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武:把一场戏当十场戏去演

作者:孟静

(文 / 孟静)

姜武:把一场戏当十场戏去演0( 《誓言今生》剧照 )

武举人是个骑墙派,也读书看报,也观察形势,看哪派势力大就扑倒在哪派脚下。当时姜武为角色设计了中山装+燕尾服,看到群众革命成功了,把自己的胡子只留唇上一撮,猛一看很像孙中山,剧组的人狂笑后说太过了,才作罢。

他很留意别人对他的评价,尤其是那些他认为懂行的人。《让子弹飞》有一天收工后他收到姜文的短信:“今天的戏牛!斗转的瞬间牛!”还有演完《我是老板》,王朔给姜文发短信,夸姜武演得好。

他给我讲了两个例子,有天姜文开车出去,有位老太太敲他的车窗问:“您是姜武?二明(《洗澡》里的角色)演得真好。”还有一次姜文去游泳,有个人站在池边管他叫“二明”。说起哥哥被错认成自己的事,姜武的表情透着舒坦。

现在姜武同时有两部电视剧播出,谍战的《誓言今生》和情感纠结的《小姨多鹤》。前者是诡计多端的国民党情报官员,后者是得过且过,老婆和“小姨子”都想兼得的小人物。

姜文看了两集《誓言今生》,打电话和姜武边看边聊。姜文猜测说:你演的人是不是在国外受过训,能看出是讲究人,某些细节不是剧本里有的吧。

姜武:把一场戏当十场戏去演1( 《小姨多鹤》剧照 )

姜武担心地问这戏和《小姨多鹤》的张俭会不会有点相似,姜文说没有,于是他才放心。在我采访的头一天,他接到《誓言今生》导演刘江打来的电话,转告他国家安全部原部长送姜武俩字,评价他演的孙世安“卓越”。

这两个字把姜武美坏了,他反复念叨这句评语,并且说这比同行的评价对他来说更有意义。

《誓言今生》本来叫《策反者》,故事设置成姐夫和小舅子(后来俩人的关系又变成连襟)各自在国共两党的情报系统里,互相策反了50年。姜武在一个活动上碰见刘江,提起这个剧本,姜武问刘江想让他演正面角色还是反派,刘江说随他挑,他自然挑了反派。很多年前看《杀手里昂》时,他就有心尝试一下亦正亦邪的特工。因为长相偏憨厚的路子,他演过太多小人物,但仔细看姜武的那些小人物,都是憨厚中带着狡黠,又有点似笑非笑的喜感,猜不透他真正的意图。

“每个人都是丰富多彩的,身上都有狡猾、善良,凶猛的野兽也有怜悯之心,何况是我。我觉得看演什么人就挖掘他身上的东西,通过一些借鉴他人的方式,上学时学会的就是要观察生活,观察生活中一睁眼就能看到的人。”他回答说。

上次采访姜武的时候是两年前,他可能总是面对兄弟情这种话题,心不在焉地拿过记者的采访提纲,煞有介事地看着。这次回答的都是和专业有关的问题,明显认真许多。他的记性很好,能记得上一次采访的地点;观察也仔细,比如我手里玩着笔帽,他会举例说特工会尽量隐藏外部动作,玩笔帽说明心有旁骛。

《策反者》运行到一半时,变成了国家安全部的定制剧,与之前的“誓言”系列一样,取了今天这个名字,剧本也经过了大幅度的修改和极其繁琐的审查,尤其是涉及某些重大史实如“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的内容。

为了贴近特工人员,他说他看了一些书籍和资料,例如沈醉的回忆录,军统、中统的档案以及新中国成立前各大城市国民党情报站站长的资料。其中有一个人的经历非常吸引他,这个人叫谷正文,1949年前是国民党情报工作北京站站长。

谷正文北大毕业,是个读书甚多的知识分子,从不对女人动粗,擅长使用攻心术。其中有个故事讲到谷正文某个冬天在家里看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忽然接到了电话说捉到一个很有名的飞贼,怎么拷打都不招。谷正文过去一看,飞贼一丝不挂冻得发抖,他叫手下去买身老字号的好衣裳,炭盆烧得热热的,好酒好菜摆上,飞贼一吃完就招了。

姜武把看“毛选”这段用在了戏里,只是当时道具找不到《新民主主义论》,凑合找了篇《论持久战》让他举着。

姜武感叹现在的剧组已经没了“下生活”这个环节,《小姨多鹤》算是有创作氛围的团队,大家下了戏会串门子说明天的戏。以前演《活着》的时候,剧组里专门有演员组组长,每天组织大家讨论剧本,直到掏得每个人都没点子了。姜武在电影里演葛优的女婿,是个瘸子,他自己想了好几种瘸的方式,一一呈现给张艺谋看。

“把一场戏当做十场戏去演”,是姜武演了多年配角的心得。“我琢磨某一个人,会琢磨到他10年之外的心理,但有些人穿上衣服直接就演了,你当然演不过我,你当然没有我丰富。我虽然没动,你瞎动,你也没我丰富,因为我把这人研究透了,我琢磨他10步以外的动作。孙子说: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看你自己作为什么标准。”

刚入行的时候他非常拼命,《一场风花雪月的事》里的薛宇,既不是主角,也没有突出个性,为了争取这个角色,赵宝刚一句“减肥”就让姜武在29天里掉了39斤肉,而且他还是极爱吃的人。那时他一、三、五健身,二、四、六游泳,每天先做200个仰卧起坐,游泳两小时,在最后半小时里他已经恍惚了,机械地浮在水面上,甚至还会做梦。回家后吃二两牛肉,其他只能吃黄瓜、西红柿。

结果是赵宝刚一喊开机,姜武就忍不住要去上厕所,因为脱水了。最后10场戏在泰国拍的,面对烤海鲜,赵宝刚同情地允许他可以吃,泰国的20天就让他长了10斤。接着又进《洗澡》的剧组演傻子,要开始增肥。剧组旁边有个新疆馆子,他可着劲地点烤串、大盘鸡、拉条子,就着二锅头,迅速涨到190斤。姜武得出的结论是:所有人都觉得增肥容易减肥难,在他看来正相反,到了某个体重临界点后,怎么都吃不动了,看见一桌子菜直恶心。

薛宇是个警察,姜武当时去体验刑警生活,发现警察不是影视剧中展现的那样,他们就像一屋子卖菜的一样平凡,随时可以汇入人流中。现在,他把这段经验用在《誓言今生》上,因为是“国安”题材,他只能见到退役的“国安”人员,但不可能真去体验他们的工作,只能靠资料和社会经验想象人物。

《建党伟业》里姜武去客串一场戏,拿到剧本他就犯愁,原剧本是一男一女走进电梯,而后第二天报纸登了二人殉情的消息。“这可怎么演呢?”他申请加了电梯里这对偷情男女被参加“一大”的陈公博夫妇误会成特务的内容,四个人在电梯里眉毛官司打得颇为热闹,中间他还掉了枪,吓得陈公博会都没开就跑了。本来半天的戏拍了两天,转战北京、上海两地。

说起这段姜武也颇得意:“当时那么多人就不指望谁最后叫绝,结果人家看到我这都记住了。”

“突破牢笼”是他挂在嘴边的话,这个牢笼指的是思想上的桎梏。

《誓言今生》里有一集是孙世安被共产党铐了起来,通常电视剧演到这里,主人公会找到一根钢丝打开手铐,但姜武认为,完全合乎逻惯性思维就失去了戏剧的精彩。他借鉴了梅尔·吉布森演的《轰天炮》中的一段逃脱戏,孙世安既然受过特训,就会懂得把自己的拇指弄脱臼,硬是用一种类似于缩骨的办法从手铐里把手抽出来。也有观众质疑说,这么痛苦的方法,弄出一只手足矣,另一只手戴着手铐也可以自如活动,为什么两只手都要脱臼。姜武回应说:“常人都会想弄一个就行,能逃命就行,但孙世安是个很自信的人,他不会撒腿就跑,他是个职业人士,遇到再难的事他需要的是冷静思考,他是边脱逃边想着这点事怎么能够胜算。电影是造梦的,所以这其中一定有普通人做不到的事。”

(实习记者朱婵媛对本文亦有贡献) 姜武一场谍战电视剧抗战电视剧戏去十场戏当誓言今生中国电视剧小姨多鹤家庭电视剧姜文