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新王萨勒曼

作者:邹珊

1月23日,沙特新任国王萨勒曼发表继位后的首场演说

与欧洲的王室制度不同,这几十年来,沙特的王位一直在其开国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伊本·沙特的儿子中间传递。这位老国王妻妾成群,仅受其承认的儿子就有44个。萨勒曼是已故国王阿卜杜拉的弟弟,但二人并非一母所生。萨勒曼的母亲是其父生前最宠爱的妻子,育有七个儿子。这七人被视为王室家族的权力中心。阿卜杜拉的前任、2005年过世的法赫德国王也是这七兄弟之一。

如今,国王仍拥有绝对权力的君主制国家在世界上已不多见,沙特是其中之一。也就是说,萨勒曼接手的,不仅是王室家族的未来,还有近3000万沙特民众的命运。目前,这个极端保守的伊斯兰王国的社会结构正在急速变化之中,近一半人口是年龄在25岁以下的年轻人,社会的就业压力颇为沉重,许多民众都在互联网上表达对于王室的不满,言辞尖锐。已经79岁高龄的萨勒曼在此时忽然变成政府的首脑,还将身兼总理和国防大臣,他应付得了吗?

好在他的从政经验还算丰富。1963年,28岁的萨勒曼当上了利雅得省省长,一干就是近50年,其间几乎没有腐败记录。在他手下,该省人口从当时的20万人逐渐增加至目前的700万。其省会、全国首都利雅得也从一座荒凉的沙漠小镇逐渐转变为高楼林立的国际化大都市,高等院校、西式餐厅、经济适用房、便捷的交通系统应有尽有。这几十年的工作经验不仅为萨勒曼在国内树立了“进步且务实”的领导人形象,也让他名扬海外。在利雅得各种重要的国际社交场合,他都要以东道主的身份出现,接待外交使节等重要来宾,并与他们洽谈投资项目。

而由于利雅得是许多皇室王子和公主的居住地,萨勒曼也时常需要充当亲戚们的“家庭纠纷调解员”。他处理起家族矛盾十分干脆利落。2007年,阿卜杜拉国王成立了掌管王位继任事务的“效忠委员会”,并提议在此问题上考虑择优而并非仅按年龄先后排序。当时,萨勒曼最年长的哥哥拉赫曼直言不讳地批评了这一安排,但是萨勒曼直截了当地对他说:“闭嘴,回去工作。”

他从2011年开始接触国家政务。那年,他接替因病去世的哥哥苏尔丹担任国防大臣以及军方首领。2012年,萨勒曼被正式立为王储。之后,他主持了好几个月的内阁会议。几乎所有皇室成员的外访行程都是由他安排的。近一年来,随着阿卜杜拉国王因健康问题而逐渐丧失工作能力,他又开始为国王代政。“这一路走来,他什么技术都得具备。”美国驻沙特前大使罗伯特·乔丹这样评价萨勒曼,“他得充当改革家、法官,在有些情况下甚至是陪审员的角色,还要处理异己意见和经济问题。所以,对于手上的任务,我认为他准备好了。”

在沙特人眼中,阿卜杜拉国王是一位进步的改革者。他致力于赋予国民更为广泛的自由和权利,并投入重金以提升教育、兴建国家基础设施。在推动女性权利方面,他也有较大贡献。他曾破天荒地任命过一名女性副部长级职位。他执政近20年,国家也享受了近20年的太平盛世。

而萨勒曼虽支持这些改革,却担心一切进展过快。他还认为“民主并不适合沙特”。2010年,他在一次采访中提到,美国人由民主联结在一起,而沙特人在本质上却是由家族相互联结的。所以民主在沙特根本行不通。“如果我们这样做,每个部落都会成为一个政党,那么沙特就会变成伊拉克,乱成一团。”他说。

不过,在继承王位后的首场演说中,萨勒曼面向全国承诺将维持前任政策。观察家也认为,由于沙特王室本身高度崇尚家庭合作与和谐,这场权力过渡将会非常平稳。18、19世纪,沙特王国曾两度因王室内讧而使外敌乘虚而入。如今,阿拉伯世界正面临着几十年来最为深重的危机,王室成员更加希望在此时向民众和国际社会展现自己的稳重与凝聚力。

“我认为大家将看到当前状况的延续,相似的政策、相似的事态发展。”华盛顿“阿拉伯裔美国人学会”的主席詹姆斯·左格比说,“沙特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正在经历变革,并且在未来的几十年中都将继续这一趋势。”

唯一潜在的动荡因素是这位高龄新国王的状况。萨勒曼的身体并不好,但由于沙特媒体受国家的严格管控,没人知道他究竟患了什么病。有人说他曾经中风,左胳膊活动受限,也有人说他已是阿尔兹海默病的初期。近日,萨勒曼繁忙的官方会议议程证明他的身体还过得去,但有不少人认定他只是在硬撑着。

而他接任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将他的弟弟,穆克林亲王立为新王储。穆克林今年69岁,是老国王最年轻的儿子,曾任国家情报机构首脑。他与阿卜杜拉国王关系紧密,也非常支持他的现代化改革政策,去年3月,阿卜杜拉曾亲自将他立为副皇储。不过,这个继任方案仍存在争议。穆克林的母亲并无王室血统,这在许多沙特人心里是过不去的一关。

但这无论如何,眼下的情况都在提醒着,这个王国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继承权挑战”。老国王孙子众多,仅萨勒曼一人就有多个儿子,其中不少身居国家要职。王室成员这些年虽然团结一致,但届时,应挑选谁为继承人?一场权力争斗恐怕在所难免。

石油市场对阿卜杜拉国王的逝世反应灵敏:消息一传来,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的价格就在早盘交易中跌了2%。

市场非常关注沙特的能源政策走向。近期油价持续下跌,而沙特作为欧佩克的最大产油国,却因想要挤压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和其他非欧佩克石油出口国,坚决不肯降低产量。沙特的石油部长纳伊米日前表示,不管油价跌得多狠,他都不准备改变政策:“降低产量不符合欧佩克生产商的利益,不管价格水平如何。”

可是,这一立场不仅伤害了伊朗、伊拉克和委内瑞拉等需要高油价来平衡预算的国家,也引发了来自沙特王室内部的争议。毕竟,沙特政府2015年的财政预算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每桶80美元的油价制定的。花旗集团最近预测,该国很可能马上就需要缩减维护国家稳定所必需的预算了。所以,虽然已经逐步建立了7500亿美元外汇储备来填补赤字,眼下的情形还是让沙特感到紧张。

“更大的恐惧,或者说灾难,是政府将持续动用财政后备,直到全部亏空。这在以前不是没有发生过,那时我们被迫从国外借钱。”阿尔瓦利德·本·塔拉尔,已故国王法赫德的侄子在今年1月的一封信中写道。同样,阿卜杜拉国王的另一个儿子、沙特的石油事务副部长也不支持国家维持高产量。

而纳伊米之所以坚守立场,是因为有阿卜杜拉国王为其撑腰。那么,萨勒曼会怎么做呢?

在华盛顿能源顾问公司“拉皮丹集团”总裁鲍勃·麦克奈利看来,至少在短期内,沙特不太可能改变石油政策立场。因为,早在1月6日,萨勒曼就已在一场代其病中兄长发表的讲话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你们一定已经注意到了国际原油市场发生的事情,那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他还表示,这种变化“在原油市场并不新奇。过去,沙特政府曾以坚定的意志和敏锐眼光对抗过相似状况,这一次,也将以同样的方式应对挑战”。

其实,沙特选择维持现有产量也并非完全意气用事,虽然低油价会伤害到预算,但他们面前的其他路也并不好走。因为就算减产,价格也不会回升太多。而这样一来,沙特就等于将自己的市场份额拱手让给了伊朗和伊拉克等竞争国。上世纪80年代,为了防止原油价格崩溃,沙特曾经“犯过这个错误”。

所以,若要沙特改变石油政策,大概得等到穆克林登基之后了。 沙特萨勒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