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记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余毛毛)

今年的树种得早,过完年上班没几天,就接到了去种树的通知。通知上注明各部门自带铁锨,没有提到镐,知道这次种树会很轻松,因为不带镐表明不用自己挖坑。

那天早晨,与同事们一起上了大巴车,平时有专车的领导这次也没坐专车,而与我们挤在一起,“十八大”召开后,领导们也开始注意自身的形象了。位子都让他们坐了,我只好站在过道里,挤得不能动弹。车子七弯八拐地开了半小时的样子,到了区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只有厂房和空阔的道路,除了我们这帮种树的人,看不到其他人。下了车后,看到树坑已然挖好,是用挖掘机挖的,几乎一样的大小和深浅,每个坑边都躺着棵碗口粗的树,光秃秃的,树皮灰白,我们只要把树栽进坑里,填上土就行了。有同事问这是什么树,就有同事答这叫木梓树,还说这种树能防火、能吸毒气,种在开发区最适合的了。我们区的开发区定位为化学工业园区,以化工厂居多,我认为在长江边建这样的一个园区是件非常愚蠢的事。那位同事的话我认为很有道理,但要是真失火了,毒气泄漏了,靠这些树来减轻一些后果,我想也是不可能的事。

今年种树的气氛较往年有些清冷,没拉横幅,没有彩旗,这也是受了“十八大”的影响。但宣传部的小伙子们还是拿着摄像机、照相机忙前忙后地拍,他们自然都是围着领导转的,电视上、网站上、报纸上还是要宣传的。我和本部门的几个同事开始种树,任务是两棵,不到20分钟就种好了,我觉得同事们种得很马虎,就想把土压得再结实点,带队的领导却跟我说:“用不着搞了,我们走后,会有专门的人来‘加工’的,我们这样种是不行的。”之后,我们就站在路边吸烟,开玩笑。一辆接一辆的小车从我们面前驶过,我这才知道,领导们的专车是跟在大巴车后面的,领导们要先走了。回去的路上,大巴车空了些,我有位子坐了,车内的气氛很欢乐,但我却觉得无聊,因为这样的种树我是不喜欢的。

我以为种树是件美好的事,甚至还该带点庄重的味道——我希望自己能买棵小树苗,找块永远也不会被“开发”的土地,带着自己的爱人和孩子,一点一点辛辛苦苦地挖土,而不是用挖掘机粗暴地一挖一个坑,然后怀着呵护的心情,小心地把它栽种进去,为它培好土,浇上水。在它的旁边坐一会儿,和家人兴奋地谈论它,想象着它一点一点长大的美丽的样子,我们还会承诺,每年都来看它一次。我认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种树。人心里若无树,这些树生长得也是寂寞清冷的吧,就像没爹娘的孩子。 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