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撤军时机尚未成熟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记者 邹珊)

阿富汗:撤军时机尚未成熟0( 阿富汗巴格拉姆监狱内关押着大量塔利班武装人员和“基地”组织嫌疑人 )

2月13日,因下令释放65名被美国认定为“危险分子”的囚犯,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受到美方罕见的强硬言辞谴责。上月,阿富汗政府主导的审查委员会便宣布将释放88名“危险分子”中的37名,当即引发美方不满。但阿政府不仅未予理睬,还增加了释放人数。

近来,卡尔扎伊似乎在有意挑战美方的耐心。此前,奥巴马政府一直敦促他在2013年底签署美阿《双边安全条约》草案并使其生效,以便美国为2014年以后的协防计划展开部署。然而,即便美国表示,一旦西方部队撤离阿富汗,反恐经费随之撤回,阿富汗政权可能将垮台,卡尔扎伊还是以各种借口拒绝签署。以致美国不得不绕开他,着手准备“零方案”——在今年撤走所有外国部队后,留下无人接管的阿富汗军队面对巴基斯坦边界的“基地”恐怖分子。

卡尔扎伊想做什么?在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查耶斯(Sarah Chayes)看来,卡尔扎伊此般行为符合其一贯风格。也就是说,虽然卡尔扎伊并不信奉原教旨主义,但是在需要的时候,他向来“偏向”塔利班,而非美国。另一种猜测则与日益临近的阿富汗总统大选相关。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研究员卡普兰(Fred Kaplan)认为,退位在即,卡尔扎伊意在借此打造自己的“政治遗产”:“他知道,自己对安全条约的拒签并不会产生实际影响。因为只要不签字,西方今年就无法撤军;而他的继任者到年底时早已到位,并一定会签署条约。”另外,“虽然美方提出了‘零方案’,但一直都没有当真,他们寄望接替他的下一位总统更好合作”。“他想要接下来的统治者知道,自己并非美国操控的木偶,他坚决维护阿富汗的主权。”

虽然预定的撤军日期已到,但无论从当地局势还是即将举行的大选的角度,美国的“阿富汗使命”都尚未完成——“将阿富汗的安保力量训练到能够自力更生,还需要时间。”外交关系委员会防御政策研究员戴维森(Janine Davidson)分析说:“如今,共有3.8万名美军和1.9万名北约士兵在为阿富汗的军方和警方实施各项训练。此外,其国家机构对于人力的培训、招募和再供给能力也很弱。若救援人员与资金随驻军撤离,阿富汗的国内暴乱将会升级。若该国落入另一场内战,那这12年的辛苦作战和170亿美元的资金投入,也将化为乌有。” 尚未时机撤军阿富汗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