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时代的和用生活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4G时代的和用生活0文 / 一凡

4G与大数据

如果要挑选10本书来描述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有一本肯定是要入围的,那就是《大数据时代》,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是牛津大学的教授,潜心研究数据的应用与分析十几年,另一位作者肯尼斯·库克耶是《经济学人》的数据编辑。两人在书中对这个“大数据时代”做出了描摹和定义——海量数据已经构成了我们的生活场景,通过对它们的分析和挖掘,必将重塑我们未来的生活。

数据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角,那么,数据传输成为关键环节之一,如果传输速度上不去,那就无从谈及海量数据的分析与挖掘,数据就是死的。好在,4G来了。中国移动的新品牌“和”,正是以与时代的呼应准确地弥合了4G与大数据的关系,使二者达到共生共荣。

从最早的打电话到后来发短信,再到上网,手机的演进折射了数字科技对个体生活的逐步介入。现在,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最重要的个人智能装备,除了通讯功能,它更多扮演了一个“数字服务中心”的角色。我们用打车软件来叫出租,我们用导航应用来开车找路,我们用订票应用来安排出行,我们在阅读应用上看书甚至听书……但是,这就是手机的终点吗?4G时代,手机会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

先举一个例子,让我们来想象一下手机的未来。

用手机上安装的购物网站APP来买东西,已经成为多数年轻人的选择,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就能完成下单、付款,第二天东西就可以送到家里。但是,如果你厌倦了网络购物,周末想跟家人一起去逛逛超市,手机就基本不起作用了。大型超市宛如迷宫,商品琳琅满目,很多人不喜欢去超市,主要是因为购物效率太低,找起东西来太麻烦。最近,英格兰最大的连锁超市Stop﹠Shop开发了一套智能购物车系统,他们在超市的购物车上安装了一个计算机,并在超市内部布置了无线网,顾客只需要在会员卡上勾出自己的购物清单,然后在购物车计算机上刷一下,屏幕上就会自动显示出你的“最优购物路线”,通过天花板上的位置追踪系统,指引你到选中的货架面前。未来,超市方面设想将这套智能购物系统移植到手机上,走进超市,打开手机上的APP,想找什么商品,马上跳出箭头指示,或者语音提示。

4G时代的和用生活1另外一家名为Sensory的公司更进一步,正在开发一种可以和顾客交谈的智能系统,取名为“超市阿凡达”。当你站在摆满薯片的货架面前犹豫不决时,购物车显示屏上的“阿凡达”就开口了:“您需要什么样的薯片?”“我想要低糖的番茄味。”很快,阿凡达回道:“在上面第二排靠左边位置,我推荐乐事的。”这背后,依托的就是对大数据快速而精准的运算,因为你的位置信息、语音信息和商品的详细信息,都可以转化成数据。4G时代,随着数据生产和传输效率的提高,大数据也将走下“神坛”,切实成为我们的生活必需品。

大数据,首先在于数据量要大。4G与大数据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在2G和3G时代,数据的生产本身就有限,受制于数据传输速度,对数据本身的利用和挖掘都没有更深入地展开。4G的革命性,恰恰在于数据传输效率的极大提高,数据生产出现质的飞跃,由此为数据挖掘和分析创造了基础。一家谷歌公司每天要处理的数据量就超过24PB(1PB=1024TB,1TB=1024GB),相当于美国国家图书馆所有纸质出版物数据量的上千倍。在超越了一定量级之后,数据到底有多少已经不再是最主要的问题,更重要的问题变成,我们该如何面对海量的数据?

语音时代

科技进步所追求的目标是人的解放与自由,先进的生产工具让我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先进的通讯工具弥补了我们的时空阻隔,先进的娱乐工具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即便在手机已经相当智能的今天,仍有许多场景限制了人的自由。比如,开车的时候不能打字,不能低头翻看网页。这些年虽然有一些语音输入软件陆续出现,但之所以没有广泛流行起来,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制于数据传输速度,导致用户体验不佳。但不可逆转的语音时代已然到来,人们日益增加的人机语音互动需求愈发多样化,因而中国移动以强调在每个人身边、了解每个人移动互联需求的“和”之精神为体,以实际的4G业务为用,为语音服务的完善创造了条件。

4G时代的和用生活2打开一款名为“灵犀”的APP,上面列出了很多选项,你需要做什么,按住话筒说句话手机就能帮助你自动完成。比如,“打电话给张三”,号码就自动拨通了;说一句“看看明天北京的天气怎么样”,天气预报就语音播报出来了。当然,你也可以听听新闻和小说,堵车的时候还可以听个笑话缓解一下郁闷之情。无论是看电影、交话费、查找周边的美食,还是查询航班时刻、地图导航、翻译,都可以通过语音输入的形式来输入指令,手机也以语音播报的方式来回应你的要求。如此一来,手机几乎就成了一个身边的朋友,活灵活现,有血有肉。

“灵犀”是由中国移动主导推出的智能语音助手软件,主打的口号就是“我的手机,我说了算”。可以想象,随着4G时代的来临,未来还会出现越来越多类似的语音类APP,手机不再是一个冰冷的机器,而要变成一个聪明且有感情的小伙伴。

地图的未来

除了语音之外,地图会成为4G时代的另外一个爆发点。

美国海军军官莫里(Maury)绘制的航海图,可能是大数据在地图领域的最早实践之一。1839年,他因为马车翻车导致大腿粉碎性骨折,留下残疾,从此离开了海上生活,美国海军任命他为图标和仪器厂的负责人。传统的航海大多是依靠老船长的丰富经验,他们大脑里有一张隐形的航线图,每次航行还会带回一叠厚厚的航海日志。这些手绘的航线图和日志尘封在库房里,已经积累了数百年。莫里意识到,如果把它们整理到一起,将有可能呈现出一张全新的航海图。他雇用了20个人来整理数据,把整个大西洋按经纬度划分成五块,并按月份标出温度、风速和风向,最后绘制出一幅标准的航海地图。他把航海图分发给船长们,要求以他们的航海日志为回报,这样他就能够在新航海图上添加更详尽的数据。

2002年高德地图成立时,电子地图刚刚兴起没多久,现在,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LBS)已经成为移动互联领域的主力之一。借助大数据的相关技术,不仅静态的地图服务越来越精准,动态的交通管理也开始走向智能化。

以北京为例,交通拥堵一直是个头疼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交警不知道哪条路发生了事故,司机不知道哪条路上的车最多。高德地图交通信息事业部总经理董振宁告诉本刊记者,即便在北京最堵车的时刻,比如周五的晚高峰,也只有20%的道路发生严重拥堵,另外80%的道路是顺畅的,甚至有的路上一辆车都见不到。如果有一套系统,能够让大家对全市的交通状况实时掌握,就可以随机调整出行路线,大大节省交通时间。

传统的实时交通监测,都存在精确度不高的问题,现在借助大数据,通过信息整合,最后得出一个最优的交通路线,并且预测出每条路线的交通时间。

董振宁向本刊记者介绍,北京现有出租车6万多辆,基本都装有GPS定位设备,但主要作用是安全考虑,海量的行驶数据基本没用。高德与出租公司合作,选取其中的4万多辆,实时分享他们的行驶数据,这就意味着在北京布置了4万多个移动的检测器。每隔10秒钟到1分钟,出租车会自动把自己的位置信息发回数据中心,在屏幕上显出密密麻麻的小蓝点,越密集的地方就意味着车流量越大。除此之外,高德还通过与新浪微博合作,实时采集交通事件信息,比如哪个地方发生了交通事故,哪个地方正在修路。只要有人在微博提及这些,高德数据中心就能实时捕捉到关键信息。

实时交通的数据还为地图绘制提供了意想不到的便利。董振宁告诉本刊记者,中国地图产业的规律是强者恒强,因为中国面积巨大,城市发展太快,地理信息变动太多,每年的地图数据至少有20%需要更新,而在国外,这一数据不超过5%。如何能够花费最少的成本迅速找出这些变动的信息,便成为地图制造商的核心竞争力。有了实时交通数据,高德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比如,有一条路线上留下的车辆位置信息越来越密集,但地图上显示这里并没有路,那很可能就是一条新开的道路。

“未来,地理位置的信息将像水电一样成为一种基本的生活资源,可以跟购物、休闲、交通安全等领域进行合作,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董振宁向本刊记者展望道,“而所有这些,都有赖于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而源自领先的移动通信技术,具有覆盖广、高品质、差异化等特点的中国移动“和”品牌,正是希望在了解人们日常困惑的基础上,为人们外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提供技术及服务上的支持,让每一次出行都和好心情相伴。

APP爆发

现在,全球大部分4G网络运营商已经不再由语音业务主导,开始转入以经营流量为主。4G网络的使用场景,必然会催生出一批新的杀手级APP,掀起移动互联网第二个浪潮。

受益最大的无疑是视频直播APP。现在,我们用智能手机看视频,要么是在有Wi-Fi的环境下,要么是在Wi-Fi环境下先下载好视频。大部分原因是担心太费流量,而目前3G网络环境对于视频直播支持还不那么理想。在4G环境下,用手机直接视频直播将不再是问题。等地铁的时候,顺道点击一个1分钟的短视频,不用再担心流量和速度问题。如果说3G时代是读图时代,那么未来,基于社交的视频类APP也会迎来一个契机,1分钟左右的短视频会构成我们社交分享的主要内容。

目前国外的一款APP Qik就支持实时视频流,随时拍摄,随时传输,随时分享。理论上,每一个携带智能手机的人瞬间就可以变成现场直播记者。这样的服务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用到,但专业广播团队未来一定会采用4G网络,视频分享类APP也将迎来大繁荣。

另外,手机游戏类APP也会随着4G的普及而火热起来,它将会变得更具社交属性。社交游戏和手机游戏通常需要联网玩,更快的网络连接,意味着玩家可以享受到更加流畅的体验,享受到画面更精美、更复杂、需要强大网络连接的优质游戏。这些游戏不但需要更好的硬件设备,同样需要一个更快的互联网连接。现在的手机游戏,受限于网络传输的考虑,大部分还停留在单机游戏的阶段,未来,手机游戏的社交化将成为趋势。地铁上,我们不再是自己捧着屏幕玩跑酷,很有可能是跟远在另一个城市的朋友一起对决。

随着数据量的增大,基于云计算的APP也会流行起来。4G网络的普及将会使云计算和云存储APP比今天更具吸引力,特别是对于那些经常要访问互联网才能做交易的企业人员,如即时协作、出差等情况下。如果把云端与移动设备的宽带速度扩大10倍,那么对于移动终端用户,云服务将会变得更加可靠、实用和安全。

4G时代的和用生活3对普通人来说,例如视频服务,也有了云端同步功能,PC、手机、平板电脑多终端播放记录云端同步功能,随时随地观影,再也不用担心播放到哪里了。可能我们不会想到它也是云计算,但用户已经习惯使用它在PC、手机和iPad不同终端上,自由切换追美剧了。

在美国,一些大学校园已经开始考虑用iPad和笔记本结合4G网络替代物理教科书了。杂志和报纸出版商希望4G网络和新的移动终端能给他们的付费内容带来更多溢价,例如视频和图片等富媒体,这都需要比3G更快的宽带速度。

更快的数据传输,带来了增强现实方面的很多应用。随着4G网络带宽的加速,导航类应用开发商已经开始探索“增强现实”概念,用手机的摄像头就可以呈现实时可视化的数据,定位或GPS信息。增强现实导航应用可能更广泛地用于汽车的车载系统、GPS系统和动力装置,未来我们的手机导航呈现的不再是简单的二维地图,而很有可能是实时的3D街景。在街头打开手机摄像头扫一下,就可以找到最近的星巴克和麦当劳。

最后,个人健康和运动也会乘着4G的东风再上一层楼。现在,个人运动类APP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我们习惯于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自己的跑步路线。未来,我们分享的可能不再仅仅是路线,而是动态的锻炼过程,甚至有可能包含实时的身体指标。在应急响应和远程医疗上,4G更是带来许多革命性的应用。公安机关、消防部门和医疗结构对4G网络的应用,会切实为市民提供更好、更快、更廉价的医疗和应急救助。现在,有些网络公司也开始专门为卫生保健业务开发特殊的装备和服务,充分利用4G网络快速传输大文件(例如X光片),并为医师远程监测和定向提供交互式视频。随着4G网络部署越来越普遍,成本随之降低,这样农村也就有条件建立远程医疗中心,医生可以通过电话会议设施来给病人看病。这一系列美好的4G应用案例,都应了中国移动“和”品牌的愿景:让一切想象成为真实的可能,让一切关系更加紧密,和世界感受更精彩的移动互联生活。

车联网试验

汽车是现代人生活中的必需品之一,尤其在城市,汽车已经成为我们除手机之外的第二个移动智能平台。随着4G的普及,未来的汽车不再局限于出行的代步工具,而是会成为一个各种应用聚集的中心。

中国移动针对4G推出的多功能车机,支持移动2G/3G/4G全模式,装有在线视频、音乐、听书、语音识别等车载APP。同时,车机还可以作为车载路由器,为车内的各项终端提供Wi-Fi共享,真正让4G达到了随时随地“和”你在一起。

一款名为OBD的盒子兼备移动路由器和智能车载诊断双重功能。内置各类传感器,汽车运行的各项指标可传至中移动云端,通过使用手机APP,可以查看了解汽车的运行情况。在前装市场,中国移动将整合应用、内容及服务资源,面向车厂提供车联网专网服务。在后装市场,中国移动将与车机制造商,应用、内容及服务资源提供商,核心零配件商等产业链合作,为车主及行业客户提供相应产品及服务。

现在的车联网叫作车载移动互联网更加合适。车载终端通过3G/4G等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无线连接,根据汽车的运行状态及故障代码,相关APP可以为用户提供车辆体检、到店维修等服务。在车辆发生事故时,也可以通过车联网服务平台呼叫救援,联系技师诊断车辆状况,可选择远程指导或到店维修服务。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李克强教授表示,车联网的技术正在不断发展演进,预计几年后,车联网技术将为汽车工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美国密歇根州运输研究所的一项数据显示,在使用Safety Pilot安全驾驶等车联网技术后,能减少80%的碰撞事故,并能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无处不在的应用

无处不在的APP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真实图景。4G与大数据正在颠覆传统的娱乐行业。在中国网球公开赛上,IBM开始尝试与赛事主办方合作,采用一套名为Slam Tracker的系统,它是一个在线仪表板,为正在进行的每场比赛提供统计结果和信息。球迷不仅能够实时查看每次得分,而且可以点击比赛时间轴上的一点,以查看球员的详细表现。

Slam Tracker系统对过去7年中的大满贯比赛的3900万个数据点进行了分析,以提供选手的分析评估,以及他们如何才能赢得比赛。这套系统不仅可以帮助赛事解说员来预测比赛结果,可以帮助观众了解球员的历史表现,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成为球员和教练员手里的一件法宝。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比如李娜和小威廉姆斯在决赛会师,她们打完第一局后,教练进场指导的时候会手拿着一个iPad,上面清晰显示了对手和自己的临场发挥,便可据此找出对手的弱点,调整战术。大数据和云计算在体育领域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无论是美国的职业棒球队还是欧洲的足球豪门,都开始用它们来分析球员的身体情况、个人潜能以及受伤风险。

娱乐业一直是造星的梦工厂,与普通民众保持着朦胧的距离,看似很近其实很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在线影片租赁服务商,Netflix在美国有2700万订阅用户,在全世界则有3300万,它比谁都清楚大家喜欢看什么样的电影和电视。每天用户在Netflix上产生3000多万个行为,比如你暂停、回放或者快进;订阅用户每天还会给出400万个评分,有300万次搜索请求,询问剧集播放时间和设备。所有这些汇聚在一起,Netflix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用户很喜欢Fincher(《社交网络》、《七宗罪》的导演),Spacey主演的片子表现也不错,而且英剧版的《纸牌屋》很受欢迎。所以,它干脆把三者凑在一起,制作出一部真正符合观众口味的电视剧,果然成为今年影视界的“黑马”。

但是,《纸牌屋》对大数据的应用并不彻底,它是一口气拍完才上映的。在国内,优酷网站也在展开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工作。优酷土豆集团的首席技术官姚键告诉本刊记者,现在每天网站上有超过5亿次的播放量,用户的每一个行为都在展现他的喜好。更关键的是,除了行为分析外,未来大数据还可以进行内容分析。比如用户在观看的时候,特意在视频的第47分钟到49分钟停留回放了好几次,那么,这两分钟的内容到底有什么特点,也许它们是一段异域风景,也许是一段浪漫的爱情表白,也许是一段赛车追逐,通过将用户行为与观看内容进行关联分析,网站就能够更精准地判断用户真正敏感的是什么。“未来视频网站不仅仅是一个播出平台,还有可能成为娱乐的制造者。”姚键说,“但这种制造并非一厢情愿,而是真正由每个人来参与完成,人人都可以成为编剧,人人都可以成为导演,甚至,如果你愿意,也可以为自己量身打造一个角色,由自己来出演。”

可以想象,4G时代到来之后,我们会对手机形成更深的依赖,因为它不仅满足了我们吃、穿、住、用、行等基本的生活需求,还可以满足我们更高的娱乐、休闲、学习等需求。基于大数据和快速传输的APP,将会改变我们传统的生活图景,而“和”作为一种向前的动力,将时刻在人们身边,助力梦想的实现,和每个人一起共创全新的4G美好生活。 数据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4g手机4g技术4G增强现实通讯4g4g路由器手机app

下一篇: 欧元区QE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