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作家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何润泽)
他是学城市规划出身的人。他过去的样子就是那门专业的代表:圆寸头,黑框眼镜,格子衬衫,工装裤,还有诺基亚手机。他的眼睛一只近视一只远视,他看人总是从侧面看过去,带着审视的神情。你如果盯着他看,他一定脸红,并把头偏一偏。他除了画图纸,就是爱看书。他看书爱挑全集看,大概是因为全集垒在一起像砖头,使他联想到自己的专业。
每天早晨,他从宿舍出发,走到附近的一家设计院,来到一张桌子前,认真绘图。画过一段时间,他就从包里掏出一本硬壳书读起来。他面色鲜艳,颇引起周围人的注意。但是,他的心似乎已经老了。电机的嗡嗡声与他热乎乎的背的起伏,处在同一个节奏上。他与机器是和谐的。
他的父亲是一名工厂主,已经在这座城市为他置下一处房产,并屡次叮嘱他,尽快找到女朋友,尽快结婚生子。他的父亲自称是个开明的人,不会干涉儿子的婚事。他的父亲提及,无论什么样的女人,只要他喜欢就好。于是,他在脑海里,把他所认识的女人统统过了一遍,理性地剔除了已婚的,有男友的,年龄相差过大的,剩下的不到5个。他来来回回思索这5个女人,她们对他有好感。她们曾向他赠送绘图铅笔、绘图软件,还有绘图劳动。她们说,她们愿意为他画完一张设计图,以使他能够尽快读完某作家的全集。但他拒绝了她们的好意。
每天傍晚,他离开设计院,走回自己的宿舍,在书桌前,收拾几本书,停留5分钟与朋友们交谈。然后,他前往食堂。吃过几口冷饭之后,他走上一条熟悉的道路。路面上,也许会有一枚塑料瓶盖,他会把瓶盖踢进教学楼前的树林里。19点一刻的时候,他进入教室,埋头看书。21点一刻的时候,他戴上耳机。他不自觉地读出声音,一个复杂的英文单词,前排的学生有意咳嗽了一声。于是,他抿紧嘴唇,咬住腮帮,他用疼痛警示自己,这是公共场合。23点一刻的时候,他收拾干净座位,站了起来。这时,他对身体很敏感。他觉察到:汗液,酸痛,以及骨骼的脆响。他因为紧张而进行了几次深呼吸。
就这样,他生活了两年零一个月。
两年零一个月以来,设计院得出结论,他将成为一名合格的城市规划师。对于这一结论,他保持缄默。当合同放到他桌上时,他却没有出现。他在哪里?不知道。他的父亲报了案,并冻结了他的账户。他的朋友们很难过,有一位写了近乎悼文的东西。
他读过那篇近乎悼文的东西。他说,朋友之间的感情是真挚的。他还说,在这11年里,他想念他的朋友们。说话的时候,他望着纽约一所名校的标志性穹顶,眼角是细细的清晰的纹路。现在,他是那所大学的教授。他的专业是戏剧艺术。 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