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消息·坏消息(719)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人类真的意识到了依赖化石燃料对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吗?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答案可能并不乐观。数据显示,除美国之外,世界各国的煤炭使用量都在呈上升趋势,据预测,到2017年,煤炭将追上石油,并列成为使用量最大的能源。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指出,鉴于煤炭转化成单位能量时释放的温室气体比其他化石燃料都多,这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大气所承受的压力。虽然目前已有碳捕捉和存储技术可以阻止更多温室气体进入大气,但由于牵涉到政治和经济等多方面原因,仍未得到广泛应用。
古生物学家很早就已经为窃蛋龙“偷吃其他恐龙的蛋”的罪名平了反——证据显示,这些生活在晚白垩纪的恐龙只不过是爱在自己下的蛋周围时刻照顾保护而已。但在对新近发掘出的窃蛋龙骨骼化石进行分析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研究小组日前发现,这些外形上与现代鸟类极为相似的兽脚类恐龙还有另外一个爱好:在异性面前摆弄自己长满羽毛的粗壮大尾巴,以赢得对方的欢心。研究者指出,窃蛋龙的尾部长有扇状排列的大羽毛,而尾椎和其上肌肉则可控制尾巴的自如摆动。因为没有证据显示它能被当成武器,炫耀和示爱或许是目前最合理的功能解释。
所有参天大树的叶子都是相似的,矮小林木的叶子却各有各的不同——在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上,美国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的研究者揭示了这一自然界现象背后的物理学规律。研究者对1925种被子植物的叶片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树身越高,叶片宽窄变化就越小,树身最高的那些树木叶片宽度均在10到20厘米。研究者指出,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树液和能量在大树内部最有效率地运转。与此同时,他们也推算出,100米是所有大树的高度极限,因为在此高度之上,不管叶片多宽,树木都无法将养分运送到树梢和叶片上。
当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开始异常上升时,气象学家便会发出厄尔尼诺现象预报:某些地区将迎来大旱,而某些地区则将面对洪涝。近半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试图用各种方法找出厄尔尼诺现象背后的规律。但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与此前的7000年相比,20世纪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次数更频繁,影响力更大,这为准确预测其发生原因及规律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一个最明显的证据便是,珊瑚记录显示,此前7000年厄尔尼诺发生的周期在19到81年,但近年来,这一间隔已经减少到2到7年。
生在资源贫瘠的地方,往往已经决定了未来要吃更多的苦,走更远的路——至少,对于游荡在西非国家马里古马地区的350头非洲象来说,生活就是这样。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者使用全球定位装置对生活在极其干旱、植被稀疏的古马地区的9头大象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追踪,结果显示,为了找到生存用的食物和水,这些大象的觅食区域可达3.2万平方公里。这比生活在纳米比亚的同类非洲象的觅食范围大出150%,同时创下了迄今为止已知的最远的象群流浪距离纪录。 好消息厄尔尼诺科学科普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