论曾经长期被信以为真,我们要吸取教训,不要轻信一些在媒体甚至科学界得到普遍赞同的提法。”
对于荒诞不经的伪科学,努力与之辩驳也是浪费时间,加德纳说:“如果某人宣称月亮是用新鲜的乳酪做的,不可能指望专职天文学家会从天文望远镜上下来去写一篇详尽的反驳文章。”但可以把一些伪科学理论当作奇思妙想来看待,它们的一个益处就是能够启发文艺创作,空心地球理论逐渐从一种荒诞不经的科学学说变成了流行文化热衷的主题:1833年爱伦·坡发表了小说《瓶中手稿》,在小说的结尾,一艘船渐渐从海面沉入地下。1864年凡尔纳出版了小说《地心游记》,2003年好莱坞投拍了电影《地心末日》。 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