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进入“安格时代”

作者:李三

(文 / 李三)

宝马进入“安格时代”0( BMW i8 )

2月22日,春节假期刚过,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新总裁首次和媒体见面,安格入乡随俗地问候大家蛇年大吉,他的前任史登科已经正式退休。进入“安格时代”的宝马,在中国战略战术方面将有哪些变化?

早在19年前安格就跟中国和亚洲有过接触,那时他在新加坡任区域经理,当时的中国市场是他捎带负责的一个规模较小的市场,BMW当时在中国一年只有800多辆的销量。

对于宝马集团而言,大中华区的总裁易人是一次重要的新老交接,因为这个市场的分量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去年对很多公司来讲都极具挑战,而宝马在中国的发展却保持了快马加鞭的势头,旗下三个品牌都创出了新的销售纪录,总销售量超过了33万辆,中国已成为BMW品牌全球最大市场。

三联生活周刊:换帅是否会影响宝马中国战略的连贯性?

罗伯森(宝马集团董事,负责BMW品牌销售和市场营销):首先,史登科多年来在中国的工作表现极其出色,而出色的是一个很大的团队,史博士很好地领导了这个团队。团队的延续性以及他们对市场的了解都没有变,宝马在过去10年既定的战略也将延续下去。我们将不断加强本地化发展,引进新的产品,所以我不担心业务持续性会受到什么影响。

宝马进入“安格时代”1( 安格 )

安格:在这段时间,总部很多人和我探讨中国市场的未来。宝马在中国有这么大的市场规模,有巨大投资和先进的工厂,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宝马将来会有更多产品引入中国,这样的决定从来都不是区域市场自己可以做出的,从来都是团队合作。宝马一直有非常好的团队精神,宝马集团现在有很多同事都非常支持和参与到中国业务上来,我会利用对未来策略的了解和对各种资源的掌控,更好地推动我们在中国的发展。

三联生活周刊:你对中国汽车市场的走向如何判断?

罗伯森:中国汽车市场过去几年逐步走向成熟,2012年初,我们可能是最早预测到过去几年的高增速将不可持续的厂商之一。去年中期市场比较有挑战,出现了相当困难的情况,但最后几个月呈现出较好的回升态势。今年,我们不认为可以再看到30%到40%的增长率,我们认为中国市场的增长可能会更加温和,但即便是比较温和的增长,相对于世界其他市场来说仍然是巨大的。

安格:任何一个市场都有各种各样的挑战,我们对中国整体市场发展非常看好。尽管市场预期是温和增长,但也会是不错的两位数,这将是我们全年规划的基础。两位数增长,如果以去年的数据换算成绝对销量,都可以达到中等欧洲国家全年的总销量了。

三联生活周刊:BMW i项目何时进入中国市场?

罗伯森:今年是BMW i品牌的一个重要年份,按计划,纯电动汽车BMW i3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跑车BMW i8将在9月底的法兰克福车展全球首发。BMW i3在今年底之前就开始销售,BMW i8大概在2014年初推向市场。正如我们很多新产品的上市一样,将有几个月的准备时间,中国市场看到BMW i3的时间应该是在2014年的上半年。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市场区域差异很大,对于没在中国市场工作过的安格而言,如何快速进入角色?

安格:我确实没有在中国市场工作的经验,也深知过去30年在其他市场的经验能解决所有市场的所有问题。所以我前几周去各地调研,去看经销商,了解他们的想法、问题。去年是非常有挑战的一年,我们有的经销商确实有一些利润的亏损,这种情况对他们来说尚属罕见,但在像德国这样的成熟市场,这不是新鲜事情。我们跟他们谈了很多,一起去寻找将来盈利的渠道和机会。我本人在过去几年每年大概去看100家经销商,我打算在中国也这样继续做下去。我认为,了解一个市场不是今天想了解明天就可以做到的,但是我可以依靠这个非常强大的中国团队,依靠这些有热情的经销商以及业务伙伴,更好地把控、发展这个市场。

三联生活周刊:在渠道方面,你有哪些独到的看法?

安格:比如说,在我们看来,新车销售不应该成为单一的盈利渠道,很多领域还没有充分发展,比如售后服务领域。在中国,我们大概有100万辆的保有量,这几年发展很快,有50%以上的车都是车龄在两年以内,他们暂时还不需要做很多的售后服务,但将来一定需要。多年的经验告诉我,随着时间推移,汽车保有量将会给我们全国经销商网络带来非常稳定和可观的业务量。另外的机会来自二手车业务,宝马二手车业务在中国刚刚起步,现在还远没达到它应该达到的规模,潜力非常大。还有一些盈利渠道,比如大客户销售、汽车金融服务等领域,我们现在也已经启动。

三联生活周刊:针对一些经销商面临亏损的状况,宝马有何对策?

安格:完全依赖新车销售是非常脆弱的业务模式,我相信未来中国市场也将向成熟的市场模式发展。我们正帮助经销商发展新业务,包括售后服务、二手车、金融服务、大客户销售等。这些业务发展起来后,都能够帮助经销商增加收入。我们的重点工作就是帮助经销商去发展这些能力,让他们适应发展,但不会有特殊的政策或者补贴,否则那些表现好的经销商就不会受到激励了。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有句俗话,“新官上任三把火”,安格今年计划做几件事?

安格:首先是提升经销商网络竞争力,让他们能尽快地进入良好的运营状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需要扎实推进的工作。另外,沈阳工厂也会有更多的拓展。第三个方面,对我可能是最重要的,就是尽快学习和了解中国市场各方面的事情,这里有很多我感兴趣的,比如“宝马爱心基金”,也包括“宝马之悦”在中国的阐释。这些企业责任实践、市场沟通和营销方式过去都做得非常好,我们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

三联生活周刊:宝马在华合资企业研发的全新品牌进展如何?

罗伯森:我们的合资企业正在发展一个新品牌项目,现在进展非常顺利,品牌命名、注册等都已经完成,再有一两个月就有可能公布。我们对此非常期待,这将是一个全新的事物,也是在BMW和MINI之外的一个全新品牌。

三联生活周刊:在针对本地化市场研发方面,宝马如何布局?

罗伯森:在中国市场,我们有很多研发工程师在本地工作,宝马全球创意设计咨询上海工作室也是其中布局的一部分,我们的目标是将来在中国进行全面的设计和研发。随着产品、生产和网络的提升,下一步的研发也将会配合市场的节奏逐步深化。我们在上海设立的互联驾驶研究院,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互联驾驶对于汽车是未来重要的方面,在这个领域我们已经在中国迈出了一大步。

三联生活周刊:新总裁在任期内有没有一个目标,比如说超过奥迪?

罗伯森:我们有多重目标,销量不是唯一的。从全球角度来看,宝马要保持最成功的豪华品牌制造商地位,而我相信中国会在其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会为了在销量上超越某些品牌而不惜一切代价吗?不,不会,销量只是我们多个目标之一。

宝马对中国规划和战略部署是长期的,我们有非常好的团队,也有非常好的基础,集团将一如既往地在中国谋求可持续的发展,当然也会不断地向安格提出挑战,让中国有更好的表现。 安格进入宝马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