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之殇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罗老汉)

罗老汉是企业退休职工,在位时是个企业干部,但退休金还不如老伴高,因为老伴是事业单位退休的。老两口多年来也有些积蓄,老汉就把这些钱投放到股市上了,几年来虽说没挣,但也没亏。今年,老汉有些没精力看盘分析行情了,于是就在银行做了“理财”。

老汉心想,银行理财,要比自己强多了,那是专业人才啊,自己找的还是一个“国家二级理财师”。老汉放心地把资金转到“理财”上来,投的“开放式基金”都是“理财师”给选的。想不到的是,年末一算账,理财变成了“理亏”,全年亏损近8万元,亏损约近30%。老汉觉得,2011年是熊市,亏损一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理财”的亏损比大盘比例还大,就让人不能理解了,特别是,“理财师”推荐的基金,从投入到年底,仅仅9个月,就亏损30%多,更是让人不能接受——不用“理财师”又能怎样呢?

一年下来,老两口口省肚攒的8万元没有了,也许不算多——人家银行年终奖就是10万元,谁会以为然呢?老婆子怕老汉上火,不断地安慰老汉,自己却心痛得寝食难安。银行认真地为老汉理财了吗?反正,“理财师”只在推荐基金和办理手续时是热情积极的,之后再也没听到过任何的提示或意见,没有看到任何为客户减少损失或规避风险的工作。银行为什么为老汉推荐这样一个基金?是随意的还是与此基金有推荐协议?银行是不是真正重视的只是完成吸纳投资的额度,而不是重视为客户的“理财”获得收益?这些,老汉是不可能弄清楚的了。但是,老汉超过大盘的损失是实在的,在老汉损失的同时,老汉知道,银行因为推销基金,挣到了代销费,基金公司因有投入,挣到了认购费,在投资人亏损的同时,他们都有不菲的收入,都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卖菜的、运菜的都挣钱,只有种菜的赔钱;如果管钱的、上市的都赚钱,只有投资的赔钱,这是什么样的市场啊?

老汉欲哭无泪。 理财理财师之殇

上一篇: 好东西(672)
下一篇: 如此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