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TE演化、英尺战略和旗舰优先
作者:尚进(文 / 尚进)
( 三星平板电脑
GALAXY Tab 10.1 )
从CES到MWC
( 2月28日,在2012年世界移动大会上,参观者在三星展台体验新产品
)
实际上,1月份CES消费电子展的现场,只有诺基亚的Lumia900和HTC的Titan2等为数不多的新手机亮相,众多数码相机和智能电视制造商的氛围,正在瞧瞧改变全球消费电子和移动信息终端之间的地缘态度。在以往谁也无法想象英特尔这样的个人电脑处理器巨头,会在通讯背景浓厚的MWC上发布自己的Medfield移动处理器,而微软会将Windows 8的测试预览版本也放在MWC上,而不是CES消费电子展,或者微软自己每年3月的技术开发者大会上。市场调研机构Canaccord Genuity的分析师迈克·沃克利(Mike Walkley)对此评价道:“移动互联网的整体趋势,正在让传统的个人电脑制造商屈服,如果说CES代表了传统美国消费生态的电脑偏好,那么MWC则依托于欧洲传统的电信生态背景,更加侧重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引发的个人信息工具新浪潮。”
与年初CES上,苹果和Google的集体缺席不同,Google更乐于在巴塞罗那布道。Google董事会主席埃里克·施密特在演示Chrome浏览器和Android系统融合的同时,在演讲针对Android手机的廉价开放性时说:“互联网对于很多地方来说,仍然属于稀缺资源,最便宜的Android手机已经不足70美元,降到20美元就帮助全球互联网普及,我们一定要警惕数字化等级制度的滋生,互联网被创造出来的目的就是为实现数字平等。”
而Google的这番态度,显然是冲着微软来的,在MWC大会上公布Windows 8消费者预览测试版本,让全球的开发者意识到微软对于平板电脑的强势态度。尤其是Windows 8秘密研发多时的Metro UI界面,完全是为平板电脑的触控界面定制,在保留传统Windows电脑桌面作为信息制造工具的基础上,兼顾了平板作为信息消费工具的获取机能,这恰恰是过去Android平板迟迟没有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正是这个涌动中的后PC力量反扑,让华硕、索尼、宏碁、富士通、东芝,这些以往很少涉足MWC大会的消费电子巨头,纷纷试探性展示自己的未来生态偏好。
LTE演化的4G节奏
作为3GSM电信展会的历史遗产,爱立信、思科、华为等通讯后台设备制造商依旧牢牢控制着整个MWC的现场节奏,即便有关4G的明确标准制定问题,依旧是争论不休的口水战,但3G之后的高速移动互联网问题,已经成为2012年MWC展台上的产品焦点。
高通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保罗·雅各布在MWC现场的演讲中说:“移动信息终端正在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工具平台,全球移动设备已经超过了60亿,我们需要提升这些信息工具的沟通速度,整合之路势在必行。”之所以高通并不急于明确4G标准的明文界定,而更希望推进手机终端与4G需求之间的重新组合,很大程度上在于高通目前是Android全球爆炸增长的最大受益者之一,高通不仅有智能手机中普及量最高的骁龙处理器,还与诺基亚、三星和LG合计持有近50%的4G LTE技术专利。
而由AT&T先斩后奏方式推进的LTE标准,借助Android和WindowsPhone等美国系统制造商掌握的终端群体优势,正在悄悄对4G的实际商业化普及进程推波助澜,其背后的地缘因素越来越同商业生态和专利语境挂钩。另一方面,可增强型EV-DO和HSPA+多载波等从3G演化来的升级技术,也不甘心失去进化为4G标准的机会。甚至中国移动罕见地跑到巴塞罗那布道,试图扭转自己3G时代TD-SCDMA标准的局限,希望借助软银、Bharti、沃达丰、Clearwire等运营商的力量,将TD-SCDMA曲线升级到可以兼容LTE生态的TD-LTE。
英尺战略和旗舰优先
尽管在IDC的2011年全球全年手机销量数据分析报告中,诺基亚依旧以4.171亿部的高数字保持第一的位置,但7.9%的同比下滑,以及其中只有7730万部的智能手机比例,预示着其被超越只是时间问题。而同样来自于IDC的另一份统计报告显示,在2011整年中,三星以9400万台销量占据全球智能手机销售额的19.1%,领先于9320万台、份额19.0%的苹果公司,这或许更能说明全球手机业正在碰撞酝酿出新格局。
在MWC现场更多的猜测焦点在于,三星和苹果,谁将真正接替原先诺基亚的全球主导地位。尽管iPhone的全球横扫,已经让苹果达到了6%的全球市场份额,9320万部手机都是高利润附加值的智能手机,但Gertner研究公司的分析更倾向三星,因为比对2011年3.294亿部手机出货量位居第二,21.3%的市场份额数字距离诺基亚的27%并不遥远,更何况三星借助Android的快班车,智能机出货量预估数字在9740万台,始终与苹果在伯仲之间纠缠。
正如同美国市场研究机构IDC的分析师拉蒙·利亚马斯在MWC大会开幕前预测分析的那样:“对于通过频繁升级新款系统来保持Android手机竞争力的制造商而言,他们需要非常勇敢的平衡技巧才能与苹果iPhone展开非对抗性较量。”事实上,之所以三星能够成为Android生态中的手机制造领先者,并且还同时涉足微软Windows Phone和三星自己的Bada平台,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对智能手机商业环境的重新思维。一方面是多屏幕尺寸的多元化设计,从3.5英寸的W999到4.3英寸的Galaxy SⅡ,从5.3英寸的Galaxy Note到7英寸的Galaxy Tab P6200平板电脑,利用三星自身拥有液晶屏幕制造能力的电子元件集团优势,最大化地利用屏幕尺寸来界定不同的掌上信息需求,这种差异化的设计理念事实上比押宝于单一王牌设计更为稳妥,至少可以规避全球化不同区域审美标准差异带来的设计鸿沟。另一方面,则是采取类似iPhone的单独旗舰手机精品路线。在巴塞罗那MWC大会开幕的前一周,三星宣布Galaxy SⅡ仅用10个月时间就实现了全球销量2000万部,成为三星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这个速度要比上一代的Galaxy S少用了7个月。
事实上,面对苹果iPhone持续的竞争周期压力,全球没有一个手机制造商敢于懈怠。HTC英国区负责人菲尔·罗伯逊(Phil Roberson)在CES之后的一番表白,完全可以被视作2012年智能手机竞赛的侧面心理写照。菲尔·罗伯逊对外宣称HTC将放弃过去采用的机海战术,而回归Windows Mobile时代的精品化路线,更不会涉足自己并不擅长的平板电脑领域。摩托罗拉面对正式并入Google后的管理层重组,也没有心思在Android产品设计上大刀阔斧地进行试探。而诺基亚除了将雪藏已久的4100万像素摄像头装入到Pureview808,以手机方式挑战了一下传统相机制造商外,更多心思还是忙于辅助微软构筑Windows Phone的生态体系。反观三星之所以敢于涉足多种智能手机的屏幕尺寸尝试,并且一直不遗余力地更新升级Android平板电脑,更有统一用户体验方面的战略思考。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5.3英寸和10.1英寸的Galaxy Note,在MWC上被画师们当做素描画像的画板,似乎深深刺激了包括LG和中兴在内的制造商。在MWC大会上,LG居然采用非常罕见的4/3规格,试图以5英寸的Optimus Vu来向Galaxy Note靠拢。
三星移动通讯部门总裁夏因(J.K.Shin)在谈及2012年的竞争格局展望时说:“4G竞赛已开始,下载速度要求更新智能手机的平板,尤其必须转移4G。”而从2011年中三星涉足智能电视,并且将常规意义上Android的本地化应用,逐渐腾挪到动辄46英寸的大电视屏幕之上时,依靠统一化的操作界面和三星自己的应用供给商店,无形中正在成为三星以智能手机为突破点的消费电子融合谋略。自从三星电子在2010年末开始搭建自己的应用商店后,作为智能手机体验黏度的最大部分,三星应用商店已经覆盖了全球118个国家和地区,下载数量超过了1亿次。甚至只有三星自己在用的Bada操作系统平台,也不声不响地开辟出了统一用户界面体验的应用商店,即便只有5000多种应用可供把玩,全球下载总量也达到了6000万次以上。 旗舰三星电视优先演化mwc英尺诺基亚LTE三星苹果智能手机三星手机lte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