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怕再遭遇“钓鱼”?

作者:宋晓军

(文 / 宋晓军)

日本怕再遭遇“钓鱼”?0( F-35战机 )

在国内民众对日本名古屋市长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怒气未消时,两则涉及日本的新闻引起了中国军事迷的关注。一则是2月22日《产经新闻》报道,日本已经警告美国,若再提升F-35战斗机的价格,日本将终止此前承诺的采购。另一则是2月23日在F-35官方网站上公布的新一年看上去很完美的测试计划。那么这两则对于未来的日、美及中国与这两国的关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在第一则新闻中称,日本计划以89亿日元(包括备件为99亿日元)的单价采购42架F-35A战斗机,而在美国今年公布的新军费预算案中,单价则为121亿日元。报道中还举例称,意大利已决定从最初的131架采购量降至90架,而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打算推迟其原来的采购计划。第二则新闻称,截至2012年2月20日,F-35已完成了114次飞行试验(其中日本要购买的F-35A完成了46次),2012全年F-35将完成1001次飞行试验和7873个测试点的累积。同时,F-35试飞的总负责人艾伦·诺曼(Alan Norman)表示,2013~2015年,F-35每年都会完成超过1000次的试飞。F-35从2006年12月开始飞行测试至今,共完成了1704次飞行试验。也就是说,从2012年开始,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将针对F-35出现的问题进行高密度的飞行测试。一般而言,以往的战斗机试飞都要进行1500~4000次,面对F-35之前出现的那么多问题,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如今的“知耻后勇”有用吗?

截至2011年底,美国空军将要采购的F-35A战斗机的飞行测试已完成了18%。但在飞行测试中,仍发现了很多严重问题。比如平尾的颤动问题比预想的要严重,军事迷猜测,原因也许是F-35为了减重,将平尾重量减轻;同时与F-22相比,机翼与平尾距离过大,使得飞机在做如大迎角飞行时产生的各种涡流在平尾处破裂造成颤动。再比如,F-35C舰载型由于起落架为弹舱让出位置更靠后,造成尾钩过短,在着舰试飞中成功率较低。由于F-35要保持隐身效果必须将尾钩回收机身内,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否要重新研制可伸缩的尾钩呢?总之,无论是总设计的问题,还是局部问题,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今后4年的密度达4000次以上的试飞,只能发现问题,而解决问题最终还是要靠一个字:钱。根据美国当时与八国联合研制F-35的合同,装备优先采购权按照先期投资额分为五级:第一级有英国,第二级有荷兰、意大利,第三级有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土耳其,日本充其量只能算作第四级。由于F-35A是美国空军唯一的下一代战斗机,因此不管出了多大问题都必须解决,而解决问题所需的资金自然要按照五级向下分摊。按照规矩,级别越低分摊的显然就越多,而这可能是与美国有过深度战斗机合作、并多次被“敲诈”的日本所担心的。

当然,这次军事迷们关心的不仅是日本买不买F-35A的问题,他们更关心未来10年后,美国依托日本构筑针对中国的“空海一体化”战略实施。简单说,按照美国“空海一体化”的战略构想,由于中国大陆拥有了命中率较高的弹道导弹,处在第一岛链的包括空军基地在内的军事基地,将由所在国的军队用消耗战的方式固守防御,美国海空军则在关岛以外的海域,通过无人机和远程巡航导弹摧毁中国的弹道导弹发射基地后,再抵近发起对中国沿海的第二轮海空打击。从支撑空军机群的发展基础看,从2001~2010年10年间,日本防卫费减少了大约5%,而中国增加了268%。在未来10年内,日本经济难见起色的情况下,届时日本只有大约100架F-15J三代战斗机和42架F-35A。而按照中国目前的发展趋势,以三代机和J-20的发展速度推算,10年后三代机加上隐身的J-20至少是日本的5~10倍。那么,日本是不是愿意在美国“空海一体战”的战略中再次充当“神风特攻队”呢?自菅直人替换鸠山担任首相后,日本不仅加强离岛的机动防御力量,而且去年8月还计划为美军8000名陆战队员从冲绳前往关岛出资60.9亿美元(美国出资41.8亿美元),这些看上去都似乎要与美国的“空海一体化”战略作配套。但到今年就有了微妙的变化,比如美国突然宣布只派4700名陆战队员迁往关岛,剩余人员将在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国家“轮驻”。那么这些人员的费用还由日本支付吗?从这个角度看,如今日本拿F-35的价格说事儿,是不是怕在美国“缺钱”时才力推的“空海一体化”上再遭遇“钓鱼”呢? 钓鱼遭遇武器日本f-35战斗机

上一篇: 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